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火了!天目山發(fā)現全球新物種白蓋雞油菌,菌體油膩、肉質堅實
如果說起蘑菇,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云南省了,畢竟各類蘑菇都是當地小伙們的最愛了,而還有一個省同樣不落下風,那就是浙江省了!
根據10月8號最新消息,在浙江天目山,再次發(fā)現全球新物種——白蓋雞油菌,刷新多項紀錄。

之所以說是又一次發(fā)現,是因為在今年的9月20號,剛剛在浙江舟山發(fā)現了全球新物種普陀條包牛肝菌,菌體顏色特殊,引發(fā)國內外關注。
這一次是由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在天目山開山老殿附近發(fā)現的,一開始還不太確定,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和比對,確定此前國內外沒有該物種的記錄,在近日宣布為全球新物種。

并在第一時間將成功發(fā)布在國際期刊微生物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面,消息公布到網上之后,迅速引發(fā)網友們的討論,紛紛表示浙江也太火了,到底還潛藏著多少全球新物種呢?
專家表示,這一次發(fā)現的白蓋雞油菌,意義非常重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這種菌非常特殊,菌蓋表面光滑,稍微油膩,這和一般我們所認知的真菌存在差別,因為乍一聽描述,還以為是“一塊肥肉”。
引用研究所的具體描述就是:
白蓋雞油菌擔子果非常小至小型。菌蓋表面光滑,稍微油膩,奶油白色至灰白色,中部凹陷,邊緣不規(guī)則強烈彎曲,呈波浪狀;菌肉黃白色,且受傷不會變色。
菌柄近圓柱形,幼時菌柄實心,老后逐漸變?yōu)榭招?,且菌柄基部較為彎曲;表面干燥,黃白色至淺奶油色。

2、該菌體肉質堅實,可氣味卻不明顯,所以很可能野生動物一經發(fā)現會直接食用。當然了,具體的特性,專家仔細研究整理之后會進行公布。
3、由于其為貨真價實的新物種發(fā)現,因此對于天目山生態(tài)保護和生物進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天目山之前就有諸多的動植物存在記錄,如今進一步豐富其目錄,使得該地對于外界的吸引力更甚,澳大利亞的植物學專家在這次的期刊下留言表示,有機會一定會來天目山考察一番。

天目山的相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在該地區(qū)不斷發(fā)現新物種,說明對于天目山的生態(tài)保護,取得了預想中的效果,隨著新物種發(fā)現得越多,需要采取的針對性保護措施也必須到位。
他表示,歡迎大家前去天目山旅游觀賞,但是切忌私自采摘和破壞當地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