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一座孤島,也要安靜地繁茂

海明威曾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或許吧。
可眼下雖然網(wǎng)絡(luò)通信技術(shù)越來越發(fā)達(dá),但無可否認(rèn)的是,人卻越來越孤獨(dú)了。
無論是單身的還是有伴的,無論是成家的還是沒成家的,無論是獨(dú)居的還是跟家人一起生活的,都難免冷不丁地在一些時刻莫名其妙地感到孤獨(dú)。
明明心里有話,結(jié)果往往無人可講。
于是漸漸地,我們終于也失去了傾訴和表達(dá)的欲望。

我們從一開始不習(xí)慣身邊沒人,到最后變成了不習(xí)慣身邊有人。
一個人,一個安靜的磁場,一個安全的頻道。
不被問候,于是也避免被打擾。
這樣——似乎也挺好。
畢竟一切早已習(xí)以為常。
然而大多數(shù)人卻又并不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真正喜歡孤獨(dú)。
尤其是一直孤獨(dú)。
所以我們一方面悄悄害怕被人打擾,一方面又偷偷渴望著有人“打擾”,如此古怪且別扭地生活著。
這情景就像是所有人都無聲地躲在自己的房間里,默默地等待著有人來敲響自己的房門,對自己說:“嘿,跟我一起玩吧?!?/p>
然后你若歡喜,自然可以打開房門安心接受邀請;倘若不甚歡喜,那么你就可以假裝不在,繼續(xù)保持沉默,繼續(xù)默默期待。
這看上去似乎也沒什么不好。
問題在于——
大多數(shù)人也是這么想的。
于是這個游戲根本無所謂開始。因為它一旦開始,便已然意味著結(jié)束。

“嗨,我等你們來找我玩啊?!?/p>
“好的,我也等著你們來呀?!?/p>
OK,Game is over。
沒有人愿意去做那個第一個“敲門”的人。
沒有人愿意去承擔(dān)失敗的的風(fēng)險。
尤其是在明知風(fēng)險很大的情況之下。
是啊,大家都很忙呢,彼此留點(diǎn)時間喘氣不好么?
可是不論這氣兒最后到底有木有喘勻,人卻是實實在在地寂寞了。
原本只是想要稍事休息,但休息著休息著,卻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世界不知什么時候開始,竟然安靜得有些詭異。
人呢?人都去哪了?
我們四顧茫然,這才發(fā)現(xiàn),我們早已不知不覺活成了如此雷同的孤單的模樣。
說好的不準(zhǔn)畫地為牢,最后所有人都淪為了無聲的孤島。
高興了,我們無人分享,于是便在網(wǎng)絡(luò)上假裝歡鬧或是興致高昂。
悲傷了,我們無人分擔(dān),于是便悄悄在無人之處發(fā)個呆或是抽支煙。
然而時間一長,一切終覺無聊。

于是不由得開始懷疑:難道我千辛萬苦來這一遭,只是為了這場毫無意義的無聊?
可問題在于,就連所謂的“意義”,本身也是個極其可疑的偽命題啊。
因為所謂“意義”,從來都是因人而異。
你喜歡月光,我熱愛朝陽;你欣賞雄鷹,我迷戀黃鸝。
所以究竟誰的執(zhí)著,又會比誰的偏執(zhí)更加端莊高尚?
所以用意義來討論無聊,聽上去也未免太過荒謬。
既然終歸是一場無聊,那何不將無聊進(jìn)行到底可好?
就像《請回答1988》里的金正鋒歐巴,盡管一直沉迷于做各種稀奇古怪卻又無聊至極的事,比如查找奇怪的人名、拆郵票、寫信給廣播電臺、打小學(xué)生喜歡的泡泡龍游戲······
然而到最后,他卻是整個雙門洞最有名氣、最為幸運(yùn)、也最為幸福的人。他的人生甚至比曾經(jīng)大名鼎鼎的“棋王”阿澤都更為風(fēng)光和愜意。
原因就在于,他懂得跟無聊相處,更懂得跟無聊玩耍。
當(dāng)他比“無聊”本身更加無聊,于是他就贏了。
而我們之所以逃不開“無聊”的糾纏和騷擾,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待“無聊”的態(tài)度往往不甚友好。
我們?nèi)绱藨峙隆盁o聊”,以至于我們無時不刻不想拼命趕走它、詛咒它、消滅它。
但我們越是如此在意它,越是不斷落入它的圈套,渾然不覺,卻又難以自拔。
越是無聊,越覺孤單;越覺孤單,便越發(fā)無聊。
這是個可怕的死循環(huán)。

此時此刻,唯有面對和接納,才是找到出口的唯一密碼。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無聊,恰恰是因為我們一點(diǎn)也不“無聊”。
而我們之所以孤單,也恰恰是因為我們一點(diǎn)也不“孤單”。
因為這世界太過精彩,精彩到讓我們坐立不安。
我們看不過來、停不下來、更安靜不起來。
我們躁動著、忙碌著、嘆息著、叫囂著,迫不及待地希望那份精彩可以跟自己有關(guān)。
我們?nèi)绱私棺啤⑷绱嗣y,以至于我們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自己”丟在了一邊。
我是誰?我對這個世界有什么看法?我想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要活成如同這個世界一般精彩的模樣。
于是我們滿懷太多迫切的憧憬和期待,做著太多自以為有趣、有用的事情,以為可以因此拒絕無聊,對抗孤單。
然而可笑的是,我們分明自己丟掉了“自己”,卻竟然還妄想它從此可以不再孤單?
我們不愿與孤單共舞,結(jié)果卻在無謂的喧囂之中,糊里糊涂地對孤單繳械投降。
因此,與其懼怕和逃避,倒不如不干脆“無聊”到底,停止紛亂、停止躁動、停止掙扎,靜下心來,好好陪陪那個被拋棄的、真正孤單的自己。
當(dāng)你懂得陪伴自己,懂得在“無聊”之中體會到有趣,懂得在“孤單”之中變得安靜和專注,那么,你的自我世界已然變得飽滿而豐富、充盈而有趣,到那時,你又何來閑暇探究孤單所謂何物?
歸根結(jié)底,你所感受到的,終究是來自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
只要愿意聆聽,即使真是一座孤島,你也可以安靜地繁茂。
END
【今日吃瓜】:你是怎么捱過生命中那些孤單的時刻的呢?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