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聊聊最新款iPhone 13系列搭載三種規(guī)格的A15
iPhone13 AnandTech的詳細測試結(jié)果現(xiàn)在肯定是沒出來的,不過蠻有意思的,這回A15出現(xiàn)了3種規(guī)格,剛好借著這3種規(guī)格,信馬由韁地聊一聊
?
1、很多人了解的,屏蔽了1個GPU核心的A15,搭載于iPhone13/Mini
2、很多人不了解的,超大核主頻2.93GHz的A15,搭載于iPad Mini 6
3、超大核主頻3.23GHz,5個GPU核心的完整A15搭載于iPhone13 Pro/Max
?
完整版A15 CPU單核提升10%(繃不住,這是3.23GHz的成績,超頻超出來的),多核提升18%
?
CPU架構(gòu)完全沒變化。
?
我為什么知道呢?因為剛好有一個合適的參考對象——M1,3.20GHz,GeekBench 5單核成績不能說完全一致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
GPU提升55%,嗯,這很好。
如果這是同樣4核對比得出的數(shù)據(jù)就更好了,可惜不是。同樣的4核提升只有30%
?
所以我想說什么,可以猜到
順帶一提,有很多人認為庫克這波刀法很準,是為了降低成本。當然,這是有道理的,為了降低成本而把做壞的核心屏蔽掉,當?shù)投税姹举u的情況并不鮮見,也并非蘋果首創(chuàng)。
但……還有更接近合理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推測嗎?
有。
?
TSMC N5P的良率遠低于預(yù)期,非常低。
要知道TSMC N5首發(fā),華為麒麟9000那是可以堆到G78 MC24,完全拉滿,面積大得多。
當然,正兒八經(jīng)比肯定不能這么比,畢竟N5P又提升了密度,而且A15 GPU單核心面積不是辣雞Mali-G78可比的。但麒麟9000這個N5 G78MC24用來說明這個問題是足夠了的。(歡迎等A15 Die-Shot圖出了之后來打我的臉,不過這個概率很?。?/p>
?
現(xiàn)在話題回到A15,知道5核就開始屏蔽是什么概念了吧(防杠:和Android陣營旗艦芯比還是一騎絕塵,不止GPU,全方位的 只能說移動端對手太垃,輕松亂殺)
另外,蘋果這個節(jié)奏有沒有讓你覺得很熟悉。
對,有點英特爾的“Tick-Tock”那味了。
?
目前來說這只是一個前兆,但蘋果和臺積電兩大行業(yè)領(lǐng)跑者釋放的信號是如此的明確。(蘋果——連續(xù)兩代小幅提升的A系列處理器 臺積電——N3的數(shù)次延期和N5P低得離譜的良率)
隨著制程紅利的進一步衰減,超低功耗處理器的好日子確實到頭了。(碰上3nm+大的架構(gòu)更新,或許還能再嗨一次,不過,估計也是最后的狂歡了。不影響我上述的基本判斷。)
再扯遠點。
?
為什么從今年開始,Android平板又“復(fù)活”了?各大廠再次入場,重新布局?
?
?
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說后疫情時代,暴漲的遠程會議、在線教育、影音娛樂需求;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固定,各家生態(tài)卻還有一定的增長和完善體系的空間,平板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
?
然而,有了上面的鋪墊我們可以以另一種不同的視角來切入這個問題。
?
驍龍888/+的實際情況,幾個大廠肯定是很早就知道的(PPT尬吹還得吹)。這SoC基本就是靠猛堆散熱拉回到勉強可用的狀態(tài),要是和iPhone同款散熱,那根本就毫無體驗,沒法用了。
?
曾經(jīng)的驍龍810和驍龍S820就是完全沒法用的代表,驍龍888/+叫勉強能用。但驍龍888/+放在平板上的表現(xiàn)甚至可以說還不錯。相較于目前相機優(yōu)先級高,重量和體積限制嚴格,對功耗極為敏感的智能手機,散熱堆點料就能達到10W級甚至12W級的平板壓驍龍888/+還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
Android中高端平板的功能性并沒有發(fā)生太大改變。
?
但在多設(shè)備聯(lián)動成趨勢,超低功耗處理器性能提升遇瓶頸,智能手機的相機優(yōu)先級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性能釋放穩(wěn)定的平板在保持一定便攜性的同時,憑借更好的重負載表現(xiàn)和影音娛樂輕辦公體驗,起著隱性延長手機續(xù)航的作用。在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沉寂后,反倒是在如今找到了更為明確的市場定位和存在價值(沒以前談的那么虛)。
?
冷信息:13 Pro Max 238克 iPad Mini 6 293克
?
最后再來個問題:你對未來Mac和Windows PC有何期望?覺得Windows PC和Mac市場格局會有著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