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戲說中國哲學的天道與人道

? ??最近在《一世之尊》里面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似乎是來自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下面Strongart教授就來解說一下。
????先看字面意思,天道就是負反饋找平衡點,而人道則是正反饋馬太效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若是天道也是相互競爭,行星不是繞著恒星穩(wěn)定旋轉,而是都在轟轟轟的相互沖撞,又怎么會有生命出現(xiàn)?若是生命不相互掠奪資源,讓自身的物種不斷進化,搞不好永遠都是單細胞生物,根本不會有智慧的人類出現(xiàn)。
????所謂天道,就是一個平衡態(tài),主要是求得穩(wěn)定,這樣才能在內部有發(fā)展;所謂人道。則是進化態(tài),主要是求得發(fā)展,這樣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一般來說,整體的平衡態(tài)與局部的進化態(tài)是最為理想的配置,局部進化到頂端之后,就可以掌控大局,建立新的平衡態(tài),就達到天人交感的狀態(tài),其理想自然就是天人合一。正如小說中的天地人榜一樣,在天道與人道之間,我們也可以插入一個地道作為橋梁,既要穩(wěn)定又要發(fā)展,就像是小資產階級一樣具有兩面性。
????老子為什么能想出這樣一句話呢?從小的方面看,應該就是個人經(jīng)歷,年輕人走人道往前沖,等上了年紀之后,便遵循天道求穩(wěn)定,更好的延續(xù)家族與自己的生命。從大的方面看,那就是一種政治策略,沒得到政權的時候就走人道,要沖啊殺啊鬧革命,等到成為一國之君之后,自然就是調和各派利益求穩(wěn)定,給下面的人更多發(fā)展機會。才能讓自己的王座更加穩(wěn)固。對于小說人物而言,從人道發(fā)展到天道,就很可能自稱一界,成為新生宇宙的神靈,可現(xiàn)實中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當老大,大多數(shù)人還只能在自己的家里耍。天道與人道的差別,主要還是屁股決定的腦袋,只要抓住從家到國的這一條主線,中國哲學的秘密也就昭然若揭了。
????所謂中國哲學,基本上就是這類世俗生活的總結,比起民間的諺語俗話要更加理論化系統(tǒng)化,但比起各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總結,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言,無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