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女兒38歲,未婚、無兒無女……
今天是情人節(jié),是歌頌愛情的日子。
就在前一天,這條新聞卻不合適宜地沖上了熱榜。是的,中國的女性,這個被視為“能頂半邊天”的群體,選擇終身不結(jié)婚、不生子的比例正在以難以令人置信的速度上升。
聯(lián)想到我之前寫的一篇有關(guān)我國人口的下降趨勢,形勢真的不容樂觀。
統(tǒng)計局:我國去年人口減少85萬!年輕人真能“不婚不育保平安”嗎?
2020年中國女性的終身無孩率已經(jīng)達(dá)到了10%。人類社會繁衍萬年,結(jié)婚生子、瓜熟蒂落這樣自然而然的過程,在現(xiàn)代社會反倒越來越成了奢侈品了。我身邊近些年來,也有不少人成為丁克一族,有些人是因為身體原因,但更多人卻是主動選擇不要孩子。
作為一個在國家政策毫無激勵時就一口氣生了兩個娃的中年婦女,我卻比較能理解這后一部分姐妹。有時候與她們聊天,我能感覺到她們內(nèi)心的糾結(jié)與痛苦,雖然對她們生活中散發(fā)出來的自由與灑脫,我心里其實羨慕不已。
有人曾經(jīng)問我,如果時光倒退到十年,我還會選擇結(jié)婚生子嘛?我思索再三,可能我的答案依然是肯定的。不是因為我傳統(tǒng),也不是因為我現(xiàn)在的婚姻生活還比較正常,而是因為:我們80后,是最后一代愿意聽父母話的孩子了!
50、60、70后這一批人沒得選擇只能聽話。所以他們不糾結(jié),該結(jié)婚時結(jié)婚,該生孩子生孩子,但最近的兩代人——90后、00后——可就大不一樣了。前一段時間冒出了一個觀點:90后、00后是這個時代最正常的人類,他們獨立、自信、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甚至前一段時間還曾有00后整頓職場這一說,倒是把這群年輕人樹立成了獨立自主的典范。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這群卡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的80后才最為糾結(jié),我們注定需要在維護(hù)父母權(quán)威與自身獨立之間左右徘徊。
如果有這么一個選擇不結(jié)婚、不生孩子的女兒,眼看她的年齡越來越大,老父親老母親們頭發(fā)都能一夜急白。
在老一輩人眼里結(jié)婚生子這么簡單的事,怎么偏偏到她們這里就變得像燙手的山芋,避之唯恐不及呢?
父母很難理解他們30多、40多歲的女兒,究竟為什么不結(jié)婚。
明明她們只有15、16歲的時候,就急著談戀愛呀!隔三差五總能從她的書包里翻出隔壁班毛頭小子們送的情書、零食……有些父母親視早戀如洪水猛獸,恨不得把女兒關(guān)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好。可是這群少女,半夜翻墻都要出去玩……
20多歲的時候好不容易上了大學(xué),家長更是不淡定了,因為聽說大學(xué)城里生意最好的就是旅館……
一晃女兒們畢業(yè)了,這時候還是如花的年紀(jì),家里親戚不時有人打聽女兒的終身大事,一開始父母說:不著急,還早呢!讓她自己談,可是時光就那么一晃而過,無論你明里還是暗里問她,她卻什么也不跟你說。
眼看著她一步步走到了26、28、30、32……父母終于急了,開始拜托一切能拜托的親戚朋友給女兒張羅親事??膳畠哼@個時候遠(yuǎn)在大城市闖蕩,一年才回來一次,好不容易聽說隔壁有個條件不錯的,死活催出去相親,她卻連露臉都嫌麻煩。
再后來,父母親想從女兒的朋友圈里查看她有沒有在談戀愛的蛛絲馬跡,只可惜女兒的朋友圈總是不更新(其實是被屏蔽了)。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了,每年過年父母都要因為這件事而和女兒展開一場大戰(zhàn)。
爸媽想不通,小時候姑娘還挺招人喜歡的。一轉(zhuǎn)眼大了后,連個男人都找不到呢?她不許爸媽過問,問就是沒有,再問就炸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也不再給孩子介紹了,因為她對七大姑八大姨一點好臉色都沒有……憑什么人家要熱臉貼冷屁股呢?
罵也罵了,吵也吵了,有時候恨不得打幾個巴掌,可女兒似乎鐵了心不想結(jié)婚了,更別提生孩子了。
最后這個女兒邁過了35歲大關(guān),父母親近乎絕望了。,而她也幾乎不回家過年了,即使回家過年,氣氛也一年不如一年……有一天,她發(fā)了個朋友圈:這一輩子就這樣,挺好。
有人說,生育是大自然賦予雌性的一項特權(quán)。動物界,我們鮮見雌性動物不生后代的,有些甚至一生生一窩。但也許只有人類女性在考慮生育這件事情的時候,會左右為難,權(quán)衡利弊。
不生孩子,是很多女性的主動選擇,但這個主動選擇的背后,其實有太多被動因素。
父母親如果覺得,女兒選擇不結(jié)婚生子,就是不聽話,就是想跟父母對著干,那就大錯特錯了。
無論父母親把婚姻描繪得多么美好,把生孩子刻畫得多么神圣,把無兒無女無老伴的晚年描述得多么凄涼,但她就是不為所動。
她們不愿意結(jié)婚生子的背后,就是因為她覺得,這兩項貌似特權(quán)的東西不僅不會給她帶來任何好處,甚至于覺得婚姻和孩子會毀掉她的一生。
可諷刺的是,她有這樣的想法,是她成長過程中接收了太多有關(guān)婚姻的負(fù)面信息的結(jié)果:她的父母自己的婚姻,往往就是一出男渣女怨的大戲。
現(xiàn)在,她的父親母親為了她的終身大事愁得一夜白頭,然而,他們根本不知道讓女兒恐懼婚姻和生子的那個罪魁禍?zhǔn)?,恰恰就是他們自己?/p>
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就見慣了爸爸一喝醉就打罵媽媽,她看到過無數(shù)次媽媽臉上帶傷、抽泣著給她和弟弟妹妹們洗衣做飯;
可能是因為她在6歲那年撞到了爸爸跟另一個女人調(diào)情,然后接下來的幾年里,家里無數(shù)次上演著三個人的雞飛狗跳;
可能是因為她看到媽媽每年過年的時候,一個人在廚房里忙里忙外,而那個叫丈夫的男人只顧著抽煙、喝酒、賭博、打牌、夜不歸宿;
有可能是她看出來,男人在家里永遠(yuǎn)是大爺,媽媽永遠(yuǎn)只能被使喚,她對這種不對等的關(guān)系深惡痛絕……
更有可能是爸爸媽媽只顧著給弟弟買玩具,而她想要一本新書,都會換來一頓奚落和毒打,于是她從小就知道不被愛、被忽視的感覺有多么痛苦,她不想把這種痛苦帶給她的孩子……
她小時候觀察到最多的,恰好就是父親那糟糕的婚姻模樣,她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女人在婚姻里不用挨打、不用忍氣吞聲、不用在生孩子的時候被丈夫使喚,她也想象不到原來這世界上真有男人愿意做飯、愿意下班后就回家陪孩子寫作業(yè)、愿意一生只愛一個人……
即使她看到了,她也覺得這樣的好事不會發(fā)生在她的身上,畢竟,她在20多歲時曾經(jīng)擁有過的幾段愛情里遇到的那幾個男生,都很像父親的翻版。
她能怎么辦呢?畢竟她花了這么多年,才學(xué)會了愛自己。
她那么優(yōu)秀了。她獨自在大城市打拼,過著光鮮的生活,她不結(jié)婚、不生子,因此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事業(yè)當(dāng)中。于是,她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并且還突破層層玻璃天花板,爬到了公司里的中高層位置。但是,越往上,她遇到的男人就越不是她喜歡的樣子,他們同樣也不能欣賞她。
她不是對愛情和婚姻、孩子沒有渴望,看到大街上小情侶們手牽著手耳語呢喃,她也會感到孤獨;看到一家三口、四口在公園的草地上放風(fēng)箏,她會想到年輕時候的戀人,想著要是當(dāng)時沒有分手,不知道現(xiàn)在會不會也能這樣……
但那只是一瞬間。很快,她就讓自己不要瞎想。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擁有這樣的幸福,她對婚姻依然充滿不安,最后,她選擇不去以身犯險。
看到這個新聞之后,我?guī)缀鯒l件條射式地想到了知乎上的一個提問:這個問題被查看了千萬次。
最高贊是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描述自己孤獨心態(tài)的回答,只是可能是引發(fā)的動靜太大,答主自己刪了,但依然有好事者截圖保存了。
那么,不結(jié)婚不生娃會怎樣呢?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答案。就像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生了一個、兩個甚至三個孩子,將來會以怎樣的方式死去一樣。
如果女兒真的不愿意結(jié)婚生子?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可能根本沒有什么辦法。在這個新聞里面,有網(wǎng)友略帶調(diào)侃地評論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
或許,相信并且接受“沒有婚姻和孩子的女兒,也能享?!保褪俏ㄒ荒茏龅陌?!
關(guān)注公眾號[積極微習(xí)慣],分享積極心理學(xué)+微習(xí)慣,讓你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