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郊外云泉寺
?
“阿彌陀佛,施主在此處可還習(xí)慣?”說話的正是云泉寺的住持,只見她身著海青,手持佛珠,與端坐在榻上的老婦人相對而立。住持言辭雖是關(guān)切,但無不流露出對老婦人的尊敬。
?
“此處甚好,只是近來多有叨擾,擾了住持的清修了?!崩蠇D人一襲粗布麻衣,斑斑白發(fā)只一支素木簪作飾。眉目間的慈祥溫和讓人忍不住想親近,但又能使人徒生敬意。此人正是失散多年的太后。
?
“貧尼只是做了分內(nèi)之事罷了,再過幾日就是本縣的桃花節(jié),屆時會有許多香客前來進(jìn)香。因緣際會終有時,施主若是有什么話,不妨系于寺中柏樹之上,有緣自得見?!彼闼闳兆?,他們該是已經(jīng)到了。
?
寺中的桃花與山玉蘭都開了,相聚時逢春,我的龍兒,母后就在此處等你。思及此,太后執(zhí)筆在布條上寫下“慈如河海,孝若涓塵,念吾兒?!?/p>
?
一個月前
?
太后自治療好失憶與眼疾之后,一直關(guān)注著玉龍的動向。她知道他一直在找自己并借此視民之疾苦,查官吏之良莠,在民間添了一樁樁佳話,百姓皆傳頌國主的仁德,心中甚慰。然仍有事要處理,且屠龍會仍舊虎視眈眈,過早現(xiàn)身恐引禍上身。如今事已辦妥,天下安定,雖屠龍會尚未鏟除,但此時時機(jī)已成熟,該是時候團(tuán)聚了。
?
蒙智升與欣慈二人的悉心照料,心中感激,不忍其二人陪自己終年漂泊在外,也該安定下來了。遂經(jīng)多方打聽,得知玉龍一行人即將來到福緣縣,便早早來到此處,于云泉寺暫居等待與玉龍相見。
?
將太后安頓好之后,智升與欣慈則到鄰縣義診,約定桃花節(jié)時于寺中相見。
?
云泉寺住持雖不知其身份,初見時雖是一身粗衣,平民打扮,但氣質(zhì)高雅出塵,想來定不是普通人。日前曾推算出近日要遇見一位緣人,想來定是這位無疑了。太后一行人表明來意后,住持便留其在寺中掛單。
?
在寺中這些時日,除了每日與住持一起誦經(jīng)禮佛,便是回想過去種種。一朝事變,國破家亡;一別經(jīng)年,只盼聚首。流落民間,歲月蹉跎,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世事變遷,唏噓感嘆。
?
太后也曾依著想象描繪自那年分別后玉龍每一年的樣子,想象著他這些年來的生活是怎樣的。聽聞復(fù)國前他和趙毅將軍之子趙羽一道在無相谷生活。二人一同長大,一路相伴,倒也不會太孤單。
?
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回首已是鏡中人。
?
每念及此不禁潸然淚下,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他已不在,只留一人蹉跎于世間。與玉龍分別數(shù)年,沒能伴其成長,孤身一人肩負(fù)天下,其中苦楚可想而知,自責(zé)又心疼。喜的是雖歷經(jīng)磨難,但玉龍終成一位仁民愛物的好國君,與他父王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辜負(fù)自己和他父王的厚望,實(shí)乃蒼生之幸。
?
聚緣客棧內(nèi)
?
楚天佑手持折扇立于窗前,望著天上一輪殘?jiān)?,陷入深思“陰晴圓缺何時圓?母后您到底在哪里?。魁垉赫娴暮孟肽惆?!”
?
“快二十年了,自中興復(fù)國后得知母后尚在人間便親行天下訪民情,查官吏。幸有小羽、珊珊、五味一路相伴,得摯友如此,實(shí)乃我之幸事?!?/p>
?
“只是不知母后身在何處,那求心庵住持說母后失憶眼疾皆已痊愈,健康無虞。卻在民間仍有事要辦,不知母后究竟所謂何事,是否辦妥?”
?
“我這一路的事跡母后是否知曉,究竟何時才能團(tuán)聚,以償孝道......”思及此,眼中泛起淚花,悲意漸起。似是被這悲傷的氛圍感染,天邊殘?jiān)乱诧@得更加孤冷。
?
“公子,在嗎?”趙羽輕叩門與白珊珊立于門外。
?
楚天佑收回思緒,坐回桌前,執(zhí)起茶杯,喝了一口早已冷掉的茶道了聲:“進(jìn)來吧?!倍穗S即入室內(nèi)向楚天佑稟報了今日在外面了解到的關(guān)于本地縣令與百姓的情況。
?
一如他們先前所想的那樣,此地縣令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百姓們也對其贊不絕口。在這縣令的治理下百姓富足,夜不閉戶。鄰里之間親善和睦,到目前為止還未發(fā)生過什么殺人劫財(cái)亦或是偷盜拐賣的惡劣事件。
?
楚天佑聽了心中慰藉,臉上方才露出半點(diǎn)笑意,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白珊珊見楚天佑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便知道他定是又在想太后了,有些心疼地看向他“天佑哥,我們一定會找到太后的,或許真能如那店小二所言,在此地能平復(fù)憾事。咱們進(jìn)城之前你不是還說喜鵲迎春是好兆頭,說不定我們真的能在這里遇到好事情?!壁w羽也附和道:“是啊,公子。我們一定能找到的太后的?!背煊涌戳丝窗咨荷?,又看了看趙羽,眼里充滿感激“小羽,珊珊,謝謝你們這樣寬慰我?!?/p>
?
白珊珊見楚天佑心情好了許多便提議明日去看看福緣縣在桃花節(jié)前夕舉辦的詠歌大會,感受一下此處的風(fēng)土人情。據(jù)說規(guī)則十分有趣,每年慕名而來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楚天佑很是好奇便一口應(yīng)了下來,剛才的不快也一掃而光。
?
詠歌大會
?
福緣縣雖算不得大縣,但因縣令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yè)。這里街道熱鬧繁華,可堪比都城。絡(luò)繹不絕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玲瓏簪,胭脂粉,香味遠(yuǎn)傳的美食,好吸眼球,人們接踵而至.蒼生和樂就是眼前這幅景象吧。此處風(fēng)景也甚是宜人,一草一木皆能給人一種‘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自在閑適,若是在此定居也是個極佳的選擇。
?
“這詠歌大會還真是名不虛傳,當(dāng)真熱鬧??!”丁五味搖著羽扇走在三人前面,左右瞧著,嘴角一咧,笑得彎了眼。楚天佑三人并肩而行,時而說笑,時而看看周邊事物,三人臉上都帶著笑意,愉悅明朗,直達(dá)心底。
?
“快走!快走!詠歌大會要開始了。不知道今年誰的歌聲能受到大家的青睞呢?”
?
“桃花節(jié),自然求得是姻緣,看那慕名而來的各方人士不都是想求得好姻緣嗎?”
?
“誰知道今年會如何?咱們還是好好看看吧!”
?
人群中議論聲起,楚天佑一行人應(yīng)聲來到一笑樓前尋得一個好位置等著詠歌會開始。
?
一笑樓前搭起臺子于湖畔中央,臺子一側(cè)放著琴簫等樂器,正中放著一塊立牌,以紅布蓋之。觀會眾人于四周并坐站立。
?
一身著灰藍(lán)布衣的中年男子來到臺前,身后跟著一個侍從。只見男子在立牌前站定,面向眾人,拱手行禮。男子面目含笑道:“各位遠(yuǎn)道而來的朋友們,一年一度的詠歌會即將開始,一笑樓前得一笑,希望今年諸位都能得福得緣得一笑?!闭f罷男子側(cè)身與侍從一起將紅布揭下,寫著‘笑難得’這便是今年的主旨。
?
楚天佑幾人坐于一側(cè),一邊品茗,一邊觀會,興致勃勃。只見臺上一組三人,先各自說明所求為何,便登臺詠歌,唱歌的同時可以自由選擇由一笑樓提供的各類樂器助其表演。演畢,再由百姓投票選出最佳人選。無論男女皆可登臺演唱,無論技藝高低,只圖真心,不問其他。所以即使有曲不達(dá)調(diào)之人,臺下眾人也無取笑,反而多是鼓勵,氛圍極好。
?
丁五味悠閑地吃著干果,見臺上眾人多是求姻緣,看著坐于楚天佑身旁的白珊珊起了調(diào)侃之心“我說珊珊啊,你看看那臺上之人多是祈求姻緣,若是你也上去唱一曲,你看咱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嘿嘿....雖說珊珊你是俠女,但是我就喜歡你這樣的?!闭f罷眼底還涌起一絲期盼,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白珊珊。
?
白珊珊秀眉微皺,拿起一把果干塞進(jìn)丁五味嘴里“好好吃你的干果,別亂說!”丁五味險些被嗆到。楚天佑看了眼白珊珊,又看了眼丁五味,合起折扇并敲了敲丁五味的后背,爽朗的笑聲自胸腔而出。趙羽在一旁看著丁五味狼狽的樣子,搖了搖頭,側(cè)首掩唇偷笑。
?
五味嚼著果干,含糊不清的說著:“珊珊...你說你...怎么這樣呢?我只是說一句而已...你若是不想不去就是嘛?!闭f罷還有些委屈的擦了擦眼睛,仿佛真的有淚流下來。
?
“誰說我不去的?”語畢白珊珊便徑直起身向著中央臺子走去。楚天佑三人面面相覷,十分吃驚。但很快楚天佑目光便注視著白珊珊,目光溫柔且?guī)е唤z驚喜。丁五味更甚,以為白珊珊是為了兩人的姻緣,高興得像心里開了花。
?
只見白珊珊來到臺前,向小廝報了姓名。中年男子見白珊珊出塵雅致,眉眼透著一絲英氣,氣質(zhì)不俗。倒是與多年前那位頗為相似。細(xì)細(xì)想來已是多年不曾見到這樣的人了,上次那位已經(jīng)過去許多年了。不禁心中感嘆。中年男子面帶溫笑道:“不知姑娘所求為何?可也是為求姻緣?”
?
白珊珊面目含笑,眼神堅(jiān)定地說道:“我不求姻緣。只愿天下百姓和樂升平,炊煙百里,團(tuán)聚年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