尼木藏香

藏香與我們內地的香一樣,都是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動,也都是因為佛教的傳入而逐步形成完整的體系并走進尋常百姓家。
? ? ? ?松贊干布時代,是西藏文化成型的時代,也是中原文化、印度尼泊爾文化及大食文化在西藏碰撞交融的時代,當時出現了一位重要人物——吞彌桑布扎。
? ? ? ?當年,松贊干布派出16名青年才俊到印度學習,其中15人先后客死他鄉(xiāng),只有吞彌桑布扎學成歸來。他發(fā)明了藏文、翻譯了很多佛經。從年代上講,他跟文成公主有十多年的“同朝”經歷,對中原文化的了解也可謂近水樓臺,因此成就非凡、位高權重。后來他急流勇退,回到了他的故鄉(xiāng)吞達村。他發(fā)現這里的土地稀少,便將自己掌握的藏香制作技術傳授給百姓,以改善鄉(xiāng)親們的生活。他利用吞曲河的資源,發(fā)明了水磨藏香。
? ? ? ?首先是把柏樹樹干鋸成五十公分左右的小段,去皮,在中間打孔,用一個木楔子緊緊地插上,然后把木段掛在水車的搖臂上,在水車的帶動下,這些木段晝夜不停地在鋪著石板的槽子中摩擦,直到全部磨成香泥、制成香磚。
? ? ? ?第二步是研磨或蒸煮香磚,然后與其它香料及粘粉一起混合、加水揉搓。常用的香料有幾十種,因為是藏地使用,所以叫藏藥,其實有很多同樣也是中藥。有的還要加入金、銀、銅、珊瑚、松石等礦物質,可見那份虔誠。
? ? ? ?第三步是成型。把混合著各種香料的香泥放入牛角,再擠出來。這是制作藏香一道很關鍵的工序,要求成型的藏香成筆直的線條狀。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制香者的心性。
? ? ? ?最后是晾曬,很重要,不能長時間暴曬,只能是在陰涼干燥處擺放。
? ? ? ?總結藏香的特點,我想用“信仰、天然、手工”這六個字再準確不過了,正因為如此,才傳承了千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