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地鐵線路從規(guī)劃到建造的歷程
小編有個習慣,那就是
天天刷b站
天天看到廣大地鐵迷自己yy出的地鐵規(guī)劃圖
然后小編就在想,這東西雖然是虛的
但是。。。。。
我想求有些人放正的他的思緒

5號線從安亭到海灣,反正我是想不出來
啥??2號線跑朱家角去了。。。
1號線跑太倉去了。。。。
我不是說他們的想法有問題,我只想說,你們很會暢想未來??????,起碼比我想得來。。

那么今天小編針對這個地鐵規(guī)劃問題和各位介紹一下,地鐵規(guī)劃需要滿足的因素,前期準備工作,實施工作,本文純手打,除了圖片,沒有任何內容從網上復制黏貼。

我們先拿上海地鐵1號線為例。。。
如今的1號線終點站為寶山區(qū)的富錦路站。
但你可能不知道1號線早期有延伸至崇明的說法
最后還是不了了之了。。。
那究竟為什么呢??

這也是地鐵規(guī)劃需要做的第一個準備工作:
前期調研
前期調研主要包括對于目前居民交通出行的調查和周圍交通設施的調查。
說的直白點,就是通過調查了解當地的交通現狀,居民出行是不是真的不方便,周邊公交設施是否齊全等一系列內容,先制定一個前期調研方案。
如果方案可行,進入第二個準備工作:
站點設置
地鐵站點的設置是很有講究的,地鐵設站應滿足以下條件:
1.車站位置應盡量靠近人流密集區(qū),商業(yè)聚集區(qū),周邊配套設施齊全的地區(qū)。(這點應該不難理解????),簡單來說地鐵建造的目的就是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2.車站的設置不應該僅限于當下的情況,更多要未來的發(fā)展,這點什么意思呢????
我們知道一條地鐵線路建造完成之后,其所有的站點都會永久存在,所以別小看某些地方發(fā)展很落后,但說不定其未來會發(fā)展的超乎尋常呢,也就是要考慮到未來發(fā)展。
3.車站位置應盡量在主干道上,尤其是兩條路的交叉口。這點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信廣大地鐵迷自行yy的規(guī)劃圖,都會遵循這個原則。
我們知道城市主干道有一個首要特點,那就是車流量較大,因為主干道是連接兩地的主要道路,每天早晚高峰多多少少有點擁堵。
這也是為什么車站經常設置于主干道上的原因,主要就是為了緩解交通壓力,不難理解吧

4.車站不宜設置于人流過于密集區(qū)。
???
剛剛小編說過,地鐵建設本來就是給周圍居民提供方便的,那么這條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地鐵施工是需要一定空間地域的,周圍環(huán)境過于密集會給地鐵施工帶來很大難度,從而也會給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得不償失。。。
當然除了以上這4個基本因素,地鐵設站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的制約,本人都不介紹了,基本確定好站點位置,就會制定基本的線路走向方案,俗稱規(guī)劃圖,就是我們網上經??吹降牡罔F規(guī)劃圖。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準備工作: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
聽聽名字就知道含義了,前面的調研與初部站點設置其實都是在yy,地鐵規(guī)劃的正式工作才剛剛開始,這也是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步,往往順利的話需要1到2年,不順利的話例如12西延伸的所謂“九新之爭”,就給耽擱了。。。
那么實地考察涉及到哪些工作???
那小編一一給大家道來:
1.周圍環(huán)境考察,旨在于對于地鐵建設及施工會不會對于周圍帶來不利的影響,并且要想方法解決。周圍環(huán)境指方方面面,總之只要是地鐵所經之地,包括居民小區(qū),商務樓宇,路面情況,都在考察范圍之中,涉及范圍極廣。
2.地下情況考察,旨在于對于地鐵所經之地的地下情況進行考察。
好像這么說,大家會有點糊涂,其實直白點說,就是:
地下的情況和你想象中完全不一樣,有各種各樣管道,房屋地基,我們知道一條地鐵隧道絕對不會是平整的,總會有高高低低的起伏,為了就是要避開這些障礙物。尤其是隧道轉彎的時候,有時會不可避免碰觸到建筑物的地基,按照情況需要增加隧道的埋深,尤其是換乘車站。有些時候土壤的性質不佳或松動,會導致地面沉降或塌陷的事故,所以對于地下情況的勘探尤其的重要。
3.綜合情況考察,包括居民的總體意見,地鐵表面上是為政府建造的(因為是政府出錢),但其實是為居民建造的,所以說居民會有各種各樣要求,建議,態(tài)度,都要第一時間聽取。
對站點進行初步選址,劃定區(qū)域。站點設置的因素和周圍環(huán)境和未來發(fā)展都有很大關系,本人在上面都有所介紹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當然除了本人所述的內容,地鐵規(guī)劃的前期內容其實還是很多??傊?,經過一系列的實地考察之后,和之前的方案進行比對,經過一系列的討論,研究,開會,商討,撰寫最終的可行性報告,產生結果。如果這條線路不可行,那直接到此為止了。假設方案可行,對于這條線路而言表面上可以進行施工建造的準備了。
但殊不知這才剛剛走完:75%

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明明這條線路完全可行,可以進行施工建造,各方面指標評估均達標,那為什么還沒結束???????
話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我:施工建造要不要“錢”?
你:當然要
你:這誰不知道??
你:造一條地鐵要多少錢?
我:這是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
你:為什么這么說?
我:那你知道在上海修地鐵平均一公里需要多少錢嗎??
你:我不清楚
我:每一公里平均4--5億元。。。
你:這么厲害的嗎

我:這只是正常的情況下,在施工建造順利的情況下。。。
你:蚌埠住了。。。
我:如果施工難度系數增大的話,每一公里7個億,8個億,甚至10個多億都會出現。
你:那么這和地鐵規(guī)劃好了,但是不建造的問題有關系嗎??
我: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你:什么問題?
我:你日常是不是一個剁手黨
你:算是吧,平常買買東西沒問題的

我:那你買東西前會不會先考慮一下,例如是不是真的需要,或者價格太貴了,或什么的?
你:那肯定會呀?
你:如果太貴的話,我會考慮一下。
我:那我在問你一個問題?

我:如果你是政府,你了解到修建一公里地鐵就要幾個億幾個億往下砸,你的決定是??
你:那我再考慮一下吧。。。
我:那不就清楚了嗎??????

那我們來換算下,若果修建一條地鐵平均需要5個億,地鐵線路長約50km,那需要多少錢?
答案顯然易見:250多億元。
是的,這是一條修建的比較順利的線路所需的資金。顯而易見,不可能每條地鐵都修建的如此順利。。。。

此時的14號線一期工程說了句:大家都讓一下

?14號線一期工程長約39km,但是每公里造價居然高達
15億元??!
總造價高達580.73億元
但是其中的建設本身費用只占到50%
217.26億元÷39km≈5.6億/km(這單位造價其實很正常,就如同我們上面介紹的一樣)
那為什么會出現1km造價15億元的情況呢??
因為另外50%是前期工程費用(其中的征地和拆遷更是占到大頭)
這也是為什么上海市區(qū)再也沒有地鐵的原因了
不是因為市區(qū)建造不了地鐵了
而是那前期征地資金高的有點離譜
這市區(qū)寸土寸金的。。這一塊地皮就能值不少錢。
其實主要是以上這點
如果涉及到動拆遷問題的話,那資金可以高到你難以想象

其實上海已經有許多規(guī)劃完成的地鐵線路,但是一直沒有動工
例如23號線,21號線(其實2年前就規(guī)劃完成了),但是21號線最近剛剛開工
大家要知道一座城市的建設涉及到方方面面,軌道交通建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政府不可能將所有的資金都投入于軌道交通建設中,否則那還得了????

建造地鐵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是一件大事,政府100%是相當的重視,但是有時候抽不出足夠的資金,導致地鐵的修建工作延后了。。。。
當然對于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而言,在資金方面不會存在太多問題,有時候說修建就能修建
但是對于一些小城市而言,剛剛邁出修建地鐵的第一步,因為資金鏈壟斷,導致地鐵修建工作被政府緊急叫停。。。這樣類型的事其實在我國并不罕見。。。

有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后,地鐵的修建工作才算是正式開始:
圈地,圍地,所有的施工設備全部都到位之后,你就會看到新聞里出現了相應的報道,某某線路從今日起正式開始了修建工程。。隨著盾構機的慢慢入地,一條地鐵的修建之路正式宣告開始?。〉诖酥笆悄情L達2年左右的前期研究工作。。
就這樣過去了整整5--6年左右,一條嶄新的地鐵線路總算映入了大家的眼中,家門口總算迎來新地鐵了,記得14號線剛開通的時候,小編試乘了一下,那車頭人多的根本擠不進去。。

結尾
目前上海正在修建的地鐵及市域鐵路:
嘉閔線,機場聯(lián)絡線,崇明線一期,南匯支線,21號線一期,13號線西延伸
足足6條線路同時建設,本人衷心祝愿這6條線路能夠修建順利。
在未來可以看到這6條線路同時通車的新聞報道?。。?/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