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小貼士(三十五)生產成本(八)



典型的成本曲線
到現在為止,在我們所考察的例子中,企業(yè)表現出邊際產量遞減,因此,在所有產量水平時邊際成本增加。但是,在許多企業(yè)中,并不是在雇傭了第一個工人后就立即開始表現出邊際產量遞減。根據生產過程,第二或第三個工人的邊際產量可能高于第一個,因為一個工人團隊可以劃分任務,并比一個工人更有生產率地工作。這樣,企業(yè)在邊際產量遞減開始之前,首先在一段時期內經歷了邊際產量遞增。
下表表示這種企業(yè)的成本數據,這個企業(yè)稱為大橋君馬卡龍店。下圖圖中根據表格里的數據畫出了圖形。(a)幅表示總成本(TC)如何取決于產量,(b)幅表示平均總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變成本(AVC)以及邊際成本(MC)。在每小時從零到4個馬卡龍的范圍內,企業(yè)經歷了邊際產量遞增,而邊際成本曲線下降。在每小時5個馬卡龍以后,企業(yè)開始經歷邊際產量遞減,而且,邊際成本曲線開始上升。邊際產量遞增與遞減的結合也使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成為U形。



盡管這些曲線與我們以前的例子有所不同,但大橋君的成本曲線也有三個應該記住的最重要特征:
1. 隨著產量增加,邊際成本最終要上升。
2. 平均總成本曲線是U形的。
3. 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在平均總成本曲線最低點相交。
?
參考文獻:
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二版).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
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僅限學習交流使用
稿件鳴謝:
@大橋_流水
@少年阿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