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線 槍械介紹 MK23


MK23
中文名稱
MK23
研制機構
HK公司
全稱
Mk23 MOD 0特種作戰(zhàn)手槍
別稱
SOCOM
2512所高?;馃酨K中...
簡介
Mk23全稱:Mk23 MOD 0特種作戰(zhàn)手槍。是HK公司根據美國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Command,簡稱USSOCOM)的要求而研制的進攻型手槍。這種手槍的正式名稱為“Mark 23,Mod0”,由于讀起來不順口,所以多數人稱它為“SOCOM”。
歷史
1990年2月,USSOCOM制定了特種部隊用進攻型手槍武器系統(tǒng)(Offensive Handgun WeaponSystem,簡稱OHWS)的開發(fā)計劃,并在10月由海軍向有開發(fā)能力的廠家提出這種名為SOCOM手槍的性能要求,支持禁槍的政客也許會說所有的手槍都是“進攻型”的,但是USSOCOM對OHWS則有完全不同的解釋,USSOCOM管理著美國海陸空各兵種中的大部分精銳特種部隊,包括海豹、三角洲、綠色貝雷帽、游騎兵等等,他們認為OHWS應能充分滿足執(zhí)行“進攻”任務的要求,因而提出的了與大多數“防衛(wèi)型”手槍所不同的指標。
OHWS由三部分組成——.45口徑手槍、激光瞄準模塊LAM(Laser Aiming Modules)、消聲器。整個計劃被分為三個階段,研制和測試是第1、2階段,第3階段是生產階段。USSOCOM原定于1992年3月開始第1階段的比較試驗,1993年1月開始第2階段的比較試驗,選定型號后在1993年12月開始第3階段即總量為9,000支手槍的批量生產。但由于海灣戰(zhàn)爭的爆發(fā),整個計劃被推遲。
到1991年8月,USSOCOM選定了柯爾特和HK這兩家公司進行競投,并由海軍出面向這兩家公司發(fā)出同樣的12個月的合同,要求這兩家公司向印弟安納州克倫市海軍支援武器中心提交30支樣槍。經過7個月的評估后,1993年10月,這兩家公司都提交了樣槍。然后到1994年1月,完成了第1階段的比較試驗后,選定了HK公司的樣槍繼續(xù)進行第2階段的測試,HK公司再獲得一份生產另外30支樣槍的第2階段合同,交貨期限為1994年10月。
在第1階段和第2階段之間,HK公司對樣槍作了一些修改。為增加耐用性,套筒寬度從35mm增至39mm;第1階段中套筒座在扳機護圈的前方有一段45mm長的不銹鋼內襯,第2階段中取消了此裝置;槍管的左旋膛線改為右旋;按照合同改用了KAC的消聲器。Mk23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并通過第2階段測試后,在1995年11月,美國海軍與HK公司簽定批量生產合同,其后,由于壓縮軍費,手槍的訂貨量又減少到7,500支,消聲器和LAM的生產量則從3,900個減少到1,950個,整個訂貨的總價值為1,580萬美元。據HK公司宣稱,整個訂貨的生產總費用為1,210萬美元,而在歷時3年的研制過程中,每年投入的研究費用為700萬美元。
1996年5月1月,Mk23 Mod 0開始正式交付到特種部隊手上,成為繼政府型M1911后第一支.45口徑的軍用手槍。1996年12月,民用型的Mark23開始出售,售價為1,995美元,而且是限量生產。此外,還有謠傳指HK公司以1,600元左右的價格向美國執(zhí)法機構推銷這種武器。
設計與測試
Mk23手槍是由HK公司的工程師Helmut Weldle設計的,他也設計過P2A1和ELF。Mk23的彈匣能容12發(fā).45ACP彈,相對于民間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同類手槍來說的確讓人感到很具有“進攻性”。USSOCOM制定的試驗標準非??量?,在進行強度試驗時,使用其中一把Mk23發(fā)射了30,000發(fā)奧林公司的+P彈(膛壓1611巴),同時又發(fā)射了600發(fā)膛壓為2144巴的強裝藥彈。其他試驗如下:
-射擊36,000發(fā)彈的壽命試驗
-化學兼容性試驗
-零件互換性試驗
-華氏+163,4度/-58度的極限溫度試驗
-96小時鹽噴霧試驗
-96小時鹽水噴射試驗
-沙、灰塵、泥水及模擬拍岸浪等可靠性試驗
-1.25米跌落的粗野操作試驗
-精準度試驗
與USP
Mk23與USP很相似,不只是外形,它們的大部分技術和生產工藝都是相同的,例如:已經申請了專利的帶有緩沖裝置能減少30%后座力的復進簧導桿;槍膛鍍鉻的多邊形槍管;含15%玻璃纖維的聚酰胺套筒座;所有金屬部件都有耐腐蝕涂層等等。USP先于Mk23研制,這是因為HK公司為拓展美國手槍市場而開發(fā)的計劃,因此HK公司在研制Mk23時是以USP的初步成果作為基礎的,但當Mk23發(fā)展成熟時,這些技術又拿回去用到USP身上去(Mk23為滿足USSOCOM那些嚴格的標準,使USP在市場上大受好評),所以Mk23與USP其實是一對孿生兄弟。
不過Mk23和USP在結構上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首先Mk23比USP更大更長(當然也更重),而且Mk23露出一段帶螺紋的槍管,便于安裝消聲器(USP戰(zhàn)術型才有同樣的設計);USP的手動保險兼有擊錘解脫桿作用,而Mk23的手動保險和擊錘解脫桿分離為兩個獨立部件;另外Mk23的扳機護圈前方有一個帶螺紋的小孔用于固定LAM;Mk23比USP重50%。
消音器
整個Mk23 SOCOM系統(tǒng)還包括專用的消聲器及LAM。在研制計劃的第1階段時,HK SOCOM所用的消聲器為HK公司研制的矩形消聲器,據HK公司稱,這種矩形設計可以使消聲器的長度縮短,而且不會阻礙瞄準。但到了第2階段就改為現(xiàn)在的圓柱形濕式消聲器,這種消聲器是由位于佛羅里達州沃爾加海灘的KAC公司(Knight's ArmamentCompany)生產,由HK公司銷售,為濕式或干式原理,采用濕式原理時的消聲效率比干式高。雖然KAC的消聲器比HK公司的矩形消聲器長了30mm,但重量減輕了0.21kg,更重要的是KAC的消聲器能滿足海軍要求減少32dB的指標。
這種消聲器有5個消音隔板,在消聲器里注入幾毫升水后效果更佳(即濕式狀態(tài))。注意,該消聲器原本是KAC為柯爾特的SOCOM樣槍所提供的消聲器,USSOCOM沒有采用柯爾特的樣槍,卻接受了KAC設計的這個消聲器,并在第2階段的合同中規(guī)定HK的樣槍必須采用,于是HK公司就放棄了原來的矩形消聲器。不過KAC也對消聲器作了改動,原本在柯爾特的樣槍上是固定在套筒上的一個搭扣裝置上的,現(xiàn)在則改為旋在螺紋槍管上。另外KAC也為SOPMOD M4、MP5-Navy、Beretta 92等等一系列武器提供了相同原理的高效消聲器。
戰(zhàn)術燈及激光瞄準器
在第1階段中的LAM也是HK公司研制的,后來改為ITI公司(Insight TechnologyInc.)研制和生產的LAM,ITI也是USP手槍的UTL的生產商。LAM是專門為夜戰(zhàn)而設計的,可在套筒座下面的槽內滑動,在扳機護圈前用螺釘固定,用1.5V電池供電,防20米水深。第1階段中的LAM有三種光源。第一種是發(fā)出強光的鹵素燈,用于夜間捜索。在鹵素燈前蓋上一塊紅外濾光鏡后只濾出肉眼不可見的紅外光,可以增強被動式夜視鏡的觀察效果,而且不易被敵人察覺,當不使用的時候這塊紅外濾光鏡可以收在LAM的側面,前面的第1階段HK SOCOM樣槍圖片中LAM側面的圓形輪狀物體估計就是這個紅外濾光鏡。第二種是紅色的可視激光,第三種是肉眼不可見的紅外激光,后者也是要通過被動式夜視鏡才能看到瞄準點的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