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只說了一半,資本才是天才背后的點金圣手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因為發(fā)明電燈而被世人記住,他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最初很多人知道前半句,不知道后半句。后來有人認為后半句才是最重要的,再后來,很多自詡既有靈感又舍得流汗的人還是無法成為天才。
這是為什么?我來告訴大家,偉大的愛迪生擅長藏拙,他仍舊沒把這句話說完,那些沒被說出來的往往才是要緊的成功秘訣。甚至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論,僅靠常識也能知道,就算是天才也要先找到機會揮灑汗水和靈感,有機會才能成為天才。很簡單,“汗水+靈感”的催化劑是最普通的東西——資本,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錢。
靈感比汗水重要,沒有那1%的靈感,汗水就可能白白流淌;資本比靈感重要,沒有資本,根本就沒有機會揮灑汗水,更不要說觸動靈感。
給愛迪生三顆痣的人——皮爾龐特·摩根
愛迪生不缺汗水和靈感,只是缺錢,否則小時候就用不著去賣報,也不會被老板打聾一只耳朵了。一句話,就算是天才如愛迪生,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要想成為這個世界的天才,愛迪生必須遇到那個給他“三顆痣”的人,這個人將成就愛迪生一世功業(yè),也將毀掉愛迪生的一切。愛迪生終究還是遇到了他,這個人的名字叫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電燈里燃燒的不僅僅是愛迪生的智慧,還有皮爾龐特的美元。

現(xiàn)在,我隆重推出金融史上的神級人物、重組美國的金融之神——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有了皮爾龐特·摩根和他的投資銀行,電能才開始推動世界運轉(zhuǎn)。
皮爾龐特·摩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改變了金融,改變了美國,在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世界。
1878年,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眾所周知,任何工程實驗的耗費都非常大,買材料、雇員工、租場地……需要很多很多錢,據(jù)估算,每天花費大概在800美元左右。這筆錢就算放到今天仍然是一筆巨款,愛迪生從哪里拿到的錢,又如何能在沒有正常收入的情況下養(yǎng)活自己?
答案是皮爾龐特·摩根,他在愛迪生腳底板上印下三顆痣,替愛迪生承擔了所有的實驗費用和生活費用。如此,愛迪生才能安心發(fā)明電燈。
愛迪生的實驗室就在皮爾龐特·摩根的家中,這是紐約哈得孫河畔的一棟豪宅,院子里有網(wǎng)球場,還有游艇碼頭。
愛迪生沒有在這個詩情畫意的地方休養(yǎng)生息,而是把摩根先生的家弄得千瘡百孔,總共在這棟房子里鋪設了4 000多米電線,今天鄰里裝修產(chǎn)生的噪聲讓我們極其厭煩,真不知道皮爾龐特·摩根是怎么熬過那些家里終日叮叮當當?shù)娜兆拥摹?/p>
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次試驗,不知花費了多少個800美元,1879年10月22日晚,皮爾龐特·摩根在家中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儀式,點亮了住宅中的所有電燈,與親友共同見證了人類點亮黑夜的奇跡。
當年圣誕節(jié),皮爾龐特·摩根在紐約門羅公園點燃了60盞電燈。當時,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電能,目睹黑夜猶如魔法般被點亮,人們高喊“愛迪生萬歲”,殊不知點亮萬家燈火的不僅僅是電流,還有摩根源源不斷的金錢。
皮爾龐特·摩根不是慈善家,他是一個商人,商人有任何舉動都不會僅考慮慈善。門羅公園的表演不僅僅是為了慶祝圣誕節(jié),也是為了開創(chuàng)一個新市場。
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從美洲、歐洲再到亞洲,當全人類的黑夜被點亮,將創(chuàng)造多大一個市場,又將帶來多少利潤?百年之交,砸爛一個黑色的舊世界,點亮一個新世界,皮爾龐特·摩根將掌握全世界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皮爾龐特·摩根認識到電能既然可以點燃電燈,也一定可以作為動力推動世界,從此,無須火焰、木炭,無須石油,無須瓦斯燈、煤氣,就連工業(yè)革命的代表蒸汽機車也將徹底成為歷史,只有一種看不到的能量在流動!
愛迪生很幸運,那個給他三顆痣的人是皮爾龐特·摩根。所以,愛迪生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實驗成功后,皮爾龐特·摩根對愛迪生投資1 000萬美元,二人合伙注冊了愛迪生電燈公司,希望把電燈推廣到全世界。
蛋糕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愛迪生電燈公司為博覽會提供了1000盞電燈,亮度從幾十燭到上萬燭,其中埃菲爾鐵塔上的電燈直徑長達150厘米,亮度為6萬燭,埃菲爾鐵塔第一次在夜晚閃耀。
巴黎世界博覽會給愛迪生電燈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電燈為全世界所知,看起來電燈中的光芒即將化為皮爾龐特·摩根兜里的美元。然而,并沒有。
任何創(chuàng)新都會觸及既得利益者,就連電燈這樣的創(chuàng)新也不例外。明明可以點亮世界,愛迪生電燈公司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而且,愛迪生的電燈本身也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難。
愛迪生電燈公司提供的電燈依靠直流電,直流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輸送效率太低,發(fā)電站到終端不能超過1公里,從經(jīng)濟成本來看甚至不如家用發(fā)電機。顯然,在一個城市中,每隔幾公里就建一個發(fā)電站是不可能的。
那么,為什么不能選擇家用發(fā)電機?此時,紐約市民使用煤氣燈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了。紐約城的煤氣管道鋪設到每家每戶,又連到煤氣燈上。
家喻戶曉的故事《小王子》中就有這樣的情節(jié):一到天黑就有人專門點亮路燈(煤氣燈)。煤氣在紐約乃至歐美都是一個很大的產(chǎn)業(yè),即使電燈能點亮黑夜,煤氣供應商也不會將蛋糕拱手讓人。
在紐約,市政府直接拒絕給愛迪生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在英國,議會組織了一個頂級物理學家聽證會,結(jié)論是電燈商用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愛迪生電燈公司這么做只是因為對電力與動力學原理有著最狂妄的無知。非但如此,媒體還充斥著“電線殺人”之類的報道,總制造噱頭說電線可以在不經(jīng)意間將人勒死。
愛迪生和皮爾龐特·摩根都是很世故的人,為了讓人們接受電燈,愛迪生電燈公司采用了昂貴的集中供電方式——也是唯一被市政府接受的方式。為了消除公眾愚蠢的電線殺人的質(zhì)疑,他們把電線和煤氣管道一樣埋在地下,而且使用了和煤氣一樣的讀表的方式計費(事實證明,這些確實有利于城市建設與美觀)。
剩下的事情就是輸電效率了,愛迪生電燈公司必須突破這一難題。
另一位天才——特斯拉
歷史并非沒有給愛迪生機會,但是很遺憾,這位既有天賦又肯揮灑汗水的天才并沒有抓住,問題的鑰匙就是另一位擁有汗水、靈感的天才——尼古拉·特斯拉。

1884年,愛迪生電燈公司中出現(xiàn)了一名年輕的員工,他的名字叫特斯拉,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科學天才。與賣報紙出身的愛迪生相比,特斯拉接受過正規(guī)大學教育,在科學創(chuàng)造上更富有靈感,也從不吝惜汗水。
據(jù)說,特斯拉從來不用圖紙、模型,甚至很少做實驗,僅憑想象和理論推導就能完成整個設計。換句話說,這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一生中共獲得112項專利,除了因被愛迪生算計而被收回的收音機專利,特斯拉為人類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交流發(fā)電機、交流電傳輸、水電站、無線電、電話、雷達、X光……
特斯拉剛進入愛迪生電燈公司的時候還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小伙子,對愛迪生也很崇拜。進入愛迪生電燈公司之前,特斯拉就已經(jīng)發(fā)明了交流電發(fā)電機,但技術(shù)還不成熟。
在愛迪生電燈公司,特斯拉開創(chuàng)了24項直流電發(fā)電技術(shù),極大節(jié)約了成本,最初深受愛迪生賞識。特斯拉這樣的天才人物,馬上就看到了直流電的弱點,懷著一腔熱忱向愛迪生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希望愛迪生用交流電替代直流電,交流電可以用高壓輸送,與直流電相比,電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令特斯拉沒想到的是,愛迪生對交流電根本沒有興趣,后人覺得,愛迪生固執(zhí)地認為世界不需要交流電,有直流電足夠了。
對此,或許作為當事人的特斯拉更有發(fā)言權(quán),他給出的解釋是:愛迪生僅上過三個月的學,要懂得交流電原理,必須懂得高等數(shù)學,愛迪生根本不懂,他(愛迪生)的方法效率非常低,經(jīng)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碼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氣,他無視初等教育和數(shù)學知識,完全信任發(fā)明家的直覺和建立在經(jīng)驗上的感覺。
有時,如果老板喜歡你,缺點就會變成優(yōu)點,反之亦反是。另一個天才特斯拉恰恰沒有被老板喜歡。愛迪生開始嫉妒特斯拉的天賦,作為公司總經(jīng)理,無端排擠作為員工的特斯拉,尤其對特斯拉從來不做實驗進行了抨擊。
最過分的是,當特斯拉向愛迪生索要直流電機改進報酬5萬美元時,愛迪生居然回答:年輕人,你還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
特斯拉再一次退讓,要求將周工資從18美元漲到25美元,愛迪生對此嗤之以鼻,非但沒有答應,還把特斯拉趕出了愛迪生電燈公司。
錯把平臺當能力!沒有大公司的舞臺,靈感和汗水有什么用?離開愛迪生,離開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任何天才、汗水在得到金融支持之前,都很可能無法綻放光芒,特斯拉當時的情況確實是這樣。離開愛迪生電燈公司,特斯拉的工作真的沒了靈感,只剩下了汗水,他從一位工程師變成建筑工人,在市政工地上挖水溝,真可謂明珠暗投。
世界上,這個值錢,那個值錢,但最值錢的東西唯有人類智慧,一切財富都是人類智慧創(chuàng)造的,也只有人類智慧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萬事萬物都可以被替代,唯獨人類智慧無法替代,所有智慧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對那種擁有超凡智慧的人來說。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金融便化龍!特斯拉確實不懂美國式幽默,但世界上只有一個特斯拉,他才是真正的壟斷者。
很快,特斯拉就迎來了自己的機遇——喬治·威斯汀豪斯。與摩根不同,喬治·威斯汀豪斯是一位實業(yè)家,并不擅長金融;與愛迪生不同,喬治·威斯汀豪斯是一位科學家;所以,威斯汀豪斯能看清楚電能發(fā)展的技術(shù)路線,也不會意氣用事,做出非理性舉動。
特斯拉與威斯汀豪斯同樣一拍即合,成立了西屋電氣公司。當天才遇到錢,特斯拉立刻完善了交流電體系設計,1886年春,西屋電氣公司輸電系統(tǒng)在紐約州布法羅市誕生了,每當夜幕降臨,布法羅市都會真正上演一幕“華燈初上”,成為美國一幅壯麗景觀。
至此,摩根最致命的敵人出現(xiàn)了——不是為紐約提供煤氣照明的洛克菲勒財團,而是同樣揮灑汗水、有才華、又懂得現(xiàn)代科學的人——特斯拉。
而實際上,這場電力之戰(zhàn)才剛剛開始,天才們堵上了自己的尊嚴與榮耀,而金融家們則機關(guān)算盡,等待著摘取最后的勝利果實……
(本文節(jié)選自瀛洲客《金融激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