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音樂實驗室非正式樂評節(jié)目《聽眾》第17期毛不易《看得最遠的地方》
叮咚~你訂閱的關于歌手毛不易《看得最遠的地方》,樂評已經(jīng)到了,請注意查收。
如果說生命是一幅畫,那么時間則是調色盤,渲染著人生;如果說生命是一匹快馬,那么時間則是一塊綠地,承載著人生;如果說生命是一塊綠地,那么時間則是一場春雨,滋潤著人生。
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艷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fā)才是大海的壯觀。
我們可以選擇看最遠的地方;“珍惜你的低谷,你會看到很多真相,時間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低谷期的苦難,就是為了積攢力量,哪怕是裂縫里透出的光,也要牢牢抓住,然后生出向死而生的勇氣?!?/p>
歡迎收看極簡音樂實驗室非正式樂評節(jié)目《聽眾》第17期樂評:毛不易《看得最遠的地方》。

毛不易,他非常擅長唱出把歌詞唱的有深度,有溫度。他在唱歌時,他的聲音很低沉,很有磁性,就像大提琴發(fā)出的那種聲音一樣。
毛不易的歌詞也寫得很好,歌詞充滿著對世界和生活的感嘆,我想這也就是他選擇翻唱“張韶涵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的原因吧。
毛不易的聲音總感覺充斥著柔軟,讓聽眾不自覺地產(chǎn)生了同情心,也容易使聽者把自己帶入進歌里,聽毛不易唱歌總有種歲月安好,現(xiàn)世安穩(wěn)的踏實溫暖感受。
曾經(jīng)以為我們這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才華和情感的枯竭,聽完毛不易的歌才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是有自己的情感和才華的,只是能表達的太少了,而有能力去表達的人,多數(shù)不屑于了解你我這樣平民的喜怒哀樂。
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原唱是張韶涵,由姚若龍作詞,陳小霞作曲,Mac Chew編曲,毛不易翻唱發(fā)行于2022年6月6日,收錄于專輯《月光,背影與?!分?。

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給我的第一聽感是;追求幸福,陪伴親情,守候愛情,接受平凡,勵志追夢,自由灑脫,它又不僅僅只是抒情曲。
毛不易,他對世界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可以用一種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些東西。他的心境與別的歌手完全不同,這讓人無法忽略他的魅力。
聽了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我想你也會像我一樣去思考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也許不會像我一樣甘于平凡。
正如,有人說幸福是在家數(shù)著鈔票,享受著高標準的物質生活;有人說幸福是幫助殘疾人,使人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有人說幸福是天天睡懶覺,感受著舒適的家的感覺。我認為幸福是享受著父母的親情,如同一把吉它,越到情深處,越能夠撥動你的心弦。
每個人都想盡力過得好,開心一點,無憂無慮一點,單純一點。無所謂溫柔也無所謂倔強,一個人呆著時,聽點音樂打發(fā)一下時間,悠揚的旋律緩緩圍繞自己,投入整個身心去感受去體會音樂里的世界。靜靜的感受自己的世界,與朋友聚在一起時,跟著大家伙起哄熱鬧叫囂,仿佛生命就在于這樣瘋狂的折騰,樂此不疲。

對于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加個關注、點個贊、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