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際中文教師證書考試題庫【真題樣題+章節(jié)題庫】
模塊一 真題樣題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筆試(通用版)真題樣題(一)及詳解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筆試(通用版)真題樣題(二)及詳解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面試(通用版)真題樣題(一)及答案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面試(通用版)真題樣題(二)及答案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筆試(本土版)真題樣題及詳解
國際中文教師證書面試(本土版)真題樣題及答案
模塊二 章節(jié)題庫
第一部分 基礎(chǔ)知識
第1章 漢語教學(xué)基礎(chǔ)

1.關(guān)于“越來越”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的是( ? ? ?)。
A.“越來越”表示程度隨情況的發(fā)展而變化
B.“越來越”后面的謂語可由心理動詞充當
C.“越來越”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面
D.“越來越”的后面可以使用其他程度副詞
【答案】B
【解析】A項,“越來越”表示程度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非程度隨情況的發(fā)展而變化。B項,“越來越”后面的謂語可以由心理動詞充當,如:“我越來越喜歡冬天了?!盋項,“越來越”只能放在主語之后,不可放在主語之前,且只能有一個主語。D項,“越來越”本身為程度副詞,其后可接動詞和性質(zhì)形容詞,不能跟其他程度副詞。因此,B項正確。
2.關(guān)于句(1)中“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
A.“剛”指說話很久以前的時間
B.“剛”在句中能作狀語、定語、主語
C.“剛”可以用來單獨回答問題
D.“剛”可以表示恰好達到某種程度
【答案】A
【解析】A項,“剛”表示說話前不久發(fā)生,如“剛出門”;或表示緊挨的另一個動作之前發(fā)生,如“剛來的時候”,本題時間參照點為來北京的時候,因此這里表示很久以前。B項,“剛”是一個副詞,在句子中只能作狀語,不能作定語和主語。C項,“剛”作為時間副詞,不能單獨使用。D項,“剛”可以表示恰好到達某種程度,如:“剛好”“長短剛合適”“剛達到標準”。因此,A項正確。
3. 下列句中的“了”與句(2)中的“了”意義一致的是( ? ? ?)。
A.老王離開了上海沒有?
B.錢先生不去廣州了。
C.我下了課就去找他。
D.上星期我讀了一本好書。
【答案】B
【解析】(2)“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了”中的“了”是語氣詞,表示新情況的出現(xiàn),即之前沒有很多朋友,現(xiàn)在朋友慢慢增多的情況。A項,“離開了”中“了”為動態(tài)助詞,表示“離開”這一動作的完成。B項,“錢先生不去廣州了”中的“了”為語氣詞,表示之前計劃去廣州但現(xiàn)在不去廣州這一新情況的出現(xiàn)。C項,“下了課”中“了”也是動態(tài)助詞。D項,“讀了一本好書”中“了”是動態(tài)助詞,表示“讀”這一動作的完成。因此,B項正確。
4.句(3)中的語氣詞“嘛”表達的是( ? ? ? ?)。
A.陳述語氣
B.疑問語氣
C.感嘆語氣
D.祈使語氣
【答案】A
【解析】陳述句陳述事實因而帶有陳述語氣,常用于陳述句的語氣詞有“了、的、嘛、呢、罷了、啊”等,(3)句陳述了在家依靠父母,出門倚仗朋友的這一人際關(guān)系的事實,故而此處“嘛”表示陳述語氣。因此,A項正確。
5. 句(4)是哪種類型的疑問句?( ? ? ?)
A.是非問
B.特指問
C.正反問
D.選擇問
【答案】A
【解析】(4)句“我聽說很多中國人也開始過圣誕節(jié)了,是嗎?”的句法結(jié)構(gòu)像陳述句,沒有表示疑問的結(jié)構(gòu)或疑問代詞,帶有疑問語氣詞“嗎”,其回答只能用“是”或者“不是”等對整個句子做出肯定或否定,所以這個句子為非問句。因此,A項正確。

6.下列哪個詞中“間”的讀音與“間歇”的“間”一致?( ? ? ?)
A.間不容發(fā)
B.親密無間
C.俯仰之間
D.伯仲之間
【答案】B
【解析】“間歇”的“間”指動作、變化等不連接,讀“jiàn”。A項,“間不容發(fā)”的“間”是中間的意思,讀“jiān”。B項,“親密無間”的“間”是間隙之意,讀“jiàn”。C項,“俯仰之間”的“間”表示時間,讀“jiān”。D項,“伯仲之間”的“間”是中間的意思,讀“jiān”。
7. 按照正確的筆順,漢字“歇”的第9個筆畫的名稱是( ? ? ?)。
A.撇
B.點
C.豎折
D.橫撇
【答案】C
【解析】漢字“歇”的筆畫順序為:豎、橫折、橫、橫、撇、橫折鉤、撇、點、豎折/豎彎、撇、橫撇/橫鉤、撇、捺。因此,第9個筆畫的名稱是“豎折/豎彎”。
8. 對漢字“蚩”的聲母發(fā)音描述正確的是( ? ? ?)。
A.舌尖后、送氣、清、塞擦音
B.舌尖后、不送氣、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氣、清、塞擦音
D.舌尖前、不送氣、清、塞擦音
【答案】A
【解析】“蚩”的漢語拼音為chī,聲母為ch,正確的發(fā)音描述應(yīng)為:舌尖后、送氣、清、塞擦音。
9.從漢字的造字法來看,“魚”和“鰭”分別屬于( ? ? )。
A.象形字;會意字
B.象形字;形聲字
C.指事字;形聲字
D.指事字;會意字
【答案】B
【解析】“魚”是象形字,“魚”字的甲骨文描繪的就是魚的外形,即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鰭”是形聲字,由形旁“魚”和聲旁“耆”組成,本義是指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的類似翅或槳的附肢。
10. 下列哪個詞與“窈窕”屬于同一類型的聯(lián)綿詞?( ? ? )
A.崎嶇
B.囫圇
C.鴛鴦
D.蹉跎
【答案】D
【解析】聯(lián)綿詞是由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它有三種類型:①雙聲詞,即兩個音節(jié)的聲母相同的聯(lián)綿詞;②疊韻詞,即兩個音節(jié)的韻母相同或相近的聯(lián)綿詞;③非雙聲疊韻詞,指既非雙聲又非疊韻的聯(lián)綿詞?!榜厚弧睂儆诏B韻詞。A項,“崎嶇”是雙聲詞。BC兩項,“囫圇”“鴛鴦”均屬于非雙聲疊韻詞。D項,“蹉跎”屬于疊韻詞。
11.田字格中的漢字“窕”是用了哪種印刷體?( ? ? ?)
A.宋體
B.仿宋體
C.楷體
D.黑體
【答案】D
【解析】田字格中的漢字“窕”的最大特點是所有筆畫粗細一致,且形態(tài)無變化,與黑體的特點相人符。A項,宋體的特點是筆畫有粗細變化,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書報的正文一般用宋體。B項,仿宋體的特點是筆畫粗細基本一致,起筆、收筆、頓筆有一定變化,但棱角鮮明,多用于詩詞的正文、文章的引文、書籍的序言、圖片的說明等。C項,楷體的特點為字體端正,筆畫渾圓,起筆、收筆、頓筆變化靈活,多用于排印通俗讀物、中小學(xué)課本和兒童讀物。D項,黑體的筆跡全部一樣粗細,筆畫方直,無變化,黑體多用見于標題、廣告或文章中表示著重點的部分。

12.“越來越”中“越”的筆畫數(shù)是( ? ? )。
A.10
B.11
C.12
D.13
【答案】C
【解析】“越”的筆順為:橫、豎、橫、豎、橫、撇、捺、橫、豎鉤、斜鉤、撇、點。共12畫。因此,C項正確。
13 . 和“牛仔褲”中“?!表嵏瓜嗤氖牵?? ? )。
A.泥
B.貼
C.片
D.收
【答案】D
【解析】“?!钡淖x音為[niou35],其韻腹為[o]。A項,“泥”的讀音為[ni35],韻腹為[i]。B項,“貼”的讀音為[t'ig214],,韻腹為[ε]。C項,“片”的讀音為[p'ian51],韻腹為[a]。D項,“收”的讀音為sou55],其韻腹為[o]。因此,D項正確。
14. “頭疼”是什么短語?( ? ? ?)
A.偏正短語
B.述賓短語
C.主謂短語
D.述補短語
【答案】C
【解析】A項,偏正短語內(nèi)部兩個成分之間是修飾和被修飾關(guān)系。B項,述賓短語內(nèi)部兩個成分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關(guān)系。C項,主謂短語內(nèi)部兩個成分之間是陳述和被陳述關(guān)系。D項,述補短語結(jié)構(gòu)內(nèi)部兩個成分之間是補充和被補充關(guān)系。短語“頭疼”中“頭”是被陳述對象,“疼”是對“頭”的狀況的陳述,所以“頭疼”是主謂短語。因此,C項正確。
15.和“國家”構(gòu)詞方式完全相同的是( ? ? ?)。
A.睡覺
B.山水
C.火車
D.是非
【答案】A
【解析】“國家”是聯(lián)合型合成詞,由“國”和“家”兩個詞根語素構(gòu)成,偏指“國”而失去“家”的意思,為偏義詞。A項,“睡覺”是由表述入睡的語素“睡”和表示醒來的語素“覺”聯(lián)合而成的合成詞,只保留了入睡的意思,為偏義詞。B項,“山水”是由兩個表示自然景觀的類義語素聯(lián)合而成的合成詞。C項,“火車”是由表示修飾的語素“火”和被修飾的中心語語素“車”復(fù)合而成,為偏正型合成詞。D項,“是非”是由兩個表示相反意義的語素聯(lián)合而成的合成詞。因此,A項正確。
16. “量了量體溫”和“量力而行”,兩個“量”是( ? ? ?)。
A.異讀字
B.同形同音字
C.異體字
D.多音多義字
【答案】D
【解析】“量了量體溫”中的“量”聲調(diào)為陽平,其意義為用尺、容器或其他作為標準的東西來確定事物的長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質(zhì)。“量力而行”中的“量”讀去聲,其意義為估計、衡量。所以二者音義皆不同,為多音多義字。因此,D項正確。
17. 下列各詞中,和“鼻子”的語素數(shù)相同的是( ? ? )。
A.仿佛
B.馬達
O C.工人
D.荒唐
【答案】C
【解析】“鼻子”一詞包括兩個語素,一個是表示核心意義的詞根語素“鼻”,另一個是表示附加意義的詞綴語素“子”。A項,“仿佛”為雙聲連綿詞,為單純詞,只包含一個語素。B項,“馬達”屬于音譯外來詞,是只包含一個語素的單純詞。C項,“工人”是偏正型合成詞,包含兩個語素。D項,“荒唐”是疊韻連綿詞,只包含一個語素。因此,C項正確。
18. “打針”中的“打”是“打”的( ? ? ?)。
A.本義
B.基本義
C.引申義
D.比喻義
【答案】C
【解析】“打”的本意和基本義都是用手或器具擊打物體。“打針”中的“打”是注射的意思,是從“打”字的本意引申而來。因此,C項正確。
(下略)
第2章 漢語教學(xué)方法
第二部分 應(yīng)用能力
第1章 教學(xué)組織與課堂管理
第2章 中國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第3章 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發(fā)展
第三部分 綜合素質(zhì)
第1章 判斷認同程度
第2章 選擇最佳處理方式
篇幅有限,請百度「曹小值題庫網(wǎng)」獲取更多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