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一封信。
當你遇到某一事件或決定做什么時。
想的多過于做。
所以,知行合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以現(xiàn)在的網絡大環(huán)境下來說。
人們,絕大多數,都處于想的多,而做不能的狀態(tài)。
看到了,學到了很多的道理與知識。
但真正能明白這些道理與知識的能有多少?
我們更多做的,是不自覺的去整理與再解析,認知自己曾經學過的,經歷種種事情,找尋種種解答。
來明辨自身之所不明,突出自身之所明,感悟自身之所性。
更不要說去行動與實踐了……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個十年。
因為缺乏平臺與動力。
因為知,所以有很多的話。
但也因為知,而不知道說什么,因為有太多的話語。
太多的條條框框,太多的規(guī)矩,太多的淺規(guī)則。
而說不好帶來的好果與惡果,又有幾人能夠承擔。
每個人的成長中,逃脫不了的就是,去說。
老師讓你去說,父母要你去說,朋友讓你去說。
看書后的讀書筆記,游玩后的體驗感想。
人的一生哪來那么多的想法……?
想的多了就煩,會憋悶,會抑郁。
想不多,就表達不出。
老師會認為你笨,認為你不成長,認為你沒有思想。
父母也會因為老師的評價而認定,并否決一個人的成長。
這是個需要說話的時代,也是個需要行動的時代。
醫(yī)生說,精神病人越來越多了,什么情況?
答案是:哪有什么病,一切只是因為大家的想法太多了而已。
糾結的各種思想在腦內復讀,只為成為那老師與父母眼中的成人。
長大了,又要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
然后再以身作則的成就更好的子女。
我請問,你們需要多少的想法才能滿足你們的,考試作文。
需要多少的實踐,才能滿足你們,理想中的期望。
又需要,多少的話語,來滿足你們的教育。
絕大多數能夠,不假思索的去做。
不管結果如何?
大家都說是好的。
知行合一,是我們通過學習得來。
想要把它們實體化的我們,又需要怎樣實踐呢?
看似是一個整體。
實際來說,并不實際。
有人說,不要庸人自擾。
好吧,你們都是天才。
作為笨蛋的本人,陌陌看著你們表演。
PS:曾經被各種大道理困擾,而求知不得,陌陌蝦研究的部分總結。
我也常常默默的對自己說:
你們都是天才,因為你們比我聰明。
你們都是聰明人,因為你們可以生而知之。你們都是生而知之,因為你們得到了更好的天賦。
你們都是天賦異稟的人才,因為你們取得了更好的成功。
你們都是成功人士,因為你們懂得取舍。
你們都是賭博的行家,因為你們可以在每次輸贏間達到最大值利益于自身。
所以,笨蛋的我,需要向你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