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出版:審稿過程中學術不端行為應對策略

學術期刊的出版中,審稿人故意拖延、提交不客觀的審稿意見、使用作者的觀點等不端行為時有發(fā)生。針對此,給出一些應對措施。
?
一、編輯做好初審和相關配合工作。
為了將稿件送給恰當?shù)膶徃迦嗽u議,編輯初審中:
1)剔除期刊報道范圍之外或不符合期刊基本要求的稿件;
2)要充分利用學術不端檢測系統(tǒng),盡可能地剔除含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稿件;
3)對語言表達(特別是英文稿)或格式非常差的稿件進行剔除或仔細加工,以免影響審稿人的情緒而導致評議結果出現(xiàn)偏差;
4)確保發(fā)送給審稿人的提醒信息是有禮貌的。
?
二、選擇恰當?shù)膶徃迦?/strong>
1)盡可能地選擇本學科領域的“小同行”專家審稿。一般合適的審稿人應該是在所審稿件涉及的研究領域有多篇論文發(fā)表,特別是近期仍有這個方向的論文發(fā)表,這樣可確保審稿人專業(yè)對口。
2)選定審稿人后要先與其溝通。如:該論文領域是否與審稿人的研究方向或興趣一致;審稿人是否有時間、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審稿人目前是否負擔太重等。
3)選態(tài)度認真負責、評價公正、有實力但名氣不高的學者擔任審稿人。這樣稿件不會聚集到某些知名專家手中,可提高挑選審稿人的成功率,保證審稿程序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
三、應盡量避免下述幾種審稿人
1)評判差別不大,如幾乎所有的論文均“不宜發(fā)表”、“可以發(fā)表”或“修改后發(fā)表”;
2)審稿時間太長,幾乎每次都嚴重超過期限,或是干脆不返回審閱意見;
3)提供的意見往往是粗略的或不適當?shù)?
4)與作者是同一機構,或是作者在其他機構的合作者或曾經的共同作者;
5)有過學術不端行為或審稿不端行為的。
?
四、加強對審稿人的道德教育及培訓
1)加強審稿人道德風范與誠信制度建設。要求審稿人在稿件評判過程中對文不對人,客觀、公正地評議稿件。
2)通過多種渠道向審稿人積極宣傳刊物,以便審稿人知道本期刊的特色、特點、定位及學術水平,消除其對期刊信息不了解的現(xiàn)象,從而有針對性地給出評議意見。
3)提供關于如何進行評議的指導建議或審稿人指南,對一些特殊的稿件,可提出明確的審稿要求。
4)要與審稿人及時溝通,盡量避免出現(xiàn)審稿不端行為。
?
五、公開審稿人姓名
在發(fā)表的論文末端注明審稿專家姓名和職稱,以加強審稿質量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預防某些審稿不端行為。
?
六、給審稿人拒審的權利
在委托審稿人審稿時,讓審稿人可以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選擇拒審。同時,可列出常見的幾種原因,如出國、休假等,供審稿人選擇,以便及時在審稿人數(shù)據庫中予以記錄,也可節(jié)省專家用于反饋信息的時間。
?
七、設計合理的審稿單
審稿單是專家給出稿件評判意見的平臺。審稿單設計科學與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審稿質量的好壞。針對各學科、各類型論文的特點,設計出各具特色的審稿單
?
八、適當采用激勵措施
對特別優(yōu)秀的審稿人進行激勵,如寄送榮譽證書、提高審稿酬金、贈送樣刊、減免其所投論文的相關費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刊登其推薦的論文等。
論文查重降重綜合平臺:checkvvip.com?
(checkvvip論文查重系統(tǒng)有萬方、維普、源文鑒、Turnitin、iThenticate、早降重等十多個系統(tǒng),官方授權,權威檢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