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剃須,然后撿到女高中生》——日 式 碰 瓷 鬧 劇,作者無責任心

開頭先說一件事,以下基本是我主觀意見,指望我客觀說點好話的,現(xiàn)在就可以左上角或者右上角了。
順帶,附有大量外來資料,講述一下現(xiàn)實的神待和《剃須》的沙優(yōu)到底差多遠。
首先,談一下沙優(yōu)的來歷。

作者在后記里寫的很清楚了:
上洗手間時臨時想出來的。
當然我們不知道他在洗手間里干了什么?以至于會想出這種設定的女主。
開端草率……這是作者自己說的,不是我瞎編。
? ? ?
其實沙優(yōu)是神待這件事,本不足以被稱為雷點。
關注社會特殊人群,不是壞事。一個日輕作者想通過文字方式揭露社會現(xiàn)象,希望民眾關注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值得提倡。
但問題是,沙優(yōu)作為《剃須》中的“神待”,與現(xiàn)實中的日本神待相比,其真實性過低。其反映現(xiàn)實的可靠性引起懷疑。
我們先看看現(xiàn)實的家出少女(這包括了神待),如果真的需要求助,應該做什么。
日本有新聞報道如何妥善處理家出者的案例。
該案例講,某雷雨天,大學生森田看見一位初中少女在車站邊的商店前躲雨,看上去很是犯難。然后,森田走去把自己的傘給少女,正要跑開時,少女哭著追出來喊,“我不能回家,回去會挨父親打?!鄙锓殿^詢問少女要報警么,少女不同意報警。接下來,森田把少女帶回住所,同時喊來了學妹當知心姐姐,兩人充分了解少女的內(nèi)情后,森田撥打縣警求助熱線,詢問處理的方法。后來,少女被兒童相談所保護起來,森田則被授予獎狀。
這是一個現(xiàn)實中的案例,網(wǎng)站不便發(fā)出,但我有日文原文

像《剃須》的男主吉田把沙優(yōu)養(yǎng)起來的舉動,隨時都有可能被請走,這是違法。
哪怕沒有惡意,擅自收留無緣無故的女高中生在日本也是違法行為。
沙優(yōu)所說的,“光打工不足以養(yǎng)活自己、會沒地方住”。
事實真的如此嗎?

日本外來務工人員多達數(shù)萬,身份證明很多也沒有,甚至語言都不通,比起沙優(yōu),他們更加困難,然而一樣通過努力去養(yǎng)活自己,不求 富 貴,但求 溫 飽。
沙優(yōu)一非外來人口、二無犯罪案底,什么叫不能打工?
像沙優(yōu)這種離家出走的案例,即使報警,也往往不會直接給警方處理,而是交給兒童相談所。
這個機構(gòu),是日本專門處理未成年案件的 政 府 機構(gòu),與民間的未成年保護組織、心理咨詢機構(gòu)有著廣泛合作。

并且男主人在東京,這個相當于首都的地區(qū),東京的兒童相談所應當具備公信力。
以《剃須》中女主母親的所作所為,符合日本心理虐待的定義,可能會被剝奪撫養(yǎng)權。
正常情況下,男主吉田應當如何處置沙優(yōu)?
1、先調(diào)整好女主心態(tài),安撫好女主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2、直接報警、準備移交給兒童相談所,即使以后不放心也可前去探望
然而《剃須》呢?
結(jié)論:作者的無知,讓男主以及大量配角成為法盲
以上是上半段:這是對男主一方的評價,之后對于女主會有更嚴厲的言辭。
因女主在成為神待之前的條件,最后令其成為神待充滿了不合理。
以至于讓沙優(yōu)作為jk,其知識和德育甚至不如小學肄業(yè),甚至整個故事違背邏輯+丑化現(xiàn)實。

接下來是女主角沙優(yōu)的部分,也是我完全不想同情她的理由。
首先,日本神待的情況,是并沒有完全消失的。
哪怕是治理了這么久,也做不到完全消除。
現(xiàn)在日本剩余的總共有三種情況
1、家境貧寒,無奈而為。
這種是很難解決的,也是遠比沙優(yōu)值得同情的。
她們并不是沒有像上面說的那樣去勞動,她們努力過了,但僅僅滿足自身的溫飽是不夠的。
由于家境貧寒,往往也引起自身的知識與閱歷不足,她們很難通過社會幫助來改變現(xiàn)狀。
2、好逸惡勞,物欲至上。
這種是頑固派,是無論說教多少次也很難起效的。
上述的道德教育和人文關懷對她們不起作用,因為她們所求的不是溫飽,而是富貴了。
比起勞動換得的基本生存需要,她們更樂意用本就不重視的貞操去換取金錢。
3、信息匱乏,一無所知
這種其實就比較類似于沙優(yōu)了,是對于外部世界和內(nèi)部家庭的不信任造成的。
是最好解決的一類,也是在家出階段、通過道德教育就能遏止的一類。
那問題來了,既然有沙優(yōu)的類似例子,為什么會說違背現(xiàn)實呢?
因為沙優(yōu)墮落為神待的過程過于不合理了。
真的就是她自己的問題了。
我們先談無奈成為神待的兩個先決條件:1、家境問題?2、工作能力
目前的設定是,女主在家出階段,她的哥哥就給了她30萬日元。(以日本酒店的收費,維持半個月還是可以的)
幾天就被她揮霍光了……至于她的家庭,雖說她與其母關系不良,但女主確為富家子弟。
至于是否可以工作,首先在男主的部分我就提到過,沙優(yōu)并非不能工作,她身體健康,四肢健全,完全具備勞動能力,從小說中也確實能看出她是可以打工的。
我不能故意黑她是追求物欲、也不愿胡說八道稱她好逸惡勞。
那么就論到第三個條件了:3、社會認知能力不足
沙優(yōu)是嗎?可能吧,但合理嗎?
沙優(yōu)是一位女高中生,是一位本土日本人,具備正常的溝通能力。
她不是文盲,絕非是對社會一無所知的人。
可在長達數(shù)個月的時間內(nèi),她從來都沒有去向社會道德法治體系去求助。
她在學校被同學孤立、在家里被母親敵視,這些她都不去解釋、離家出走。
她的兄長也并非對她不理不睬,她把錢用光,完全能再次求助于兄長,她不做。
她在第一次遇到陌生男人的時候,她其實知道有問題,但還是跟著去了……
而她繼續(xù)神待的理由后期是什么?——“我能通過這樣的行為得到依存感……”
結(jié)論:我不想說女主是天生的……(該詞匯不雅),但女主自己的問題絕對占主要部分。
作者對沙優(yōu)成為神待、直到遇見男主的經(jīng)歷,也堪稱漏洞百出。
按照正態(tài)分布法則,只是把女主玩弄、兩下就趕女主走的人,與男主這種【堅決】當柳下惠的人,兩者都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本應是與她發(fā)生了什么,也愿意冒著危險長留女主的。
女主經(jīng)歷過幾十個收留者,其中為啥就沒有人長留她呢?因為作者設定這樣,沒什么道理可循。
像這樣硬來的設定還很多。
譬如,女主提到有些人一開始也保持冷靜,被她猛烈 誘 惑 后忍不住,才發(fā) 生 了 關 系。這些人難道不是也存在有正直的觀念,并且也有無償幫助女主的意愿的一部分么?
他們和女主發(fā)生關系,難道不會因為內(nèi)疚感,反而更愿意收留女主么?
然后,作者一轉(zhuǎn)筆,又變成所有人都是 不良分子了。
這樣的設計,實在拙劣。
在漏洞百出的設定后,沙優(yōu)在男主面前的表現(xiàn),宛如清純白蓮花。
然而你們信現(xiàn)實會如此嗎?反正我是不會相信的。
因為在好不容易要相信她改正的時候,作者就來惡心讀者了。


這兩段是連著的,上面那段就是都刪了也沒關系,觀感很差,因為沙優(yōu)的感情表達是割裂的。
下面表達的是沙優(yōu)對吉田給她溫暖照顧的依戀,上面卻還在提起過去的神待經(jīng)歷。
是作者生怕讀者不知道沙優(yōu)原來是神待嗎??????我一臉黑人問號。
結(jié)論:作者的無知,讓女主不僅是法盲、更是文盲。

最后,作者自身有相當大的問題,這是《剃須》的粉絲也很早承認的。


最下段呢:故事中,吉田的作為讓角色們認為他正直善良,但作者我就是很惡心他
這是什么又當又立的寫作方式?!
黃毛之前對沙優(yōu)施暴時,是在男主家的床上,被男主中途發(fā)現(xiàn)后被捉住丟了出去,還能一通嘴炮把男主懟的啞口無言。
接著,在之后的劇情中,黃毛就被光速地洗白了……在洗白的第二天就能和沙優(yōu)有說有笑。
…………………………
…………………………
作者貌似并不尊重自己筆下的角色,那么為何我還要去過多地尊重這些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