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雜記:開悟的時候有什么。
閑談雜記:開悟的時候有些什么。
首先出現(xiàn)的是對一些問題的明悟,再接著是對一些問題產生新的理解方式,然后又會出現(xiàn)對于某些詞匯的多重理解與再認知。
而這出現(xiàn)的新認知方式,會對以往已經習慣的用詞方式與處事方式發(fā)生沖擊與毀滅式再理解。
所以需要重新定義認知與再理解磨合。
而開悟后,所需要做的就是,磨合。
把以前理解到的與開悟理解到的進行磨合化整理再應用。
而開悟,最大的體現(xiàn)就在于不同的認知與認知方式上。
剛開始你會覺得,看什么都是好的,沒有對錯。
有的只是不同人的修行狀態(tài)與階段,而產生的人生職責性位置變化的不同。
沒有壞與好,一切都只是他們處在不同的見地與學識的不同中。
一切都是認知的問題,一切都是能否互相理解的問題。
當你真正的進入開悟,并拋棄以往的虛榮心來看待開悟,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開悟沒那么玄奇。
簡單來說,開悟就是批量性的明悟問題,洗練前生種種疑惑,獲得不同于以往認知的認知方式。
對于曾經困擾自己的問題,有著別人所沒有的深刻的再理解認知角度。
因為著這出現(xiàn)的認知方式,經過磨合之后產生出的別人很難理解的改變作態(tài)。
說的再簡單點,開悟就是種思考方式的轉變體現(xiàn)。
也可以說,開悟就是種思考的突破。
就像發(fā)呆與空想一樣,都是種很難被覺悟到的一種思考方式。
甚至你會覺得,這不是思考的一種思考狀態(tài)。
就好像日常生活,你會時時在意自己是自己嘛?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去在意,因為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
而開悟就好像一臺正在編碼的程序,迎來了可以正常運行的瞬間。
而開悟,才不過是一個開始。
因為,就算是程序可以運行了,你還繼續(xù)審查,查看是否有bug。
再審查中就是出現(xiàn)問題,你可以選擇的是糾錯不放,想法改正。
或者干脆視而不見。
想改正,就需要你重走開悟路,去重新開始編寫代碼,相當于一切重來。
而視而不見,就是繼續(xù)開悟后的路,直到無路可走。
開悟可以說并不高大上,甚至可以說進入開悟,你才進入了門。
因為有些開悟所得,只有領悟進空靈狀態(tài),才能尋得圓滿。
對比空靈衡定的美好與喜悅。
開悟所得的各種狀態(tài)與心境,其實并不衡定。
開悟完后,經過一段時間,你會在與過去的交集磨合中,一點點的出離出來,甚至有可能重新掉入回陰暗的黑暗里。
如果,你沒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不好,那沒問題,你繼續(xù)。
我寫這個,主要是給予一些人避坑。
因為,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只說一個好處,從來不說具體過程與坑點。
好像都在等著別人試毒。
我已經試出來了,可能有些方面沒寫全。
等哪天心情不錯的時候,再寫吧。
開悟,因人而異。
某些價值觀與認知觀,會隨著時間,慢慢漂移。
開悟的那一刻,你會認為沒有對錯,沒有成功與失敗。
但隨著你繼續(xù)活下去,你就又會否決,當時的感悟。
開悟不是完結,而只是一個開始。
需要重新證悟得到的價值觀與認知觀與人生觀。
你所理解到的,有些會影響自己的一生,但有些卻會在老天爺?shù)淖笥蚁?,讓你認為自己是錯的。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會產生。
從而認為一些開悟得到的,具有時效性。
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這就是開悟后的人生課題。
開悟,不是開完了就沒事了。
它有個適應過程。
這個過程因人而異。
有些人反而覺得不適應。
這個過程中,你會體會到一種心情的起浮。
有些時候太自足反而呈現(xiàn)出滿溢。
有些時候又很空落,什么都不想干。
很想豐富自己,結果書讀一點就沒干勁了。
這都是心情起伏的過程。
同時也是平衡對沖后的自我分配調試。
開悟只是開始,因為人生是很長的。
開悟的那一刻,只是把你的前生積累搞明白了。
開悟過后,你需要面對新的未來與可能性。
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可選擇努力與不努力。
可選擇自己自律與不自律。
完全取決于你自己與環(huán)境影響。
唯一的不同點在于。
過去是受到種種限制的無法選擇狀態(tài)。
而未來是可以自己有選擇的。
有些問題,也只有開悟后才能發(fā)現(xiàn)詭異的地方。
世上哪有什么封印,有的只有自己對自己的束縛。
觀念束縛,標簽束縛,道德束縛,理念束縛。
當你能證脫人之道的束縛時,你才能走出來。
如果還處于人之道的框架束縛中,不管你怎么修行,都將會被封印住。
人,已經在見眾生與見自己中輪回了1萬多年了。
仍舊執(zhí)迷不悟的沉浸于人之道的自我束縛之中。
當你可以研究佛的一套東西,開始證悟輪回的時候,你才能明白因果為何物。
不要在自我設限的用因果偽裝自己了。
在因果看來,你們純屬自己找虐。
一切的苦樂,都只是自身的自我束縛導致的。
開悟后欲望會減少這正常么
這些都凸顯于,你的軀體的耐受性方面。
耐受性,是你的以往作用產生的機體關系與免疫層問題。
而開悟的好處是,你不在由著性子,不在做習慣性偏好接受。
而是變得有意識的開始自主規(guī)避一些感覺不好與選擇偏好轉移。
開悟后,你會有意識的感覺自己的某某狀態(tài)不好,然后就會下意識的去找尋好的一面。
長久的偏好轉移會形成新的習慣,從而覆蓋掉以前的習慣。
欲望減少是個正常反應。
因為你開悟了,很多問題都能自己解決了,不在追尋以前的患得患失,從而帶來情緒上的撫平,接著就導致了欲望的變低。
但欲望并不會消失,而是現(xiàn)階段已經沒有可以觸動自己產生新奇感的事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