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婪?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編導(dǎo)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版本
1965年,努里耶夫與瑪戈?芳廷在倫敦皇家芭蕾舞團演出肯尼斯?麥克米倫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跳了多年以后,他向皇家芭蕾舞團提出要自己重新編一版本《羅密歐與朱麗葉》,但努里耶夫的請求遭到了皇家芭蕾舞團的拒絕。幸虧倫敦節(jié)慶芭蕾舞團(London Festival Ballet)接受了努里耶夫的創(chuàng)作設(shè)想,努里耶夫才有可能及時地把他的設(shè)想變?yōu)楝F(xiàn)實。
努里耶夫常常會別出心裁地重新編導(dǎo)經(jīng)典芭蕾舞劇,這一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很多表現(xiàn)手法十足大膽。你會看到很多版本中看不到的場景,甚至是原著中根本沒有寫到的劇情。但你又不能否認這樣的改編,從文學(xué)名著到經(jīng)典芭蕾,從文字到舞蹈,從語言表達到肢體舞動,原著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思想放到芭蕾舞劇中也許并不能直接展現(xiàn),更多的時候,恰當?shù)母木幰日瞻岣行Ч?/p>
如果說拉夫羅夫斯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娓娓講述的一個浪漫的富于詩意的愛情故事,那么到了努里耶夫這里,芭蕾舞劇就變得比較現(xiàn)實了,甚至可以說,現(xiàn)實得有點殘酷。努里耶夫雖然塑造了麥克米蘭版中的羅密歐,而且跳了多年這個版本,但顯然努里耶夫在他自己的版本中并沒有受到麥克米蘭版的影響。努里耶夫版從敘事手段、表現(xiàn)手法、人物的安排與刻畫和舞蹈的編排上都與以往的版本大不相同,這些都不難從他的版本里可以看出來。
魯?shù)婪?努里耶夫保留了他對意大利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的描繪,表現(xiàn)年輕人的愛被成年人的仇恨所犧牲;梅庫蒂奧的輕松自在與蒂巴爾特的乖戾脾氣相呼應(yīng),仿佛是兩個敵對家族之間爭吵的反映。他強調(diào)了這部作品悲劇的致命特點。這時,他就熟知這個版本。兩個年輕人被一種最終將他們壓倒的命運所席卷。編導(dǎo)對朱麗葉表現(xiàn)出了特別的興趣;隨著情節(jié)的進展,這個小女孩變成了一個女人。盡管她很堅強,但她表現(xiàn)出了不可動搖的決心,要反抗父母強加給她的命運。進一步強調(diào)了這一點,使朱麗葉成為一個反抗者準備勇敢地面對她的階級的準則。充滿熱情和喧囂,在現(xiàn)實四方形的維羅納廣場,五顏六色的人充滿舞臺,在悶熱的陽光下,所的人在爭吵,他的芭蕾舞劇非常忠實于莎士比亞的作品,給了一個幾乎電影般視覺感官,殘忍,精致和自愿賣淫的時代,在其中瞬間決定生死。
努里耶夫有他自己的觀點:“《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個年輕的男孩長大成為一個男人的故事。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盡管他追求所有的女孩,但不久他就不再滿足想與他遇到的美麗但冷漠的女人,或者是他們引領(lǐng)著他追求柏拉圖式的愛情生活,。他想體驗更強烈的情感。朱麗葉帶來的一切,讓他前往。她熱情,自愿并比他更加成熟……我相信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維羅納和伊麗莎白時代的倫敦,在一個被舊的迷信和對新世界的渴望所分裂的社會里,曾經(jīng)采用暴力;其中,奇怪的是,這將它們與我們的時代相聯(lián)起來?!?/p>
在完整的樂譜上52個樂段的基礎(chǔ)上,努里耶夫的舞蹈編排是由戲劇現(xiàn)實主義和歷史序列組成的。
努里耶夫版本的開場,是由四名男舞者開場,他們呼應(yīng)了古典戲劇中不祥的合唱,暗示這是一部不會回避具有黑暗一面的芭蕾故事。然而,他們奇怪的蹲伏姿勢讓人們看起來更像飛猴,他們在舞臺前擲著命運的骰子,似乎在賭什么人的命運,這是死亡的預(yù)兆。舞者的服裝的選擇也沒有留下多少想象力,他們穿著十六世紀的傳統(tǒng)服裝,然而,這四個舞者除了他們的腰帶外幾乎沒有穿什么。這是一個有點令人困惑的開場場景,但它有效地向觀眾介紹了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同性戀的世界(他迎合了莎士比亞原作中潛在的同性情色。從羅密歐和班伏里奧之間令人揪心的三幕“雙人舞“,到蒂巴爾特和本伏里奧挑逗逗樂的挑逗,整個芭蕾舞充滿了豐富的男性互動)。
這幾個游戲人生的怪人,其中的一個人把厚重的大門(幕)推開,展現(xiàn)在眼前的舞臺是晨曦中的維羅納的廣場,一些僧人推著一車尸體從舞臺上穿過,把前一天互相殘殺的人的一具具尸體推到城墻外。一段陰沉厚重和刺耳的不協(xié)和的音樂令人毛骨聳然,給人一種不安和不詳?shù)念A(yù)兆。這段音樂,在其后死亡的場景在劇中不同的場合、時間屢次出現(xiàn),看似不經(jīng)意、實則無時無刻地暗示著這部芭蕾舞劇的悲劇結(jié)局。
序幕中,羅密歐在晨曦里悄然出現(xiàn)在靜靜的維羅納街上,等待他的夢中情人羅莎琳,這是一段羅密歐的炫示部舞,輕巧、抒情、富于夢幻,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了羅密歐的性格。這段炫示部舞是努里耶夫版特有的,在其他幾個版本里,只采用了這段音樂的一小部分,用啞劇表演來象征性地交代羅密歐去追求羅莎琳。努里耶夫版里羅密歐的這段炫示部舞結(jié)束后,羅莎琳在同伴的陪伴下翩翩出場,羅密歐上前搭訕表達愛慕之意,被羅莎琳嚴詞拒絕,而后,羅密歐戀戀地追隨羅莎琳而去,這些都通過歡快輕松的舞蹈表現(xiàn)出來。
維羅納的街道和集市在晨曦中蘇醒過來,市民們上街開始了一天的熱鬧生活,大家開心地嬉戲舞蹈。蒙太古和卡普萊特兩個家族的家奴女仆們也混跡于集市中尋歡作樂,互相瞧著不順眼,開始爭吵起來,爭吵愈演愈烈,變成了低俗粗野的互相謾罵,進而扭在一起大互相爭斗,打出手,打翻水果和蔬菜,到處都擺出猥褻的手勢。在這里,曼陀林演奏者是錫耶納(Sienna)的“帕利奧”(Palio)人,而不是戴著頭巾的年輕女士。本伏里奧試圖勸解兩家的混戰(zhàn),但聞訊前來的蒂巴爾特(手持雙劍伴隨著漂亮的大跳出場)不由分說向本伏里奧挑戰(zhàn)。梅庫蒂奧加入到蒙太古家族助戰(zhàn),仗著劍術(shù)高超藝高膽大對蒂巴爾特百般戲弄。最后兩個家族的主人蒙太古和卡普萊特也卷入打斗中,兩家都有傷亡,這是第二次出現(xiàn)死亡。酣戰(zhàn)之時,維羅納王子趕到,阻止了兩個家族的械斗,并告誡兩個家族若再有流血事件發(fā)生將嚴加處置。這一段在努里耶夫版中通過表現(xiàn)力極強的啞劇、舞蹈和逼真的打斗展現(xiàn)得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足夠多的時間講述故事、交代劇情,而劇情的發(fā)展又控制得非常緊湊,讓人不覺得拖拉。
在這里打斗場面看起來非常逼真、好看,看了紀錄片后才知道,為了排好打斗的場面,努里耶夫?qū)iT請了職業(yè)擊劍教練來教男舞者們學(xué)習(xí)劍術(shù),排練、演出的時候可是要真刀真槍的對決,不是裝樣子比劃。
結(jié)束了一天的戰(zhàn)斗,梅庫蒂奧在朋友們面前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戰(zhàn)績,途中遇到追逐羅莎琳的羅密歐。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不滿地將羅密歐拽回,將其絆倒,從他們的表演中,似乎都在抱怨羅密歐。
而麥克米蘭、克蘭科甚至格里戈羅維奇的版本中,都只簡單地讓羅密歐、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卷入紛爭,倒象是這三個人主動惹事生非似的,那么這故事的境界就打了折扣。
朱麗葉的出場,努里耶夫處理得也與眾不同:不像其它幾個版本里朱麗葉是在臥室里與奶媽嬉鬧,而是在花園里與幾個女伴奔跑追逐游戲,這是用騰空飛起的直腿大跳、“貓步”(Pas de Chat)和一連串的“Pique Pirouette en Dehors”,表現(xiàn)的音樂跳躍歡快,好一幅女孩子們的嬉戲圖!。奶媽到花園尋找朱麗葉,被姑娘們拽著蒙上眼睛玩捉迷藏。奶媽無心陪姑娘們玩鬧溜掉了,姑娘們換朱麗葉捉迷藏,結(jié)果,朱麗葉發(fā)現(xiàn)了帷幕后面正與園丁摟抱的奶媽,朱麗葉驚慌躲避,同時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與小孩子時身體的異樣。這時卡普萊特夫人與蒂巴爾特帶著帕里斯來到花園,叫朱麗葉換禮服去參加晚上家里將要舉辦的舞會。朱麗葉禮節(jié)性地和帕里斯打招呼問候,然后轉(zhuǎn)身拉過表兄蒂巴爾特玩起了擊掌游戲,玩不過就耍賴踩蒂巴爾特的腳。蒂巴爾特佯裝生氣,朱麗葉連忙哄他。蒂巴爾特把朱麗葉舉起來放到一邊,好像聽見他對朱麗葉說:“我親愛的小表妹,你怎么還像小孩子一樣地頑皮胡鬧啊,你都長大了,要嫁人了,今晚的舞會是為著你辦的,這位帕里斯將是你未來的夫婿。還不快去換了禮服?!闭f完將禮服拋入朱麗葉手中,朱麗葉捧著禮服一片茫然,童年就在一件禮服上結(jié)束了么?就這樣,朱麗葉的性格、她的覺醒、她和表兄蒂巴爾特的親情都明明白白地交代清楚了。
見卡普萊特家賓客盈門,梅庫蒂奧和幾個朋友前來探個究竟。好客的卡普萊特邀梅庫蒂奧及朋友參加舞會,梅庫蒂奧不是維羅納王子的親戚么?除了看不慣蒂巴爾特,梅庫蒂奧對卡普萊特一家并無反感。梅庫蒂奧鼓動羅密歐也喬裝打扮去參加舞會,羅密歐絲毫提不起興趣,更何況是去仇家,一心只惦記著羅莎琳。幾個朋友一邊喬裝一邊勸說羅密歐,最后梅庫蒂奧以羅莎琳也參加舞會說動了羅密歐。這其間梅庫蒂奧和男孩子們的舞蹈,以及羅密歐、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滑稽幽默的“三人舞”,頗為有趣。就在他們要跨入卡普萊特家大門的時候,路邊來了一個乞丐向他們乞討,幾個朋友惡作劇地作弄乞丐,被羅密歐制止,并給乞丐一個銀幣。乞丐手中舉著銀幣猝死,羅密歐悵然若失。這是劇中第三次出現(xiàn)死亡,離羅密歐那么近,不由得令人暗地擔(dān)憂。
卡普萊特家族表演的 “武士舞”雄渾剛勁,舞蹈隊形富于變化,看著不象麥克米蘭和克蘭科版那么沉悶單調(diào)。由蒂巴爾特領(lǐng)舞的一小段武士劍舞非常感好看,音樂正如蒂巴爾特的性格,莎翁在劇中將其稱為“貓精”,而普羅科耶夫在音樂原稿里也標注了蒂巴爾特的音樂特征如“貓王”。最具戲劇效果的是“武士舞”結(jié)束時,眾武士舉劍象征性地刺向敵人的大旗時,奶媽從大旗后面慌忙而出,令人忍俊不止。
其間穿插的朱麗葉與帕里斯優(yōu)美沉靜的慢舞,而音樂里卻透著陰影,似乎暗示著他們之間姻緣的不可能。
卡普萊特夫人和奶媽讓朱麗葉為來賓們跳舞,朱麗葉正準備起舞時與剛進來的戴著面具的羅密歐撞了個滿懷,兩個少年為這突如其來的相遇愣住了。朱麗葉翩翩起舞贏得眾賓客們的贊譽,羅密歐一旁呆呆地看著朱麗葉起舞,竟忘了他是前來尋找羅莎琳。兩個少年被一種說不出的力量吸引,互相好奇地探詢對方。知情的梅庫蒂奧將兩人分開(他自然心知兩人會闖禍),把朱麗葉送回到帕里斯身邊。好心的梅庫蒂奧為分散羅密歐與朱麗》兩人及大家的注意力,假裝醉酒跳起滑稽取樂的舞蹈,并不惜冒犯羅莎琳換來兩巴掌。
但梅庫蒂奧的苦心似乎是徒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人心有靈犀地悄悄避開眾賓客來到花園,兩人牧歌似的抒情慢舞似在悄悄地詢問對方是誰、為什么從來沒有見過,朱麗葉歡快的炫示部舞變成兩個少男少女開心游戲的“雙人舞”,朱麗葉忘情地摘掉羅密歐的面具,羅密歐情不自禁擁吻朱麗葉,他們終于明白是什么力量在吸引他們了。而朱麗葉很快發(fā)現(xiàn)羅密歐竟是仇家的公子,猶豫之下終于還是愛情占了上風(fēng),兩個小情人互訴衷情。
蒂巴爾特發(fā)現(xiàn)朱麗葉和陌生人在一起,認出是羅密歐,要與羅密歐決斗,被卡普萊特竭力喝止,蒂巴爾特懷恨在心。梅庫蒂奧和朋友們趕來解圍。羅莎琳主持眾賓客蒙上眼睛玩游戲,結(jié)果羅密歐和蒂巴爾特又狹路相逢,羅密歐被迫離開。
羅密歐躲進朱麗葉家花園,在朱麗葉房間窗下深情的慢舞訴說著他對朱麗葉的思念,音樂朦朧如夢境。朱麗葉在房間里向奶媽訴說自己的心事。舞臺上的兩人的場景如“畫中畫”自成一體,又互相呼應(yīng)。
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找尋不到羅密歐離去。蒂巴爾特疑心羅密歐還在附近,搜尋未果。
朱麗葉遣走奶媽,信步走上陽臺,自言自語地訴說著對羅密歐的相思。羅密歐見朱麗葉出現(xiàn)在陽臺上,喜出望外,深情呼喚朱麗葉。有情人相會,接下來就是著名的長達8分多種的“陽臺雙人舞”。兩人的舞蹈如影隨形、情意綿綿、酣暢淋漓,其水到渠成的感情迸發(fā),其舞蹈動作之流暢、優(yōu)美、高難、繁復(fù)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其每一組動作的編排銜接又如此順溜巧妙,每一個動作細節(jié)都盡情展開盡收眼底,每個動作和音樂配合的如此天衣無縫,快速細巧如各種(Brise、Jete Battu、Entrechat、Rond de Jambe、Gargouillade……),輝煌亮眼如各式(Grand Cabriole、Grand Jete en Tournant、Entrechat en Volee、Grand Pas de Chat……),優(yōu)雅舒展如各種Arabesque、Arabesqueen Tournant、Attitude en Tournant、Renverse……,其美妙的視覺享受和精神感受又豈能是言語文字所能盡敘!
誠然,每一個版本的“陽臺雙人舞”,其編舞都傾其全力精心雕鑿,每一段“陽臺雙人舞”都各具特色、各有韻味。然而聯(lián)系劇情的前后發(fā)展和鋪墊,我們始終認為, 努里耶夫的版本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的一天,維羅納大街上人們依舊狂歡。羅密歐魂不守舍,沒有心情玩樂。奶媽帶著朱麗葉的信,在人群里尋找羅密歐,被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善意地)戲弄,羅密歐責(zé)怪他們無聊。其后三個好朋友的“三人舞”及炫示部舞更是努里耶夫為男舞者展示舞技!
努里耶夫沒把曼佗林那段舞編成“小丑舞”,而是9個男孩子手持花格彩旗的雜技舞。
“婚禮場景“頗值得玩味:羅密歐接到朱麗葉的信后前去洛倫佐神父的教堂與朱麗葉秘密結(jié)婚。洛倫佐神父意欲通過兩人的聯(lián)姻化解兩家的世仇,在圣母與圣嬰的巨幅畫像下,神父一手持玫瑰、一手舉頭蓋枯骨,似在掂量他們倆最終的命運?;槎Y的音樂緩慢、莊重而陰沉,舞蹈深情纏綿,但無不透著不祥的陰影,令人揪心。
梅庫蒂奧之死是努里耶夫版本中獨具一格且最富戲劇沖突的精彩一筆。維羅納大街上狂歡還在繼續(xù),蒂巴爾特跑來對蒙太古家人挑釁,梅庫蒂奧和本伏里奧上前阻止,眼看一場打斗又將發(fā)生,羅密歐從教堂及時趕回,對蒂巴爾特表示:“我可以鄭重聲明,我從來沒有冒犯過你,而且你想不到我是怎樣愛你,除非你知道了我所以愛你的理由。所以,好卡普萊特,我尊重這一個姓氏,就像尊重我自己的姓氏一樣,咱們還是講和了吧。”(引自《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譯本。其實努里耶夫版里多處都可以“看到”和“聽到”莎翁劇本里的“原話”。)
可是蒂巴爾特毫不理會羅密歐一番友好的表示,當眾輕薄羞辱了他。梅庫蒂奧忍無可忍,為朋友拔劍與蒂巴爾特決斗。蒂巴爾特不是梅庫蒂奧的對手,梅庫蒂奧把打斗全然不當回事兒,嬉笑怒罵,竭盡嘲弄蒂巴爾特之能,只是為了表現(xiàn)得更加張狂的作派,結(jié)果卻變得更加傲慢無禮,并以假裝中劍博取眾人一樂。羅密歐勸說好友住手,三個鐵哥們轉(zhuǎn)身正要離去,梅庫蒂奧被身后蒂巴爾特偷襲的一劍刺中。蒂巴爾特躲到一旁。
梅庫蒂奧受傷后痛苦不堪,可是兩個好友和眾人都沒有人相信他已受致命之傷,以為他又在佯裝演戲。于是眾人借機取樂,抬起梅庫蒂奧裝模作樣地為他舉行“葬禮”。音樂里似乎流淌著鮮血,隱約能聽見梅庫蒂奧短促粗重的呼吸;梅庫蒂奧痛苦扭曲的身體和蹣跚的腳步與眾人興高采烈的場面形成強烈的對比;梅庫蒂奧終于支撐不住躺倒在地,朋友們及眾人為梅庫蒂奧的精彩表演和完美收場熱烈鼓掌喝彩,噢,這是怎樣慘痛的場面??!直到羅密歐推搡著躺在地上的梅庫蒂奧,叫他別裝了趕快起來,這才觸摸到梅庫蒂奧身上的鮮血,發(fā)現(xiàn)他真的受傷!可是為時已晚,梅庫蒂奧已經(jīng)撒手人寰。
人群里一片混亂,羅密歐傷心欲絕,蒙太古家人要羅密歐替梅庫蒂奧報仇,蒂巴爾特又回轉(zhuǎn)來找羅密歐挑釁,羅密歐將蒂巴爾特殺死,但他的心也跟著死了一半,他殺害了他的愛人朱麗葉的家人。造化弄人啊!
死神再次先后緊緊跟隨了羅密歐。
蒂巴爾特的死亡帶來了另一個非常強烈的影響。在其他版本中,是卡普萊特夫人到來,她伏倒在死去侄子的尸體上哭泣。
卡普萊特夫人和朱麗葉聞訊趕來。不像其它版本只有卡普萊特夫人伏倒在死去侄子的尸體上悲慟號哭,在努里耶夫版里,還有朱麗葉驚恐地踩在表兄的血泊里放聲大哭,當她得知疼愛自己的表兄正是自己的愛人羅密歐所殺時,其痛苦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沖向他厲聲叫罵,但又心知若不是羅密歐殺死了蒂巴爾特,蒂巴爾特一定會殺死羅密歐,她深知表兄的一向所為。兩個可憐的小戀人不知如何是好。在這里,朱麗葉是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努里耶夫卻在這里把朱麗葉推上舞臺置于沖突中心,這樣既減少了原著中朱麗葉在閨房等待乳娘送信的場景,又最簡潔的表達了這場沖突中朱麗葉的為難處境。顯然,這種表達手法只適用于舞臺表演,她突然出現(xiàn),仿佛就像被帶進了一場噩夢中一樣;她剛剛秘密結(jié)婚的羅密歐成了殺害她表弟的兇手。這一不可逆轉(zhuǎn)的情節(jié)和眼前的鮮血讓她進入“休克”狀態(tài);她的動作就像一個人試圖從這場血洗中解脫出來,這是一種粘稠并粘在皮膚上的血。她責(zé)怪這兩個家族發(fā)生了致命的爭吵,她用胳膊劃破空氣,就像在雙方臉上扇了一巴掌。她周圍沒有一個人在動:用電影攝影術(shù)語來說,就是“畫面定格”,這讓朱麗葉從孤立的場景中脫穎而出(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吉賽爾的“發(fā)瘋”場景)。
維羅納王子趕到,宣判羅密歐次日天明前必須離開維羅納流放他鄉(xiāng)曼圖瓦,否則以死處置。
朱麗葉回到自己的房間,痛苦和恐懼占據(jù)了全部的心靈,她感到自己的靈魂已經(jīng)被羅密歐奪走了。羅密歐在朱麗葉的召喚之下前來作流放前的最后告別,一對戀人在痛苦的摯愛中結(jié)合?!半p人舞“如生離死別,如泣如訴,令人心碎。天之將曉,羅密歐必須離去,臥室里留下絕望的朱麗葉。
帕里斯前來訂婚,朱麗葉的拒絕激怒了父母,父母強令其接受帕里斯的求婚并于不日內(nèi)訂婚,朱麗葉拼命反抗無濟于事,被強迫穿上了嫁衣。這場被努里耶夫稱為家庭暴力的戲,表達了他對一些父母無視子女的愿望和幸福所采取的某些行為的反感。
絕望的朱麗葉想起了為自己主持秘密婚禮的洛倫佐神父,跑去向神父求救。巧遇帕里斯正向洛倫佐神父請求安排婚禮。洛倫佐神父以朱麗葉要作懺悔為借口支走了帕里斯(努里耶夫連這細節(jié)都沒有漏過)。洛倫佐神父安慰朱麗葉,給她一瓶毒藥,告訴她服藥后會假死,這樣可以逃過和帕里斯成婚。洛倫佐神父會讓弟子火速帶信去給流放在曼圖瓦的羅密歐,讓他趕回朱麗葉的墓室將她喚醒, 兩人可幸福團聚。舞臺上再次出現(xiàn)的“畫中畫”讓人對此情節(jié)一目了然。
朱麗葉回到家中,假裝順從父母的意愿同意與帕里斯成婚,簡單的由父母見證的與帕里斯的訂婚儀式“四人舞”,音樂低沉毫無生趣。
房間里又只剩下朱麗葉一人,是選擇表兄留下的匕首自盡以保全家族聲譽,還是服下洛倫佐神父給的毒藥去追求幸福?朱麗葉處于矛盾與痛苦之中,神情恍惚之間,蒂巴爾特和梅庫蒂奧的鬼魂推門而入,讓朱麗葉做出選擇,形同鬼魅的“三人舞“動作如電影中的慢鏡頭,懾人心魄,朱麗葉想逃避,可是無路可逃。最終,朱麗葉毅然喝下了洛倫佐神父給的毒藥。這一段又是努里耶夫的神來之筆,用“死人”暗示恐怖的死亡,書中不會這么寫,但舞蹈卻可以這么跳。別的編導(dǎo)是把從原著中看到的演給觀眾,努里耶夫演的卻是他從原著中讀懂的深意。死神那個形象真佩服努里耶夫有想象力,莎翁借朱麗葉之口就說了一句“把我的童貞獻給死亡”,可那個情境是秘密新婚的朱麗葉沒等到獻給羅密歐就聽到他要被放逐的消息,她認為自己以后要獨守空房默默等待死亡了,是說帶著童貞之身死掉。結(jié)果真就有了一個死神的形象,與睡床上行將死亡的朱麗葉的相擁合一。
在交待朱麗葉服藥假死時,巴黎芭蕾舞團利用巴士底劇院龐大的舞臺所營造的兩個場景:隨著舞臺一邊神父向朱麗葉講解藥水的效果,舞臺另一邊的閨房場景中所演的便是按照神父計劃出現(xiàn)的情況:父母發(fā)現(xiàn)朱麗葉去世,羅密歐趕來和朱麗葉相會。兩個并行的場景好似電影的蒙太奇,最費口舌卻又不能刪節(jié)的一段在舞臺上被完全呈現(xiàn)出來。
次日清晨,帕里斯帶著迎親的樂隊來到朱麗葉家中,在輕柔的晨曲伴奏下,帕里斯和樂隊翩然起舞,可憐而無辜的帕里斯還不知道發(fā)生的一切。朱麗葉的朋友們在“手持百合花少女的舞蹈”的音樂的伴奏下為朱麗葉的新婚祝福,帕里斯溫柔的炫示部舞。奶媽和母親去喚醒朱麗葉,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死去”,婚禮變成了葬禮。
不明白真相的本伏里奧得知了朱麗葉的“死訊”。洛倫佐神父的弟子前往送信,途中被強盜勒死,命運之神再次捉弄了這對戀人。(注:莎劇原作里是信使出城時,找同門師弟做伴隨行,而其人正為人診病。官府疑為瘟疫,將所有相關(guān)的人隔離。信使被困無法將實情送達羅密歐。朱麗葉的“死訊”由羅密歐的朋友本伏里奧告知。)
本伏里奧為羅密歐送信,羅密歐正在夢中與朱麗葉相聚,這又是“畫中畫”。羅密歐驚聞噩耗,與本伏里奧跳起了悲慟的“雙人舞“。其他版本都略去了羅密歐流放和送信的情節(jié)。
最后的殉情場景努里耶夫處理得也比其他版本細膩感人:不明真相的羅密歐趕回到朱麗葉的墓室,帕里斯正在那里傷心地憑吊朱麗葉,見羅密歐闖入,拔刀相見,被失去理智的羅密歐殺死。羅密歐奔向石床上的朱麗葉,欲把朱麗葉換回人間,然而朱麗葉肌膚冰冷、四肢僵硬,儼然回天乏術(shù)。這段“雙人舞“凄厲哀怨、催人淚下,難得的是舞者通過肢體語言把“死人”表現(xiàn)得那么逼真,朱麗葉昔日美麗的頭顱和失去了活力的四肢在羅密歐的懷抱里無力地低垂著,任憑羅密歐怎樣呼喚,都喚回不來朱麗葉鮮活的生命,而舞蹈還是那么美,每個動作還是那樣標準。絕望的羅密歐將朱麗葉放回石床,溫柔地將自己帶來的毒藥瓶放在朱麗葉手中,擰開餅蓋,如甘露般把毒藥一飲而盡,吻著朱麗葉隨她而去。
可羅密歐哪里知道,就在他飲毒后不久,朱麗葉醒來,發(fā)現(xiàn)石床上躺著的羅密歐,以為一切如神父所安排,欣喜過望,忘情地吻著羅密歐,才發(fā)現(xiàn)羅密歐已經(jīng)服毒殉情。朱麗葉撕心裂肺的哭喊響徹云霄,似乎整個維羅納城都為之動容。朱麗葉拿起羅密歐佩戴的匕首,放入羅密歐的手中刺向了自己的胸膛,用最后的一口氣最后親吻她的愛人……看到此,觀者能不為他們掬一抔淚么?
兩個家族的人們聞訊趕來,在這一對以死殉情的戀人面前,兩個仇恨的家族終于和解了。
努里耶夫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舞者的動作從技術(shù)上講近乎完美、無可挑剔,每個舞蹈動作是在述說的表演、是在向觀眾娓娓地講述故事,而表演中的啞劇動作也像是流動著的舞蹈,舞者的舞蹈已經(jīng)和故事的戲劇表演完全溶為一體,這也就難怪無法保持清醒的意識去刻意分辨了。這種感覺,不僅是看其他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所沒有的,也是看許多別的演出時所沒有的。
努里耶夫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死亡是無處不在;無論是實質(zhì)性地還是形象上。
大幕一升起來,葬禮隊伍開始了:凌晨時分,一些僧人推著一車尸體,把前一天互相殘殺的人的一具具尸體推到城墻外。
然后,在卡普萊特家門前,羅密歐、梅庫蒂奧和他們的朋友們正在盡情地模仿客人進門時的樣子,這時一名乞丐向他們伸出手來,大聲叫住了他們。羅密歐自己感到難過,給了他一枚金幣。這個不幸的人一得到這個意外的施舍,就猝死了。
羅密歐“本意是好的”,但“出生在一顆不吉利的星辰下”(在演出開場和結(jié)尾時,由四人小組在玩象征命運擲骰子表演),他們每次采取行動,其結(jié)果都導(dǎo)致了死亡:乞丐,提伯特,帕里斯和朱麗葉。
在第三幕中,朱麗葉被關(guān)在房間里,她預(yù)感到她的婚禮會有死亡(一具骷髏躺在她身上):“我要回我的婚床上去;死亡的不是羅密歐,帶走我少女的童貞?!鄙勘葋唽懙?。
努里耶夫提供了許多個人風(fēng)格,這是其他編舞家所沒有的。例如,他描繪了朱麗葉的父母強迫她嫁給帕里斯,她卻不知所措,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洛倫佐送給她用來自殺的匕首或藥水,承諾說喝下這藥水酣睡之后,人們相信她死了,然后能讓她復(fù)活。在夢中,她看到蒂巴爾特的鬼魂出現(xiàn),手里拿著匕首(自殺),而梅庫蒂奧邀請她喝下魔藥(活命)。
從電影里借來的手法,再一次體現(xiàn)了角色對情節(jié)想法的過程。類似的有:
——朱麗葉聽著洛倫佐的敘述(給她迷魂藥,假裝她已經(jīng)死了,并向她描述未來她蘇醒的場景),是一個未來的“閃光”。
——朱麗葉拒絕了帕里斯與卡普萊特夫婦的四人舞,只是一個插曲(有一刻朱麗葉的靈魂出竅了,反抗,她離開舞蹈呼喊著她的痛苦,其他三個主角僵住,然后回到她的地方,舞蹈重新開始)!
——帕里斯婚禮的隨從(年輕的男人和年輕的女人與音樂家一起來喚醒未來的新娘,與卡普萊特的父母和奶媽發(fā)現(xiàn)了朱麗葉毫無生氣的身體)),就像電影里回放一樣。
——羅密歐在曼圖瓦的夢:本伏里奧取代了朱麗葉的形象(如“交叉疊化”(Cross-dissolve)一樣),把羅密歐從睡夢中拉了出來。
在劇院里使用的這些技術(shù)過程,再次證明了努里耶夫?qū)﹄娪暗呐d趣和他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技能。它也顯示出芭蕾舞劇在表達和刻畫夢中的微妙之處時的詩意能力。
普羅科菲耶夫強有力的配樂已經(jīng)成為芭蕾舞界內(nèi)外的標志性作品,其在如此有震撼力的音樂下,舞蹈很容易就蒙上了陰影,但努里耶夫的舞蹈編排在如此苛刻的背景下依然獨樹一幟。當我們在創(chuàng)作一部經(jīng)典作品時,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然而努里耶夫的作品成功地將放蕩的快樂注入到這個悲哀的故事中。
在談到努里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不能不提到努里耶夫的舞美老搭檔、意大利人埃齊奧?弗里蓋里奧(Ezio Frigerio)。弗里蓋里奧最初是做電影布景設(shè)計的。努里耶夫在看了一部由弗里蓋里奧設(shè)計布景的電影以后,深為他的表現(xiàn)手法所吸引,便邀請他為自己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做舞美設(shè)計,沒想到這一合作使他們從此成了終生的朋友,努里耶夫繼《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后的幾部芭蕾舞劇,如:《雷夢達》、《唐?吉訶德》、《睡美人》、《天鵝湖》和《舞姬》等,都是由弗里蓋里奧擔(dān)任舞美設(shè)計,甚至于努里耶夫去世后,他的墓地都是由弗里蓋里奧設(shè)計的。由于以前弗里蓋里奧從來沒有作過芭蕾的舞美設(shè)計,他們倆在最開始的合作中意見分歧比較大,比如努里耶夫?qū)σ獯罄乃噺?fù)興時期的理解,就與弗里蓋里奧所知道的大相徑庭,弗里蓋里奧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修正努里耶夫的看法。雖然他們倆都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文藝復(fù)興時期,但畢竟弗里蓋里奧是在意大利所受到的教育而得來的印象要比努里耶夫接近得多。
努里耶夫1977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舞臺背景是從朱麗葉房間的窗戶看出去的夜空,月色朦朧。而1984年巴黎芭蕾舞團在戈尼爾宮首演時,背景變得比較寫實了,從朱麗葉房間的窗戶看出去的是熱鬧而灰蒙蒙的維羅納城街景。但這兩者都不是努里耶夫和弗里蓋里奧理想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舞臺布景,他們一直在尋求新的設(shè)計。直到努里耶夫去世以后,巴黎歌劇院新的劇場巴士底歌劇院落成,由于舞臺非常感大,所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舞美要重新制作,弗里蓋里奧決定采用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組畫“理想城”(Citta Idealo)為背景設(shè)計。也是通過紀錄片中弗里蓋里奧的介紹,才知道原來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繪畫大多尺寸很少,大小不過如現(xiàn)在A4紙的樣子。如果要把“理想城”組畫 搬到舞臺上去,就需要將組畫按照巴士底劇場舞臺的規(guī)模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制作,并且還要把平面圖形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成立體布景,可想而知這舞美工程的繁復(fù)浩大,努里耶夫一向喜好俄羅斯芭蕾舞劇里的豪華布景,弗里蓋里奧深知努里耶夫的喜好,認為這一最后一版本《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舞美制作,雖然努里耶夫已經(jīng)看不到了,但他一定會滿意。在確定舞臺背景顏色基調(diào)時,弗里蓋里奧把顏色設(shè)計為厚重的紫銅色,像是凝固了血的顏色,就連卡普萊特一家服裝的顏色,包括朱麗葉的裙裝的顏色,也接近這個基調(diào)。這就難怪看這個版本時心里總是隱隱有一種不安和窒息的感覺。設(shè)計者們的任何精心構(gòu)思都不會是白費的,觀眾一定會從中感受得到,不管是有意識的也好、無意識的也罷。
芭蕾舞劇中的服飾,紅綠兩色的對比突出兩家不可調(diào)和的世仇,現(xiàn)場演出沒有旁白沒有字幕,兩個對比色便可以劃分派別交代沖突,還能說舞蹈這默劇表演敘事性不強么?這樣的服裝取色恰恰成為了舞臺劇的優(yōu)勢,若是放在布景逼真的電影中反而會不自然。
基于努里耶夫的觀點,他編導(dǎo)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再是個純粹的浪漫愛情故事,因此在排練過程中,努里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遭到了倫敦舞評界的非議,或者說,是嚴厲的指責(zé)和批評,舞蹈評論家說努里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既不浪漫,也不抒情,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努里耶夫?qū)@些評論毫不理會,到最后彩排的時候,努里耶夫請了倫敦著名的莎劇學(xué)家們前去觀摩,結(jié)果,莎劇學(xué)家們表示,那是迄今為止他們所看到演繹得最為精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最貼近于莎士比亞原作精神的作品。于是乎,當時批評努里耶夫倫敦的舞蹈評論家們開始改變他們的口風(fēng),也認為努里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部好作品了!
1976年,努里耶夫在倫敦節(jié)慶芭蕾舞團排練《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時候,努里耶夫正好在拍電影《瓦倫蒂諾》(Valentino),他和舞者們的排練都是在晚上9、10點鐘以后進行,每天要排練到深夜甚至次日凌晨。自從努里耶夫61年出走西方以后,這十幾年的時間他都在世界各地巡演,學(xué)習(xí)各種流派的芭蕾、舞種。在進行編導(dǎo)《羅密歐與朱麗葉》時,他滿腦子里都是古典與現(xiàn)代舞蹈元素結(jié)合的思想。舞者們排練得非常辛苦,因為很多地方要他們完全改變原來固有的古典芭蕾的跳法;但舞者們也很興奮,因為這給他們的舞蹈生涯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努里耶夫除了精心構(gòu)思舞蹈以外,在戲劇性表演方面,努里耶夫通常只簡單地給舞者交代劇情,剩下的他要求舞者自己去琢磨發(fā)揮,一個片斷排練結(jié)束后,大家再進行點評修改。
實際上舞蹈表演、音樂的處理也未嘗不是如此。在努里耶夫的版本中,其音樂背景里也常常能隱隱地“聽”到血的流淌,加重那種從視覺上得來的不安。一如努里耶夫的習(xí)慣,他在編導(dǎo)自己芭蕾舞劇的時候,他總是試圖去恢復(fù)音樂總譜的原貌,采用最完整的音樂(《睡美人》是個例外,努里耶夫去掉了他認為雜陳的段落,比如第三幕婚禮上小紅帽與大灰狼那段),再現(xiàn)作曲家當時的創(chuàng)作意圖,比如他總要盡量去找音樂原譜,參考作曲家在原譜上的注釋或創(chuàng)作日記。有了這些為基礎(chǔ),他再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理解去發(fā)揮,尤其要加大男主角的舞蹈部份,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以前光有女舞者舞蹈、男舞者多數(shù)時候在舞臺上當擺設(shè)的狀況。努里耶夫的這些舉措在當時招來了不少人的非議,很多持傳統(tǒng)觀點的人看不慣他的做法。
1977年6月2日,努里耶夫編導(dǎo)《羅密歐與朱麗葉》由倫敦節(jié)慶芭蕾舞團在在倫敦體育館(London Coliseum)成功首演,普羅科菲耶夫的音樂與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高度電影化、華麗而色彩豐富的作品完美契合;布景和服裝直接取材于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畫作。努里耶夫親自飾演羅密歐,帕特莉希婭?魯安艾(Patricia Ruanne)(曾經(jīng)是皇家芭蕾舞團的主要舞者,后轉(zhuǎn)去了倫敦節(jié)慶芭蕾舞團)飾演朱麗葉;尼古拉斯?約翰遜(Nicholas Johnson)飾演梅庫蒂奧;喬納斯?卡格(Jonas Kage)飾演本伏里奧;弗雷德里克?詹恩?沃納(Frederic Jahn-Werner)飾演蒂巴爾特;伊麗莎白?安德頓(Elisabeth Anderton)飾演奶媽。
這一版本還于1978年1月在巴黎體育宮(Palais des Sports in Paris)與帕特里夏?魯安(Patricia Ruanne)飾演羅密歐以及伊娃?埃夫多基科娃(Eva Evdokimova)。伊麗莎白?泰伯斯特(Elisabett Terabust)和林恩?西穆(Lynn Seymour)輪流飾演朱麗葉。
1980年12月20日,在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上演,由卡拉?弗拉奇(Carla Fracci)和魯?shù)婪?努里耶夫主演;保羅?波迪尼(Paolo Podini)飾演梅庫蒂奧;安吉洛?莫雷托(Angelo Moretto)飾演本伏里奧;蒂齊亞諾?米耶托(Tiziano Mietto)飾演蒂巴爾特;馬達萊納?坎帕(Maddalena Campa)飾演奶媽。該作品于1983年攝成電影,并在意大利和英國播出,由瑪格特?芳婷飾演卡普萊特夫人。
1981年7月,在紐約曼哈頓大都會樂團劇院上演。魯?shù)婪?努里耶夫邀請瑪格特?芳婷飾演卡普萊特夫人。
在他出任巴黎芭蕾舞團藝術(shù)總監(jiān)后,1984年10月19日,黎芭蕾舞團在加尼爾宮上演,妮克?盧迪埃雷斯(Monique Loudièrees)飾演朱麗葉;帕特里克?杜蓬(Patrick Dupond)飾演羅密歐;里爾?阿塔納索夫(Cyril Atanassoff)飾演蒂巴爾特;讓?皮埃爾?弗朗切蒂(Jean-Pierre Franchetti)飾演梅庫蒂奧;洛朗?希萊爾(Laurent Hilaire巴黎)帕里斯和伊維特?肖維爾(Yvette Chauviré)扮演卡普萊特夫人。后來由馬尼厄?勒格里(Manuel Legris)和莫妮克?盧迪埃(Monique Loudières)搭檔,再后來由努里耶夫的搭檔及助手帕特莉希婭?魯安艾傳至馬尼厄?勒格里和埃里薩貝奇?瑪烏琳(Elisabeth Maurin),這幾組舞者可謂是得到了努里耶夫的真?zhèn)?,當然,巴黎芭蕾舞團的其他明星也演繹了該作品。
1985年4月,該演出再次在巴黎萬國宮(Palais des Congrès)上演 ,由伊莉莎白?莫林(Elisabeth Maurin)和曼努埃爾?萊格里斯(Manuel Legris)主演,都是20歲的明星舞者,這是他們首次出演主角;最近任命的首席舞者西爾維?吉揚(Sylvie Guillem)也第一次飾演了朱麗葉。同年,她也在日本巡回演出中飾演了朱麗葉。
1991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在加尼爾宮(努里耶夫指導(dǎo)彩排)進行復(fù)排之后,在努里耶夫去世兩年后,于1995年7月在巴士底歌劇院新的大型舞臺上演出,由馬尼厄?勒格里和莫妮克?盧迪埃主演。舞美采用了最新的設(shè)計,演出被錄像制成DVD。 1999年復(fù)排時,又拍攝了以馬尼厄?勒格里和埃里薩貝奇?瑪烏琳為主要舞者的紀錄片《舞者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后,努里耶夫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分別 與1995年10月,1998年6月/ 7月和2001年6月/ 7月復(fù)排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