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jì)事(七十九)---謚號武肅
先說點題外話長興二年(931)七月,在信安縣(今浙江省衢州市新安縣)發(fā)現(xiàn)了大象的蹤跡,錢王命令手下士兵去捕捉大象,圈養(yǎng)起來,以免影響百姓的日常生活。
錢王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到后唐明宗長興二年(931),已然是79歲高齡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不用說在遙遠(yuǎn)的五代時期,這年紀(jì)放到當(dāng)代也是高壽。和錢王同時代的朱溫、李克用、楊行密等梟雄們早已作古。
錢王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安重誨事件過去后,政治生涯上的污點也被洗清干凈。接下來的任務(wù)就是選定自己的繼承人,長興二年(931)八月,閩國王延稟之子王繼升、王繼倫因為其父在王位爭奪中失敗被殺而北上投奔吳越。
說起來這個王延稟也是奇人,他本是閩國開國之主王審知的養(yǎng)子,因為不滿王延翰繼承王位,于是從建州(今福建省建甌市)出兵,攻下福州,殺死王延翰,另立泉州刺史王延鈞為王。同時很是傲慢地說,你小子好好守好家業(yè),別再勞煩你大哥我再跑一趟。
聽了這話的王延鈞自然是對王延稟欲殺之而后快,假稱自己暴斃,誆騙王延稟來到福州。然后伏兵四出擒獲王延稟,笑著對他說,還真勞駕老哥再來一次。王延稟雖然憤恨不已,但是也只能引頸就戮。
看到鄰近的閩國政局混亂,錢王自然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開創(chuàng)的局面就在自己身后就毀于一旦。
錢王趁著自己尚清醒,威信還在之時,召集諸位王子以及心腹大臣到自己的病榻前商議繼承人選。問諸子,推舉誰人為主?錢元瓘的兄弟中吳軍節(jié)度使錢傳璙、清海軍節(jié)度使錢傳璹、寧國軍節(jié)度使錢傳璟都推薦錢元瓘。其他兄弟雖然不服,但是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也就捏著鼻子認(rèn)了。

錢王拿出自己的印綬遞給錢元瓘,說,大家都推舉你,要守好這片基業(yè)。長興三年(932)三月大雪,錢王薨,在位四十一年,享年八旬晉一。后唐明宗皇帝定謚號為武肅,并派著名書法家工部侍郎楊凝式為錢王撰寫神道碑。
何為謚號?謚號是對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jìn)行評定后,后世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始于西周。長短字?jǐn)?shù)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余字,字?jǐn)?shù)不定,情況較為復(fù)雜。根據(jù)《逸周書·謚法解》,剛強理直曰武,威強澼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窮曰武。執(zhí)心決斷曰肅。也就是說官方承認(rèn)錢王果敢堅毅,為國家平定禍亂的功績。
其實錢王在臨終之時還有交代,而且一直流傳至今,具體是什么呢?請看下期---家訓(xùn)澤世。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后唐紀(jì)六)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