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文學考研知識點(太康詩風與太康詩人)

考點四、太康詩風中的“太康詩人”
西晉武帝太康前后,文壇呈現(xiàn)繁榮局面。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等。 太康詩風以繁縟為特點,喪失了建安詩歌的那種風力,但在語言的運用上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陸機和潘岳是西晉詩壇的代表,合稱“潘江陸海”。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潘為代表的西晉詩風。他們的特點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擬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進步,并表現(xiàn)出繁縟的詩風。太康詩風繁縟的表現(xiàn):語言由樸素古直趨向華麗藻飾:描寫由簡單趨向繁復;句式由散行趨向駢偶。
①陸機和潘岳
陸、潘二人為了加強詩歌鋪陳排比的描寫功能,將辭賦的句式用于詩歌,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他們詩中山水描寫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寫山水姿態(tài),為謝靈運、謝朓諸人的山水詩起了先導作用。陸、潘發(fā)展了曹植“辭采華茂”的一面,對中國詩歌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對南朝山水詩的發(fā)展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作用。
②左思《詠史》里的“左思風力”
左思詩歌代表作品是《詠史》詩8首,見于《文選》。《詠史》 自班固以來大抵是一詩詠一事,在客觀事實的復述中略見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詠史》錯綜史實,融會古今,連類引喻,“詠古人而已之性情俱見”(出自沈德潛《古詩源》)。左思早年有著強烈的用世之心,自認才高志雄,“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希望有所作為。但是在門閥制度的壓抑下,他始終懷才不遇。在《詠史》詩第2首中,他以“都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的藝術形象,深刻地揭露“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現(xiàn)象:在第7首中他借詠古代賢士的坎坷遭遇,沉痛地指出:“何世無奇才, 遺之在草澤?!睂Χ髿⑷瞬诺暮诎惮F(xiàn)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其筆鋒之尖銳,在兩晉南北朝是不多見的?!对伿贰吩娺€借詠古人,闡明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志向,聲稱:“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彼粤捍u論家鐘嶸在《詩品》中說左思“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形容陶淵明有“左思鳳力”,也說明了左思詩歌的風骨剛健,有建安遺風。
明清之際王夫之曾在《古詩選評》中說:“三國之降為西晉, 文體大壞,古度古心,不絕于來茲者,非泰沖其焉歸?”左思《詠史》詩的這種風格被鐘嶸稱為“左思風力”?!白笏硷L力”曾對陶淵明產生過影響。左思所創(chuàng)造的“澗底松”這一藝術形象也被南朝范云、初唐王勃借用來抒發(fā)懷才不遇的苦悶。
③張協(xié)
張協(xié)與其兄張載、其弟張亢,都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時稱“三張”。鐘嶸在《詩品》序中將“三張”與“二陸(陸機、陸云)”“兩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并提;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并將張協(xié)的詩定為上品,評道:“晉黃門郎張協(xié), 其源出于王梁。文體華凈,少病累。又巧構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沖。風流調達,實曠代之高手。”
④郭璞《游仙詩》
郭璞一生的詩文著作多達百卷以上,數(shù)十萬言,《晉書.郭璞傳》 稱“詞賦為中興之冠”。其作品雖多涉及玄理,然詞采絢麗,境界擴大,坎壈詠懷,與當時玄言詩絕不相同,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xiàn)憂生避禍的心情。其中以《游仙詩》為主要代表,現(xiàn)僅存14首, 是中國游仙詩體的鼻祖。他的游仙詩借游仙以詠懷,有一定的現(xiàn)實內容。如第一首說,“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 未若托蓬菜”,表示了對朱門的輕蔑與否定。第五首說,“清源無增瀾, 安得運吞舟。圭章雖特達。明月難暗投”,表現(xiàn)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概。《詩品》說他的請“彪炳可玩” 。正是指出了這種特色,不過《游仙詩》的主旨畢竟在歌詠高蹈盛世,所以消極性仍是很大的。《詩品》稱其“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文心雕龍》亦稱“景純艷逸, 足冠中興,《郊賦》 既穆穆以大觀,《仙詩》亦敘飄而凌云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