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法國西班牙的友好條約

今大富浪沙國大皇帝、大衣坡儒國大皇帝、大南國大皇帝切愿將三國不協(xié)之處調和,以敦永好。是以大富浪沙國大皇帝特派總統(tǒng)水陸軍民大元帥欽充議和正使全權大臣鋪那、大衣坡儒國大皇帝特派陸路大將軍欽充議和正使全權大臣巴朗歌、大南國大皇帝特派協(xié)辦大學士領禮部尚書欽充議和正使全權大臣潘清簡、兵部尚書欽充議和副使全權大臣林維浹為欽差全權大臣,便宜行事。彼此既將所奉便宜行事之上諭及欽差全權之詔敕公同較閱查核,俱屬妥當,即將所立條款開列于后。
第壹款:自后大富浪沙、大衣坡儒兩國皇上與大南國皇上,及三國之民,無論何人,在何地方,均永遠和好,友誼敦篤;
第貳款:茲富浪沙、衣坡儒兩國在大南國設行天主教,凡南國無論何人,有愿從天主之教者悉聽其便,不愿者亦不強;
第叁款:茲既議和,宜將邊和、嘉定、定祥三省全地方及昆侖島一處統(tǒng)歸大富浪沙國皇上管轄,如富浪沙國商人運大小船只由大洋以及各派江河往高蠻等處作生意者,悉要聽從其便,若有富浪沙國兵船從此洋及各江往來察看者,亦聽其便;
第肆款:自議和后,如有別國欲向南國惹事,或欲割地說和,大南國皇上必須發(fā)信使與大富浪沙國皇上商議,隨宜相助,其別國和款內如有割地之事,大富浪沙國皇上允行則行,不允行則不必行;
第伍款:如有富浪沙、衣坡儒兩國商民人等來安南沱?、巴??、廣安三港口作生意者,均宜彼此相安,各隨其便,所有南國稅例,宜照例交納,若南國商人欲往富浪沙、衣坡儒兩國為商者,亦彼此相安,各從其便,所有富朗沙、衣坡儒兩國稅例,亦宜照例交納,如有別國商人來南國作商者,南國各官不得私為庇護過于富浪沙、衣坡儒兩國,倘有商賈利益施于別國者,亦須有商賈利益施于富浪沙、衣坡儒兩國一樣;
第陸款:自議和后,如有緊要公事須會同辦理者,三國皇上派出欽差大臣,或于南國京城,或在富浪沙、衣坡儒兩國京城會辦可也,倘非因公事而三國皇上或發(fā)使問安者亦可,但富浪沙、衣坡儒兩國之船至南國沱?汛,則將船停泊,欽使即起旱由陸路進京;
第柒款:茲既說和,則仇怨盡捐,凡南國軍民有被富浪沙拘拿者,富浪沙皇上特降恩詔放回,所有百姓等家產亦準給回,其南國人等有投服從事富浪沙國者,南國皇上亦須特恩赦免,并不要罪親族;
第捌款:茲既議和,須南國皇上補富浪沙衣坡儒兩國銀肆百萬元,分拾年補足,每年應交銀肆拾萬元于住扎嘉定之富浪沙國大臣收貯,此銀系補富浪沙、衣坡儒兩國軍需之費,茲已收錢拾萬貫,俟日后交銀照除,每銀壹元,重柒錢貳分計;
第玖款:南國如有匪徒、海賊、作亂之人在富浪沙國所屬各地方滋擾而逃回南國地方者,或有各西國囚犯賊徒逃往南國地方者,富浪沙國官即知會該犯所逃之南國地方官,將該犯拿解富浪沙國地方官治罪,若有南國匪徒罪犯人等逃在富浪沙國所屬之地方者,南國官亦知會富浪沙國官,將該犯拿送南國地方官治罪;
第拾款:自議和后,凡永隆、安江、河仙三省人民往來富浪沙國所屬各地方生理者,所有富浪沙國稅例已照交納,則悉從其便,若因公務或軍兵糧餉火藥炮彈器械等件,欲從富浪沙國所屬定祥小??谕鶃碚?,富浪沙國皇上亦可準行,但必須南國官于前拾日先為知會富浪沙官,俾得給票放行,倘不先為知會,又無富浪沙官符驗而私為往來者,富浪沙官查知,定將該船擊破,軍兵并拿治罪;
第拾壹款:永隆省現(xiàn)已為富浪沙國所得,今暫為駐守,但富浪沙國之官兵雖住扎于永隆,凡屬南國之事,歸南國官辦理者,富浪沙官兵毫無插進兼理以及禁止等事,惟南國現(xiàn)猶有奉命私探,乘隙進攻之各官,濳藏于嘉定、定祥二省,現(xiàn)既已息兵,又立和約,南國皇上必須將此等官員召回,俾地方人民均得平安,則富浪沙國即將永隆省交回南國管屬;
第拾貳款:凡立和約章程后,三國大臣畫押蓋印,奏上大皇帝,自畫押蓋印之日起約計,限以壹年,三國大皇帝彼此御覽欽定批準,即在南國京城互交存照。
右和約于嘉定省妥定。
大富浪沙國欽差全權大臣鋪那
大衣坡儒國欽差全權大臣巴朗歌
大南國欽差全權大臣潘清簡、林維浹
降生壹千捌百陸拾貳年陸月初伍日即
嗣德拾伍年伍月初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