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一只股票感到心慌,那必定是5個認知不到位
手里拿著一只票,但是心中沒數(shù),漲了不知要不要拋,跌了不知該不該跑。
其實就是對股票的認知不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如果你對股票不甚了解,那要“勝”真的很難!
我炒股13年,目前能夠靠炒股養(yǎng)家,對股市有些不一樣的看法,且說出來,請大家指正。我認為就是在以下5個認知沒有做到位!
第一:基本面
基本面是什么?就是一家公司的基本框架,比如資產(chǎn)、負債、營業(yè)利潤、毛利率、所在行業(yè)等等,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基本價值。
如果你對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一知半解,那很難給公司做一個大概的估值,對于股價的波動就會心里發(fā)怵。
價值投資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安全邊際”理論,指的就是估值跟股價之前的差距,如果你連如何估值都不會,那就無法判斷“安全邊際”。
第二:技術走勢
公司上市之后,跟股價的關系就是分開的兩個部分。關系就好像是母親與孩子一樣,出生之后他們的關系就不如懷孕的時候大。
雖然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發(fā)展,但是孩子卻喜歡蹦蹦跳跳,母親的影響有限
技術走勢是公司股價波動的表象,用K線、均線、MACD具象化出來,背后是投資人對于公司的各種投票。我們要做的就是熟讀技術,通過表象看本質(zhì)。
第三:籌碼分布
籌碼分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指標,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開發(fā)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公司股份的成本分布情況,非常實用。
在尋找底部起漲股票的時候,非常適用。一旦某家公司的底部籌碼過于集中,而且股東戶數(shù)不斷減少,那么后期走高的概率就很高。
第四:消息面配合
在A股,消息面對于個股的走勢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些時候,一家公司處于虧損狀態(tài),股價也處于下降通道,但是一旦趁上了某個熱點,那么股價也可能一飛沖天。
后來,我仔細分析了原因:一是資金炒作的需要,特別是財報空檔期;二是熱點改變了市場對于公司未來的預期。
第五:大盤走勢
一般來講,對于會炒股的人,大盤也就是一個天氣預報,影響不大。
但是有些情況要比如在2007年和2015年,那是強臺風來的時候,大盤提出了不要出門的預報。收手不干,讀讀書寫寫字,修身養(yǎng)性就行。
炒股如做人,如果能夠正確理解股市,天天都可以開開心心炒股,而且還可以把股市當成職業(yè)之外的第二份收入。
作者| 聰哥
來源| 財經(jīng)聰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