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帶反骨,一看便知”:長這樣子的人,反復無常易變心

在《三國演義》當中,魏延殺掉了長沙太守韓玄,打開城門向劉備投降。
諸葛亮看到魏延,第一時間就跟劉備說,此人有反骨,不可留。隨后,就招呼左右,抓住魏延,推下去斬首示眾。
只不過,劉備勸住了諸葛亮,說魏延此人有勇有謀,乃是一員猛將,只要我們尚在,魏延絕對不敢生出異心。
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到底什么是反骨呢?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反骨是指枕骨,又名后山骨。在古代中國社會是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異端、不忠不義之人。
事實上,反骨只是諸葛亮的借口。起殺心的原因在于,魏延此人賣主求榮,跟諸葛亮的觀念格格不入。
命帶反骨,一看便知。長這樣子的人,都反復無常,容易變心。

一、一臉浮夸之人,都容易變心。
民間有一句老話:“浮夸子弟不可靠?!?/p>
做人踏實本分,守住那一顆躁動的內(nèi)心,那他十有八九都不會變心,特別專一。反之,性情特別浮夸,內(nèi)心特別躁動,也許這人就會見異思遷,靠不住。
就像那些有錢點的紈绔子弟,驕奢淫逸慣了,逢場作戲更是常態(tài),又怎么可能指望他們長情專一呢?要知道,浮夸的本質(zhì),就是善變。
就拿擇偶這件事來說,無數(shù)人都希望找到深情的另一半,可很多人都找不到,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深情的人,多半都比較單調(diào),少了一定的情趣。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其實都喜歡跟“壞壞”的另一半相處。當然,他們可以享受到這當中的樂趣,同樣也需要為了這樂趣,付出代價。
有些人被背叛了,有些人被辜負了,有些人被傷害了......反正,浮夸之人,不可交。

二、表里不一之人,都謊話連篇。
人在江湖,有一種情況特別常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隨著人心愈發(fā)復雜,如今的人,不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會“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
有一位作家說過,人性比頭頂上的天氣變得還要快,天氣是今天晴天,明天陰天。而人性是,這一秒忠誠,下一秒背叛,轉(zhuǎn)得比翻書還要快。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他們的外表和內(nèi)在是不一樣的。也許,他表面上陽光開朗,背地里卻是一個陰險狠辣的小人。這,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所謂“人前一套,背后一刀”就是這個道理。在人前,他跟你稱兄道弟,在背后,他就開始罵你了。如此,你真的知道嗎?
畫貓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世上最難測的,就是人心。別看它只有小小一顆,也許它的復雜,超乎我們的想象。

三、騎墻打太極的人,不可信。
在民間,有這么一種話術(shù),叫做“打太極”。
什么是打太極呢?就是陰陽結(jié)合,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讓人捉摸不透。不過,打太極的話術(shù),老實人基本學不會。
你問他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個人到底如何,究竟是不是好人呢?
老實人會實話實說,很直白。唯有打太極的人,會扯來扯去,進入不到主題當中??梢阅7乱欢危簭恼w來說,他是一個好人,可他也有一些不足,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一個人,不能單獨從某個角度來觀察,為了作出更好的判斷,對于人性的分析應該堅持辯證的觀點,不能走了一個極端......
這打太極的話術(shù),扯了那么多,其實都是廢話。對此,也不好評價什么。只能說,在外打拼,遇到喜歡這么說話的人,最好及時遠離。
所謂,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這一刻別人會贊同你,下一刻別人也許會傷害你。

四、只看重利益的人,易變且狠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要么是極度理性的生物,要么是極度感性的生物。前者,注重利益。后者,注重感情。
越是注重利益的人,越是沒有什么感情。就像那些,為了父母遺產(chǎn)而爭斗的兄弟姐妹,只會明算賬,哪還有什么真情實意呢?
在這年頭,賺錢愈發(fā)艱難,人心愈發(fā)浮躁,重視利益的人會越來越多。當然,騙子占的比例最多。要知道,小人謀利,騙子謀財,千古未變。
如何才能看透一個人呢?需要從“唯利是圖”的角度來分析。如果他滿嘴巴利益,滿嘴巴錢財,其他的話題都不談,那他多半薄情寡義。
重視了利益,就無法重視感情,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在江湖,千萬不要被他人的表面形象,所迷惑。
看得見的,聽得到的,未必都是真的。一切,都很復雜。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