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懷璞
鼠璞
周人懷璞
? ? ? ?《尹文子·大道下》
【原文】
鄭人謂玉未理者為“璞”;周人謂鼠未臘者為“璞”。
周人懷璞,謂鄭賈曰:“欲買璞乎?”
鄭賈曰:“欲之?!?/p>
出其璞視之,乃鼠也。
因謝不取。
【今譯】
古時,鄭國的人把沒有加工雕琢過的毛玉石叫作“璞”;周地的人把沒有涼曬制成干肉的老鼠叫作“璞”。
有一次,一個周國人懷中揣著他的璞,對鄭國一個商人說:“你要買璞嗎?”
鄭國的商人以為是沒有加工的毛玉,于是就說:“想買?!?/p>
周地的人便從懷里掏出他的璞,拿出來以后,一看原來是只老鼠??。
鄭國商人便推辭不要,拒絕買了。
【賞析】
本則故事“周人懷璞”,雖然鄭人和周人兩人口中所的都是“璞”,但鄭國商人要買“玉”,周人實際上懷里揣著的是只“鼠”,這宗買賣當(dāng)然做不成。
璞玉璞鼠,名字相同,同名異實,實際上完全不同。
同名異實的事物不少,要注意考察、分辨、判斷,不能只憑名,不求實,否則就亂套了。
后以“鼠璞”比喻名不符實。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