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垃圾的與做學問的與歷史》短篇寓言【瑕玉】
六月,校園早晨,一輛滿載垃圾的三輪車向我駛來,有兩袋垃圾掉下了車。收垃圾的沒注意。他經(jīng)過我,在我身后的垃圾桶旁停了下來。
我走回去,告訴他有垃圾掉了。他滿臉笑容,說自己都不知道。我向前去,幫他把掉出的紙與瓶裝回袋中。他也開著三輪車回來,邊收拾,邊問:“小伙子,高幾了?”“高二?!薄澳銈兪裁磿r候搬到高三的教室?”“應該是月底?!薄皶r間也快的,還有一年。”
收拾完,他笑著說:“謝謝你啊。我都不知道它掉了。”
他向西駛,我向東行。
我想起分班前的一個同學。他長得干凈,看著風流倜儻,愛蓮,曾任文學社社長,將來必是個做學問的。后來聽說,他曾竊去幾套實驗器材,賣了一千多塊,只為買手機。
多年后,我著書《德史》,便把那個收垃圾的詳記了下來,一筆帶過那個做學問的,以此對比。面對道德,我是否能問心無愧?而過去與未來的歷史,總會有這么兩類人。
注: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改編,而現(xiàn)實更加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