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茶幫帶你了解一下茶文化的四大層次
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唐朝人在中秋佳節(jié)就會煮一種團茶,隨著后世的發(fā)展,茶也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在這個過程中也滋生了一種職業(yè)“茶藝師”,他們高出一些非專業(yè)人士的地方不僅在于他們對茶的了解,還在于茶精神文化的了解。

如果從科學的文化學體系方面做一個解答就是兩個體系,一個是技術體系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另一個是價值體系,指人類在加工自然的過程中形成規(guī)范、精神、人格、主觀的東西,因此用文化學的角度來詮釋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
物態(tài)文化即人們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通俗來說就是有關茶葉的栽培、采摘、加工、保存等,也包括有關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桌椅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

制度文化即人們在生產茶葉和消費時形成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例如說在古代王朝中所設置的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商人在指定地點進行茶葉交易,設置茶馬司管控對外出口。
行文文化即人們在茶葉生產消費過程中約定成俗的行為模式,通常以茶禮、茶藝等形式表達,像大家所熟悉的“茶倒七分”、“茶壺不向客”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甚至說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之間都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和茶藝流程。
心態(tài)文化即人們在應用茶葉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理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例如大家在沖泡茶葉時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還有反映茶藝、品茶的文藝作品。將飲茶和人生文化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茶道、茶德。

好了,相信經過上面的內容大家對于茶文化的四大層次已經有一個了解了,如果大家在茶領域還有其他不懂的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小編將竭誠解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