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研究|09072|上海宋詞研究|上海宋詞研究??济~解釋|宋詞研究09072|自考漢語言|

1.《彊村叢書》
?
由晚清詞家朱孝臧輯校,是蕞豐富的宋詞匯刻本,是研究詞學(xué)的重要資料為詞集中四大叢刻之一,
收錄了唐宋金元詞集173種,總集5種,別集168種
以網(wǎng)羅善本為主,注明版本來源,??彩窃~集??兄姆独?/p>
?
2. 《樂府補題》
宋末元初一批南宋遺民詞人所創(chuàng)作的詠物詞之合集,作者十四人,共五詠三十七首,
詞中的龍涎香、白蓮、莼、蟹、蟬諸詠非區(qū)區(qū)賦物而已,皆寓其家國無窮之感。
各位作者所使用的典故與意象多有重復(fù),詞意句法也頗為相似,惝恍迷離,題旨隱晦而哀感無端,風(fēng)格十分一致。其中充滿了亡國之痛,故國之思與身世之感,寄慨遙深,婉轉(zhuǎn)多諷
?
3.《碧ji漫志》
南宋王灼晚年于成都碧ji坊著的宋代司學(xué)理論著作?,共五卷。內(nèi)容首述古初至唐宋聲歌遞變之由,次列涼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來,與漸變宋詞之沿革過程。論詞推崇豪放,認(rèn)為蘇軾的詞“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钡膊慌懦?/p>
婉約派詞作,但特別批評李清照和柳永,體現(xiàn)了儒家禮教的偏見。總的來說搜羅豐富,見解精辟,有其獨到之妙。
?
4.詞體的形成——依曲定體
指詞調(diào)依從曲調(diào),歌詞形式服從于音樂形式,詞調(diào)無非是所曲調(diào)的音樂形式轉(zhuǎn)化為歌詞的形式。因此詞調(diào)的特點實際也是曲調(diào)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xiàn)。
?
5.詞調(diào)——令
令又稱為小令。詞曲稱令,蓋出于唐人宴席間所行的酒令。令就成了詞曲中短章的一種泛稱了。歌令一般調(diào)
短字少。因此,凡小調(diào)短曲也可概稱為令。令曲的特點或許節(jié)奏較快
?
6.詞調(diào)——引
引本是古代樂曲的一種名稱。引又與序的意義相近,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引詞一般較小令要長
?
7.詞調(diào)——慢
慢是慢曲子的簡稱,與急曲子相對而言,調(diào)長拍緩和是慢曲的特點,慢曲在音樂上變化繁多,有悠揚動聽的
長處,慢詞一般字多調(diào)長,但不能反過來說凡長調(diào)都是慢曲
?
8 、偷聲、減字
偷聲與減字意義相同,都是指對本調(diào)在音樂上節(jié)短樂句或簡化節(jié)奏,在歌辭上減少字句,從而推出新詞,因
此,在宋詞中經(jīng)常兩者并稱。偷聲的詞調(diào)有張先的《偷聲木蘭花》兩首,減省節(jié)奏,由七言改為四言,另偷
平聲,故云偷聲。減字是指減省聲譜之字,并不專指文辭之字,金侯善淵《減字采桑子》是偷聲不減字,反
而增字的特例。
?
9. 添聲、添字、攤聲、攤破
與偷聲減字相反,添聲、添字、攤聲、攤破,都是對本調(diào)在音樂上添入樂句或加繁節(jié)奏,在歌辭上增多字?
句,從而推出新調(diào)。添聲、添字、攤聲、攤破,四者意義相同,如李璟《攤破浣溪沙》上下片末增三言一
句。但也有添聲而不添字,不改組句法的,如蘇軾《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這首。
?
10.朱敦儒??樵歌體
樵歌體”,又稱“朱希真體”,是指宋代詞人朱敦儒的作品。因其詞自成一家,故名曰“樵歌體”。其主要特征:
南渡前風(fēng)格清麗超曠,近似蘇軾,有不食人間煙火之風(fēng).南渡后身經(jīng)國難,則有不少慷慨悲涼、憂時傷世
的愛國名篇傳世?!稄櫞鍏矔分小堕愿琛啡恚瑸榉堵暽叫Ef鈔本,共240首詞
?
11.張元斡??《蘆川詞》
詞集名。南宋張元干(號蘆川居士)作。收詞185首。多于周必大慶無二年所見之本,汲古閣《宋六十名
家詞》本《蘆川詞》,作一卷。其詞突破傳統(tǒng)題材,把現(xiàn)實時政納入詞中,充滿愛國精神,風(fēng)格剛健豪邁,對后
來辛棄疾愛國詞派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
12.李清照 《易安詞》
指李清照的詞和李清照的詞風(fēng)。繼承了李煜、柳永等人的婉約派詞風(fēng),同時發(fā)展了這一詞派。詞委婉、
清新,感情真摯。前期的詞,多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別離相思的
痛苦。后期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愛國思想。文學(xué)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居婉
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易安體”。
補充:《宋史.藝文志》作《易安詞》六卷。但元以后無一存者。毛晉得洪武三年
抄本17首,刻入《詩詞雜俎》題《漱玉詞》,王鵬運以曾慥《樂府雅詞》所錄李清照詞23首,共輯得50
首刻入《四印齋所刻詞》。
?
13.張孝祥 于湖詞
于湖詞是南宋張孝祥詞,今存宋本兩種,一是《于湖居士樂府》,二是《于湖先生長短名》。
與張元干一起號稱南渡初期詞壇雙璧。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是南宋詞壇豪放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詞史上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詞風(fēng)氣勢豪雄情感連貫,熱情澎湃,語言流暢自然,又能融匯前
人詩句而不見雕琢痕跡。應(yīng)行序稱荊、湘間《于湖集》載長短句數(shù)百篇,讀之汵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
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瀟散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凌云之氣,猶可以想見也。

?佚名大佬整理,非原創(chuàng)資料。僅供參考。每年考察的名詞解釋很有限,之前的專欄【宋詞研究串講筆記】里涵蓋的范圍就很廣了,背好那篇完整版,真的夠背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