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訴江歌案的幾點啟示

有個學生和我聊天,話題就談到這幾天劉鑫訴江歌案,學生氣的站了起來,原地轉了幾個圈,然后拍著桌子說:怎么會有這樣的人?怎么會有這樣的人!怎么會有這樣的人?!輔導員,你說說,怎么會有這樣的人,道德綁架江歌面對危險的是她,損人利己害朋友丟命的是她,事后漠不關心的是她,情感攻擊江歌母親的是她,法院判決結果都出來了,怎么她還可以這么正大光明的說自己沒有錯?甚至還有人支持她!難道這個世界不講道理嗎?
我相信很多同學應該都對這件事有所感受,這里,希望咱們同學冷靜下來,我和你們從細節(jié)里做分析,談感受:
第一,你受委屈時,往往也正說明你處于弱勢,而如果方法不當,你的反擊就會成為對方的把柄。
據(jù)現(xiàn)在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劉鑫上訴和自稱是她的朋友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強調的一個主要依據(jù)是:江歌母親侵犯她的隱私,并引導網(wǎng)友對其實施網(wǎng)暴。
如果僅以法院證據(jù)來說,這一條是否成立?成立。但是,這個局面的前因是什么?是劉鑫自己造成的。
慘案如何發(fā)生我們就不談了,就談劉鑫在之后是如何對待江歌的母親呢?網(wǎng)上的報道說,她逢年過節(jié)給早年離婚中年喪女的江歌母親發(fā)信息:祝闔家歡樂;發(fā)信息問:血餛飩好吃嗎?收到鴿子肉嗎?發(fā)微博意有所指,大家的感受是她在指桑罵槐。
可是!江歌母親起訴劉鑫的法律依據(jù)是:生命權糾紛。
為什么江歌母親沒有起訴劉鑫對其實施的精神攻擊和語言攻擊?畢竟,江歌母親之前其實已經(jīng)起訴過網(wǎng)上兩位博主誹謗,并且勝訴。
江歌母親對劉鑫的起訴很可能是因為未達到明確的立案標準。證據(jù)不足。畢竟劉鑫沒有點名道姓的罵江歌母親,正如很多同學也會在平時遭受過的一些委屈和不公,對惡意的感受和遭遇是真實的,卻無從指證。
江歌母親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環(huán)境和劉鑫對比,屬于弱者。所以劉鑫之前有恃無恐,而江歌母親沒有其他回應手段,不得已只能選擇輿論維權。
可被動的選擇,主動權其實并不在自己的手上。之前沒法決定劉鑫的言行,之后也沒法決定網(wǎng)友的言行。而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一定要保持冷靜和克制,因為大家以江歌母親為名而針對劉鑫的每一個行為,都需要江歌的媽媽負責。
選擇輿論,就是把雙刃劍,江歌母親沒法隱晦內(nèi)涵的表達事件,所以,她每一句清晰明確的陳述,都成了如今劉鑫擺上堂的證據(jù)——你們看,就是江歌的言論,導致了大家對我持續(xù)不斷的網(wǎng)暴。(之前談到的兩位博主的誹謗,不是劉鑫發(fā)起的,至少沒有公開的直接關聯(lián)的法律證據(jù)。)
這就是弱者的話語權困境。
第二,大家現(xiàn)在或許能接受不完美的受害者,但不能接受受害者的不完美自救行為。
為什么會有一部分人現(xiàn)在表達對江歌媽媽反感?甚至有人說自己是原本支持江歌媽媽,但現(xiàn)在不支持了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江歌媽媽后來在網(wǎng)上帶貨這件事。
或許,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意識到,一個受害者可以不完美。但是,很多人仍然不能接受,一個受害者的不完美自救行為。那些反對者怎么說的呢:我能接受江歌媽媽賺大錢,但不接受她在網(wǎng)上帶貨的行為,她跑偏了,她這是借著女兒的慘死炒作自己,發(fā)大財。
其實很多人的內(nèi)心都是對這種行為有排斥感受的,我置換一個場景,你感受一下:假如有一天出了一個富豪排行榜,江歌的母親因為帶貨上了這個富豪榜單,你會不會認同?我問過很多學生,他們告訴我,第一反應是內(nèi)心會出現(xiàn)一絲嫉妒。
實際上絕大部分人沒法代入當事人,而只是代入觀眾。觀眾要的是什么?爽文。
我們都渴望看到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好壞分明的人物,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成人童話結局,哪怕沒有報應,那也是“時候未到”。大家期待江歌的媽媽通過這件事完成一個升華,成為先鋒者,成為語境代言人,在痛苦中涅槃重生,憑自己的力量,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默默成長,然后,有一天華麗歸來,完成復仇。或者,江歌的母親應該一直以乞討正義的弱者形象,乞討她今后的人生。
你可以偷偷變優(yōu)秀,但是如果“我”,成了你的機會,甚至你后來還超越了“我”,那“我”會感覺不爽。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一部分開始質疑江歌母親賣慘,或者說她忘恩負義。
而這里,我也希望咱們同學能夠寬容,也許有一天,你的身邊也會出現(xiàn)一個這樣一個人,在絕境中你同情ta給予幫助,請注意,這是你人生中的一個選擇,而對方在面對自己的人生。提供幫助時,我們無意求予回報,也無權因我們的幫助,而干涉評價他人的人生。
第三,親密關系會成為左右三觀的重要因素。
假如,你是劉鑫的朋友,你現(xiàn)在會怎么辦?不要賭氣說“劉鑫這種人怎么會有朋友”,江歌就曾經(jīng)是她的朋友,不要因為我們只看到一個人的惡,而判定ta不存在好。
有句俗語“壞人也有三個朋友”。你再討厭的人,也會有朋友吧。
我再舉一個對學生而言不恰當?shù)睦樱芤桌斫猓喝绻銖男〉酱蟮暮门笥?,談戀愛的時候腳踏兩只船,而且還騙對方錢甚至傷害對方,你一直知道,你會怎么辦?后來事情白鷺,對方找上門來和你的朋友評理,你會怎么辦?如果對方帶人上來揍你的朋友呢?
第一步,你大概率是不作為,第二步,你大概率是不評價不發(fā)聲,第三步呢?
很多現(xiàn)實的例子是挺身而出,理由是“ta是有錯,但你打ta那就是你錯”。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理由,為親密關系站隊,畢竟“是我的朋友”。
這就是劉鑫身邊的朋友為什么會“挺身而出”。但是假如這個朋友是江歌的朋友,是剛才例子里受害者的朋友,你又會怎么做?
所以,我們的三觀真的是堅定且穩(wěn)定的嗎?
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你的朋友,是會影響你的三觀的,因此,我建議,一是謹慎擇友,二是當你現(xiàn)在有所意識,對待朋友的行為,也請客觀理智,不要自我情感綁架。
至于很多人問,劉鑫不知道自己錯了嗎?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大學生期末考試作弊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誰會承認自己錯了?很多人說,我不一樣,因為我想好/其他人也作弊/卷子太難/考不過會被開除……給自己的行為找合理化動機,乃是人性,異化自己的錯誤行為。也因此,我覺得劉鑫內(nèi)心一直是有明確的答案,無論她是否承人。所以,她才如此強烈的不斷的說明自己,想要強調自己行為的異化。
寫了這么多,進行了表面的簡單的分析,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也希望你能接受我接下來的建議:
不要以放棄善良來威脅世界,世界的變好,是需要好人越來越多。
遇到困難和委屈,更要專注提升自己,自己強大,是索要正義的最好方式。
呼吁公平,有兩種辦法,一是不斷發(fā)聲,期待他人行為;二是自己行動,創(chuàng)造內(nèi)心所期待的公平。我希望你可以和我一樣選擇后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可能性。
請堅信,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