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何先后兩次浪跡遼東?這還要從他不幸的童年開始說起!
1559年,在赫圖阿拉城一個女真貴族家庭中出生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似乎與生俱來就與鳥特別的有緣分。據說:他的母親是曾經開了天眼,飛出一只金色爪子的神鷹,然后直接撲到這個小男孩母親的懷里,小男孩的母親便懷孕了。
而這個貴族出生的小男孩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甚至在有的史書中說努爾哈赤的母親懷孕13個月才生下努爾哈赤。一般來說女子都是十月懷胎,13個月肯定是不正常的。
只能說在那個科學還不發(fā)達的年代,很多開國皇帝身上都會有一些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傍身,為的就是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努爾哈赤
在當時的女真貴族家庭,都是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個丈夫可以有多位妻子。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一共有三位妻子,五個兒子。不過好在努爾哈赤的母親是父親塔克世明媒正娶的嫡妻,喜塔臘.額穆齊。
額穆齊為塔克世生了三個兒子:
長子努爾哈赤
三子舒爾哈齊
四子雅爾哈齊
努爾哈赤另外兩位異母兄弟分別是:
二弟穆爾哈齊
五弟巴雅喇
單純坎生子的數量,額穆齊是比較受寵的。不過額穆齊受寵的原因比較特殊:額穆齊是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努爾哈赤五世祖叔的后裔)的女兒,王杲被人稱為“阿古都督”。不過也有人說額穆齊只是一個砍柴的女子,王杲無意間見到額穆齊長相異于常人,便將其收為自己的義女。
但不管怎么說,額穆齊雖然不是國色天香的美人,但因為在眉宇之間長著一顆紅色、大如鵝卵的痣,按照《易經》說“眉擔日月”的說法,額穆齊將來生的兒子必定很是尊貴。

有一位有如此貴相的女兒,王杲自然不會輕易將女兒嫁出去。便為了女兒大擺擂臺,比武招親。很多的好男兒都積極參與比武,塔克世憑著自己精湛的騎射功夫拔得頭籌,將額穆齊這位相爭大富大貴的女子娶回了家。
神鷹借助額穆齊身體轉世的傳說,讓努爾哈赤這位“鳥的傳人”身上充滿了神秘莫測的色彩;不過努爾哈赤的童年真跟鳥沒什么關系,也不具備鳥的功能。
“努爾哈赤”四個字的意思就是“野豬皮”,他從小就是穿著獸皮長大的。
努爾哈赤跟其他女真族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善于騎馬、打獵。在與自己的同伴比試的時候,努爾哈赤總是射中的最多,是眾多孩子中的強者。
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努爾哈赤雖沒有直接建立大清,但是他先是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之后又統(tǒng)一整個女真部落,建立后金稱天命汗。成為大清建立的奠基者,實打實的大英雄。
但其實努爾哈赤并非生來就是英雄,在《孟子》中不是有這么一句話: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努爾哈赤便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他之所以有后來的建樹,是因為他也曾有屈辱的過去。

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走進,努爾哈赤那段屈辱的過去中,去看看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繼母的虐待
1569年努爾哈赤的母親額穆齊病逝,與喪母的悲痛相比,遠不如母親去世后努爾哈赤的不幸更加的悲哀。額穆齊病逝后,那拉氏成了努爾哈赤的繼母。
那拉氏是一個非常小氣而且自私狹隘的女人,在額穆齊還在時,就將其母子三子當成是眼中釘;額穆齊病逝后,作為繼母的那拉氏自然不會給努爾哈赤兄弟三人好臉色。
經常是無中生有地指責、鄙視努爾哈赤兄弟三人,而父親塔克世呢?
不僅沒有替努爾哈赤兄弟三人說話,還經常將家庭的不和睦怪罪在努爾哈赤兄弟三人身上,經常是不分青紅皂白的責罰努爾哈赤。
失去了母親,沒有了父愛,對于努爾哈赤兄弟三人來說,這個家一點都不溫暖;隨之而來的家道中落讓努爾哈赤更加的不幸。
努爾哈赤從小就不茍言笑,生母額穆齊病逝后,面對繼母與父親塔克世的冷漠,努爾哈赤變得更加不愛說話。凡事都是默默忍受著,從不開口去為自己辯解,也不去反抗。
不過努爾哈赤骨子里有一股子倔強勁,正是因為有這股子倔強勁,讓努爾哈赤明白必須要自己強大才可以。十歲出頭的努爾哈赤,開始走出家門,走進山林,加入了采集山貨的隊伍中去。

這是努爾哈赤第一次走出家門,開始浪跡遼東。按理說努爾哈赤出身于貴族家庭,即便是生母去世,作為家中長子,仍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照顧;但是很不幸,努爾哈赤沒有一位愛護自己的父親,卻有一位尖酸刻薄的繼母。
為了讓自己盡快成長起來,變得越來越堅強,努爾哈赤選擇開了走出家門。
努爾哈赤第一次浪跡遼東
努爾哈赤出身的赫圖阿拉城坐落在群山之中,蘇子河流經赫圖阿拉城,特別適合女真人在此處打獵耕作,而且茂密的森林更是賞賜給了女真人很多珍奇異獸還有山貨。
每年的春秋兩個季節(jié),是女真人采集山貨的季節(jié)。他們會將采集到的山貨帶到開原以及撫順的馬市上,換取他們需要的布匹、米、針線等生活用品。
白天的時候努爾哈赤等人會一起采集松子、榛子、木耳,還會挖人參;到了晚上,便會蜷縮在窩棚里邊休息。窩棚又小又潮濕,也就能容下三四個人。三月天的時候,在遼東其實還是很寒冷的,尤其是晚上更是寒氣逼人。
而努爾哈赤便是從十歲出頭,開始領略這樣的人生;努爾哈赤出身于女真貴族家庭,若不是在家中感受不到些許親情溫暖的話,也不會早早地過這樣的苦日子。
也是差不多在這個時候開始,努爾哈赤開始挖人參。挖人參不僅很苦,而且隨時都有可能會掉入萬丈深淵之中。所以女真人會幾個人結伴而行,一起去挖人參。若不是努爾哈赤長的健壯,勇敢機敏的話,恐怕沒人愿意帶著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一起。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
幾年以后,努爾哈赤已經是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子。雖然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在家中仍舊沒有他們兄弟二人(努爾哈赤同母弟雅爾哈齊應該在此時已經病逝了)的一席之地。他不愿意再看到繼母那拉氏冷若冰霜的臉,便帶著自己十一二歲的弟弟舒爾哈齊一起前去外祖父王杲的家里。
王杲確實是一個傳奇人物,集勇猛、智慧、狡詐、殘暴于一體;在明嘉靖年間,王杲擔任建州衛(wèi)指揮使,之后被擢升為都督,控制了建州三衛(wèi)入京朝貢的敕書。
杲尤傲慢,至撫夷廳,輒奪酒飲。飲醉箕踞詬詈,無敢呵者。有新長官抑彼等下階,又驗馬之肥壯,杲鞅鞅引去,旋率眾鹵掠。
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便是王杲麾下的部將,而且還是王杲的女婿。
雖然額穆齊已經病逝多年,但是王杲看到自己女兒的骨肉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心里確實很是不舍,便收留了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因為王杲有權有勢,努爾哈赤與弟弟在外祖父家里算是度過了短暫而安穩(wěn)的一段時光。
王杲作為建州衛(wèi)指揮使,有權有勢,塔克世原本是王杲麾下的部將;既然外孫受欺負,按理說王杲完全可以去為自己外孫們討要個說法。但王杲為何沒有參與努爾哈赤的家事呢?

王杲
因為努爾哈赤的繼母那拉氏并非只是一個尋常的女子,而是哈達部貝勒王臺的養(yǎng)女,塔克世之所以會將那拉氏娶進門,就是看中了那拉氏的身份。原配妻子額穆齊病逝后,塔克世之所以一味無底線地遷就那拉氏,其實也是有自己苦衷的。
王杲原本就與哈達部貝勒王臺頗有嫌隙,自然不愿意去主動招惹那拉氏;若是王杲參與努爾哈赤家事的話,便是與哈達貝勒王臺作對,王杲確實也不愿意給自己招惹事情。更何況此時的王杲與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二人之間的關系頗為微妙。
外祖被殺,努爾哈赤成為李成梁的養(yǎng)子
若是努爾哈赤的外祖父能一直穩(wěn)坐建州衛(wèi)指揮使的位置,努爾哈赤便可以與弟弟舒爾哈齊安穩(wěn)的長大成人。但王杲的傲慢殘暴的性格決定了,不會善終。

王杲自覺自己的勢力雄厚,便不將明廷的邊官放在眼里,多次襲擾遼東地區(qū)。本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子一直追隨王杲,被邊關官視為“賊首”。不過覺昌安父子很快便“懸崖勒馬”,不再與王杲一起,而是私下里向明朝邊官誠心的悔過。
不僅如此覺昌安父子還私下里與明邊將李成梁關系比較親密,協(xié)助明朝官兵一起抓擾邊的女真人,其中便包括王杲。在王杲與覺昌安父子之間貌合神離的互相爭斗中,努爾哈赤兄弟二人也成了王杲的人質。
當然努爾哈赤還年輕,自然不懂這些;而且在與外祖父的相處中,慢慢地努爾哈赤的身上也有了王杲的影子。短暫的安寧以后,因為外祖父遭難,努爾哈赤也不得不成為明軍的俘虜。
1574年,王杲在馬市上煽動建州各部以及蒙古三衛(wèi)一起襲擾邊關;之后王杲又因為向明邊官索賄不成,殺了明軍,還將俘虜的漢人處以極刑。
這一年10月份,王杲所居住的古埒(lie)塞被李成梁率領的60000大軍血洗,王杲得以逃走。王杲逃到了哈達貝勒王臺那里,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邊文章,我們提到努爾哈赤的繼母那拉氏便是哈達貝勒王臺的養(yǎng)女,王杲素來又與王臺不和。王臺父子便直接將王杲綁了,送到了京師,王杲被凌遲處死。

在此戰(zhàn)中,在外祖父家居住的努爾哈赤與弟弟舒爾哈齊成了明軍的俘虜。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作為大清的清太祖,努爾哈赤應該是一個不屈的大英雄的形象,即便是被明軍俘虜也不會屈服。但確實發(fā)生了讓我們費解的一幕:
在李成梁在古埒寨肆意處死人的時候,努爾哈赤拉著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直接跪倒在李成梁的面前,然后痛哭流涕,希望李成梁能賜他們兄弟二人一死。
李成梁看到努爾哈赤兄弟二人可憐的樣子,詢問后得知跪在自己面前的二人竟然是覺昌安的孫子,覺昌安父子恰好是這次明軍血洗古埒寨的向導,是立了大功的。李成梁也是想讓覺昌安父子與自己的關系更為密切,便將努爾哈赤兄弟二人收入自己的帳中,做了親丁。
或許命運就是這么奇怪,本來前一秒還是李成梁的階下囚,下一秒變成了李成梁的親丁。
雖然對于努爾哈赤而言充當李成梁的親丁并非是心甘情愿的,但是跟那個冷酷無情的家相比,或許兵營對努爾哈赤而言更像是一個棲身之所。
努爾哈赤善武,每次的征戰(zhàn)當中他都會直接沖到最前面,多次立下戰(zhàn)功。
因此得到了李成梁的賞識,被李成梁收為義子。
之后李成梁便經常讓努爾哈赤跟隨自己左右,帶其一起入京。

其實努爾哈赤對李成梁的感情是很復雜的:他既感激李成梁對自己的培養(yǎng)厚愛,但是又痛恨李成梁對女真人的殘暴,這讓努爾哈赤是最不能接受的,畢竟李成梁殺得是自己的族人。
畢竟努爾哈赤親眼看到自己的外祖父王杲被押入京師,并且被凌遲處死,這讓努爾哈赤內心其實也對李成梁有一些恐懼。
但不管對李成梁如何,努爾哈赤在做親丁這段時間確實進步非??欤翰粌H接觸到了很多的漢人,而且開始閱讀《三國演義》等名著;因為有機會入京,也親眼看到了明廷越來越不得人心,在軍隊中的鍛煉讓努爾哈赤增長了軍事才干。不僅如此努爾哈赤的漢語越來越好,再加上自己頗有謀略的頭腦,所以在很多事情上的決斷跟別人不一樣。
第二次浪跡遼東
俗語有言:“人有旦夕禍?!?!人的旦夕禍福往往就是在一瞬間,努爾哈赤瞬間由俘虜成為親丁,再由親丁成為浪跡天涯的人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間。
據說努爾哈赤在李成梁麾下鍛煉一段時間后成了一個儀表堂堂而且非常有個性的男子,李成梁的小夫人跟努爾哈赤年紀差不多,便對努爾哈赤是一見鐘情。有一天的晚上小夫人正在給李成梁洗腳,李成梁讓小夫人看自己腳上的七顆黑痣:“你看,我能做到總兵的官職,就是因為腳上這七顆黑痣?!?/p>
小夫人并沒有覺得這是多驕傲的一件事情,便打趣地說道:“你帳下那個努爾哈赤腳下也長了七顆痣,不過不是黑色的,而是紅色的。”
李成梁通道小夫人的話,直接嚇壞了,因為李成梁剛接到皇上的圣旨:欽天監(jiān)有言“紫微星下降”,在東北的地方有天子象。所以讓李成梁找一位腳下有七顆紅痣的人,隨即李成梁下令明天一大早便將努爾哈赤抓了直接送到京城。

李成梁的小夫人本來的意思是幫努爾哈赤,沒想到卻害了他;小夫人很是后悔,便在夜深以后趕緊去努爾哈赤那里將努爾哈赤叫醒,努爾哈赤聽到小夫人的話,萬分感謝小夫人,然后收拾好行李騎著一匹大青馬便走了,跟隨其后的還有那條大黃狗。
小夫人知道自己放走了努爾哈赤,李成梁必定不會放過自己,便自縊而死。
李成梁到了早上找不到努爾哈赤,見到自縊而死的小夫人便明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覺得自己顏面都丟盡了,便讓人將小夫人的衣服都脫了,狠狠地打了四十大板。然后派出重兵,前去追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跑了一天也是累了,想要休息休息,但是聽到不遠處有人喊的聲音,趕緊騎上馬又跑,不知道跑了多久大青馬實在是跑不動了,便直接倒下;努爾哈赤總不能靠兩只腳,便直接認栽。這時李成梁的追兵追了上來,努爾哈赤看到一顆枯樹,便直接鉆了進去。恰好有很多的烏鴉落在了枯樹上,追兵以為這里沒人,直接走了。

之后努爾哈赤又跑到一大片的蘆葦荒草地上,實在是太累,努爾哈赤便倒頭就睡。
那群官兵去而復返,想要用火將努爾哈赤逼出來。
眼瞧著火是離著努爾哈赤越來越近,努爾哈赤還是在熟睡中。但那條一直跟隨努爾哈赤的大黃狗卻在不停的跑,跑到河水里將自己渾身弄濕,然后再跑回來將努爾哈赤熟睡四周的蘆葦草全部都打濕。
等到努爾哈赤醒過來,看到躺在自己身邊的大黃狗,還有燒了的蘆葦草,便頓時明白是大黃狗救了自己的命。所以他對狗發(fā)誓:“自己的子孫后代,絕不吃狗肉,更不會穿狗皮!”
之后努爾哈赤逃到了葉赫部,葉赫部貝勒楊吉砮很是賞識努爾哈赤,便派人將努爾哈赤送回了家。雖說努爾哈赤得到了葉赫部貝勒楊吉砮的賞識,但是對于繼母那拉氏而言,努爾哈赤還是一個很多余的人。

或許是不想繼續(xù)看繼母那張冷若冰霜的臉,又或許是為了不讓李成梁抓到自己,努爾哈赤第二次走出了家門,開始第二次浪跡遼東。
努爾哈赤重新加入了采集山貨的隊伍中去,有時候努爾哈赤也會隱姓埋名走入遼東的馬市,去大戶人家做傭工,或者是府衙做工。人生的經歷可以說是越來越豐富,不僅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漢人,而且還接觸了蒙古人,讓自己的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正是在這樣的經歷中讓努爾哈赤變得越來越成熟,而且干練。
甚至在努爾哈赤跟人交流說蒙古語或者漢語的時候,都讓人很難相信他就是一個女真人。
1577年,努爾哈赤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娶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位妻子,也就是自己的發(fā)妻佟佳.哈哈那扎青。哈哈那扎青的父親塔本巴顏并沒有入朝為官,而是一個商人。努爾哈赤與哈哈那扎青之間的婚姻很純粹,靠的就是緣分而已。
努爾哈赤與哈哈那扎青之間究竟具體是怎么認識的,有很多種說法,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努爾哈赤入贅了佟家。雖然努爾哈赤是入贅,但是哈哈那扎青從未看不起自己的夫君,而是讓努爾哈赤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所以說努爾哈赤不僅姓愛新覺羅,而且還姓佟。
努爾哈赤十三副甲胄起兵,哈哈那扎青不僅心甘情愿跟隨自己的夫君,而且佟氏一族亦是跟隨努爾哈赤一起南征北戰(zhàn),立下大功,所以佟氏改為了佟佳氏。
結語
努爾哈赤雖然沒有親自建立大清,與大明王朝分庭抗禮,但作為太宗皇太極的父汗,努爾哈赤是當之無愧的清太祖。
若不是努爾哈赤十三副甲胄起兵,先統(tǒng)一建州女真各部,之后又統(tǒng)一整個女真部落,皇太極是很難建立大清直接稱帝的??梢哉f皇太極是站在自己父汗的肩膀上,才有了如此成就,成為大清的建立者。
而努爾哈赤由一個浪跡遼東、連家都不愿回的流浪人成為天命汗,就是因為年輕時候的屈辱經歷讓努爾哈赤知道自強的重要性,雖然只有十歲出頭,一個半大的孩子,竟然敢直接走出家門,跟隨大人們一起進山采集山貨。
這兩次浪跡遼東的經歷,對努爾哈赤來說有三大收獲:
第一、不僅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漢人,還有蒙古人,增長了自己的閱歷與知識;而且還學到了蒙古語與漢語,對努爾哈赤之后的事業(yè)確實影響很深。
第二、雖然不得不成為李成梁的親丁,但那段時間的經歷讓努爾哈赤得到極大的鍛煉,不僅見識到了明廷越來越不得人心,而且還有機會上戰(zhàn)場立功,提高了自己的軍事才干。

第三、與自己發(fā)妻雖然是萍水相逢,卻得到了難得的家的溫暖;哈哈那扎青不僅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可愛的孩子,還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夫君起兵,是一個難得的賢內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