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我越是成長,越發(fā)現(xiàn)善惡是一體的,越發(fā)現(xiàn)金錢是稱量的天平,越發(fā)現(xiàn)戰(zhàn)斗是不可避免的悲劇,越發(fā)現(xiàn),我這一輩子都應該為了探索世界,為了接近神而生活。
神,是存在的。
因為世界的一切都按照人腦海中想象的虛擬規(guī)則——物理規(guī)則運行;人類想象的那個虛擬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不是人類具有靈性,而是萬物都具有靈性;萬物被想象的規(guī)則約束,忠實地執(zhí)行著虛幻的規(guī)則。
現(xiàn)實中不存在無窮,可無窮卻真實存在于虛擬世界,而虛擬世界亦是真實的。
我會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戰(zhàn),為了眼中看到、心靈中感受到的奇妙世界而戰(zhàn)。
我大概一輩子都會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它的優(yōu)雅勝過一切。
————————————————————————————————————————
我大概是一個善良的人,可能或許比大多數(shù)人都善良。
可是我現(xiàn)在越發(fā)意識到,善良不是一件可以值得稱頌的事。
善良、愛是一個詛咒。
從小被教育當一個好人與從小被教育當一個壞人,只在組織能力上有所不同,只在能力上有所不同,它不是正義的。
被教育當一個好人,它不是正義的。
我將一切徐徐說來,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陌生的友人。
因為我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這個冷酷的世界。
我是個很大膽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我就嘗試逃離束縛我的規(guī)則。
我從無趣的幼兒園逃離了。
外面的房子很高,壓抑感像是進入宏偉的教堂,進入其中就像在斥責我身為人的渺小。
外面的路很長,長得像是被迷霧籠罩的森林,無數(shù)的可能在我面前延伸。
無數(shù)的可能在我面前延伸,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是自由的。
我是自由的,我盡可以以我的自由意志驅(qū)動,走我自己的道路。
但這樣的道路是走不遠的,只有接受現(xiàn)實的束縛,認清現(xiàn)實的規(guī)則,利用現(xiàn)實的規(guī)則,我才能更加自由。
見過再多的山,見過再多的水,見過再多的人,都毫無意義。
它們是先輩探索世界的方法,但不是我們探索世界的方法。
探索世界是每個人本能的欲望,但是世界的廣闊不允許我們什么都去親身體驗。
身為孩童的我,去探索了世界,最終發(fā)現(xiàn)以自由意志,只能探索一個彈丸之地。
探索世界的真正的方法是——以有限的邏輯,推測出無窮的可能。
——————————————————————————————————————
那些喜歡旅游的,喜歡交朋友的人,對我而言不過是稚嫩的幼童。
他們的心靈沒有跟隨能力增長。
他們沒有體會過以幼童的能力所能探索的有限的范圍,于是以現(xiàn)在強大的能力探索根本不可能窮盡的風景。強大的能力對于他們而言是一場災難。因為能力過于強大,而使他們有限的生命長度,根本難以企及他們能力的范圍邊界。
他們在體會他們的能力邊界,卻不知道他們廣闊的能力邊界,對于世界而言,亦是彈丸之地。
他們不知道,即使僅僅處于彈丸之地,也能夠探索到無限的風景,這風景遠超現(xiàn)實。
虛擬,遠超現(xiàn)實。
真正的自由是虛擬世界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虛擬世界盡情幻想如何利用現(xiàn)實規(guī)則抵達目的地的自由。
我盡可以幻想我去了哪些地方,會經(jīng)歷什么事,當一切會在腦海中清晰地顯示,我也就失去了在現(xiàn)實中去實現(xiàn)的動力。
—————————————————————————————————————————
在幼兒園,我還曾經(jīng)嘲笑一個患皮膚病的同學,他狠狠地反擊了我,露出猙獰的表情,做出反擊的動作。
我仍記得我的恐懼,僅僅只是因為我說出了現(xiàn)實。
說出現(xiàn)實也會遭到兇狠的報復。
這不過是人間斗爭的渺小部分,我無需贅述。
—————————————————————————————————————————
我記得我小時候很喜歡一個發(fā)條老鼠的玩具。
我在橋上,手上捏著它靜靜地望著奔流的河水,河水奔流不止,我便放開拿著玩具的手。
阿姨過來兇狠地說我不懂事,怎么能拋棄喜歡的事物。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會拋棄喜歡事物的人。
我從來不覺得我會受到所謂的正反饋規(guī)訓的人。
而人實際上,也不是單純的正反饋就能滿足的人。
人是復雜的、奇妙的、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性的、自毀性的,能夠從負反饋汲取力量的。
————————————————————————————————————————
我之所以覺得我是個善良的人,大概是這件事。
我早上起來上學,感覺好累,而我爸卻同樣早起還給我買早餐,我想他一定很辛苦吧。于是我意識到金錢應該盡量節(jié)省。
因為我不能接受他辛勤的幫助,卻浪費他的幫助。
他的愛對我而言是沉重的負擔,我無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愛。我不覺得我有什么資格接受愛意,我總會不可避免地幻想他為了給我買早餐,而感受到的心情的疲憊。
告訴我,人到底是怎么認識這個世界的?
僅憑眼看耳聽嗎?
不,人類真正感受世界的工具是心靈。
因為我覺得早起是很累的事,所以我無法避免地用自己的心理,去認為對方的心理與自己是一樣的。
一個很懶惰的人,覺得工作幸苦的人,會無法避免地認為其他人的想法與自己是一樣的。
一個勤奮的人,也會認為勤奮工作是理所當然的。
在人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感受的不同會導致腦海中認識到的虛擬世界完全不同。
因為我很懶,所以我覺得一切對我好的行為,都是克服困難而來之不易的寶貴事物。
而假如一個人很勤奮,那么他是否會認為他人的付出不過是輕而易舉呢?
人與人的差距之所以看起來比人和狗的差距還大,
因為個人眼中的對真實世界的幻象,
由于心靈體驗的不同,而完全不同。
而因為我對金錢的過度重視,我曾在年幼的時候進行了偷竊的行為,我覺得這是我的善良。因為我爸從來沒有缺少對我物質(zhì)上的支持。
——————————————————————————————————————
我曾經(jīng)渴望過報復世界,我為了完成這個目的而活。
但傷害一個人,他空缺的位置上的資源,就會被另一個人獲得,這不是善良嗎?
假如全心全意地愛一個人,為了帶給她資源而辛勤地勞作,另一個人的資源就會減少,這不是邪惡嗎?
假如做慈善救濟窮人,世上的資源就減少了,不該活的人活了下來,他們可能還要繼續(xù)生養(yǎng)他們的子嗣,這不是矛盾的開端嗎?
故而,世界是殘酷的。所有美好的德行都是為了符合自然的規(guī)律,在冰冷的物理法則下存在而結出的惡之花。
明白善惡是一件事物的兩面,是認清世界殘酷運行邏輯的一環(huán)。
我們受到現(xiàn)實的束縛,就應該更加冷靜地思考現(xiàn)實到底是什么。只有認清規(guī)律,才能自由地生活,因為我們的思想天生是自由的,肉體時刻受到現(xiàn)實的約束。
這是個人對世界的爭斗,所以我們雖然沒有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也會實質(zhì)上傷害他人。
就像一個勤奮的人會實質(zhì)上傷害另一個懶惰的人,一個分享知識的人會實質(zhì)上傷害一個不能接受知識的人。一個人的出生就是環(huán)境資源的減少,這是可能是惡的;一個人被消滅環(huán)境資源就會增加,這可能是善的。
人間的善惡標準如果放到更高緯度,可能結果恰恰相反。
————————————————————————————————————————
我不是個喜歡交流的人,交流本就不符合常理,我們生來一無所知,從他人那里獲取才是常態(tài)。
我喜歡市場,而直到最近我才認清一個事實,女人比男人更受歡迎。
總有男人忍不住心中的愛意而對女人示好,女人的市場價值就提升了,那么男人給女人花錢是一件理所應當?shù)氖隆?/p>
我一直以為人人平等,但不過是一個笑話。
人平等的只有自由這一件事物而已。
說到底,人與人不過相互征伐。有深情的人愿意付出,這對接受的人是愛,而對他人是惡,故而背上罵名。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事物雖有新意,但到底無趣。
—————————————————————————————————————————
我曾有過刻骨銘心的恨,但那種恨沒有可以復仇的對象。
那是夢幻的泡沫的破碎,就像蓋茨比想象的愛情的破碎。
是因為我的妄想,才導致了我的痛苦。
是因為我隨意的妄想這個世界,卻結果發(fā)現(xiàn)世界有它冰冷而堅硬的秩序,這才導致了我的痛苦。
我愛上了這種痛苦,它讓我發(fā)現(xiàn),在善惡的終點,善惡從來不重要。
現(xiàn)實的規(guī)則擊敗我臆想的規(guī)則,于是我像是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
—————————————————————————————————————————
如果人生真的具有意義,那么在紛亂的歷史中,唯一有意義的就像是西西弗斯在推動的石頭,雖然一到山頂就會落下,但它的推動就是人類戲弄眾神的豐碑。
我們使用的科技,就是在使用神的權能,故而我們?nèi)绱藦姶?。強大的從來不是人,而是神靈。
從事物中總結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卻可以適用萬物。就像萬物歸一,然后一生萬物。
我侍奉萬物歸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