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康復?要符合人體的客觀規(guī)律呀!@
身體是復雜的,身體的問題,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
?
如腰痛,先天的缺失,曾經(jīng)的損傷與疾病,長久的習慣,工作方式,運動與愛好,世俗認知,前一秒的動作,都跟當下的腰痛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
?
對于當下的腰痛,以上可能的原因,相互交織,無法確定其唯一。
?
想要通過無法確定的原因,推導出確定的方法,獲得一種確定的結果,這個邏輯就是最大的問題。
?
這個無法確定,不是沒有確定的方法,而是客觀上,不存在這個確定的方法。
?
除了幾乎不可能確定問題背后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問題,用找原因的邏輯,也不切實際。
?
人體除了結構上的復雜外,其狀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有時效性的問題。
?
一般而言,很少有人是在出現(xiàn)疼痛的當下,就找到我們。也就是說,當客戶站在我們面前時,情況已經(jīng)跟發(fā)生疼痛時的情況,又有不同。(除非用某種人體冷凍技術,在疼痛出現(xiàn)的當下,就鎖?。?/span>
?
當下的身體狀態(tài),如供能水平,肌肉、筋膜上的張拉平衡等,跟前1個小時相比,都會有所不同。更別說跟前1天,前1個月去比較了。
?
這就好比,身邊有一個人,總是用10年前對你的認識,來判斷現(xiàn)在的你,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
這里不是完全的否定“找原因”的想法,而是,想要用原因推及結果的邏輯,是有前提的——不因時間而變化。
?
例如,器械維修,因為機器上99.99%的結構狀態(tài),如果沒有意外發(fā)生,是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的,所以,我們可以拿著出廠時的說明書,去找原因,然后確定維修方法。
?
試想一下,如果有這樣一臺機器,機器里的每個零件,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變化,每過一段時間,機器的外觀看上去差不多,但內(nèi)部跟出廠時不一樣了,該怎么修?
?
無疑,時效性的存在,再次增加了想要確定哪些原本就不確定的原因的難度。
?
因此,在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化的人體時,是確定不了問題背后的原因的。想要通過找到問題發(fā)生的原因,來解決問題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
其實,我們也無法確定未來必然的結果(這個后面再說)。
?
怎么辦?
?
過去無法確定,未來也無法確定,但當下是確定的。當下的問題狀態(tài),當下的身體狀態(tài),是確定的。
?
專注當下的什么?
?
專注當下的姿勢與動作,專注當下的問題和姿勢動作之間的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