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評話出版文本——明英烈
明英烈及其續(xù)書大致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從武科場到取南京,主要講反元情節(jié),第二段從朱元璋稱帝到天下平定,主要講與反王張士誠、陳友諒之爭與滅元之戰(zhàn),第三段從謀害功臣到朱棣登基,主要講燕王征南。
單田芳版
在評書各家中,單田芳版明英烈文本最為整齊。明英烈是單先生看家書,單版中第一段稱為明英烈,第二段稱為大明英烈,第三段稱燕王掃北,并另有續(xù)書兩部,一直講到永樂朝中期。出版計有:
《明英烈(武科場)》,單田芳述錄,王樵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2年1月,印量200,000,字數(shù)116,000(明英烈第一冊)

《明英烈(取襄陽)》,單田芳述錄,王俊明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2月,印量107,700,字數(shù)102,000(明英烈第二冊)

《明英烈(戰(zhàn)滁州)》,單田芳述錄,王樵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2月,印量107,700,字數(shù)78,000(明英烈第三冊)

《明英烈(定南京)》,單田芳述錄,王樵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4月,印量524,200,字數(shù)125,000(明英烈第四冊)

修訂版:《明英烈》,單田芳述錄,王樵、王俊明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5月,印量6,400,字數(shù)430,000(四冊合為一冊,增寫了部分章節(jié))

再版:《明英烈》,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9月,印量5,000,字數(shù)430,000(列入“中國十大傳統(tǒng)評書經(jīng)典”系列)

《大明英烈傳》,單田芳、方殿整理,黃河文藝出版社,1985年12月,印量81,050,字數(shù)500,000

再版:《大明英烈》,群眾出版社,1999年1月(列入“單田芳評書精粹”系列)
《燕王掃北》,單田芳、王瑩,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1986年8月,印量26,000,字數(shù)340,000

再版:《燕王掃北》,群眾出版社,1999年1月,印量5,000,字數(shù)336,000(列入“單田芳評書精粹”系列)

《大明演義》,單田芳著,單瑞林整理,上中下三冊,中國工人出版社,2014年7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1,710,000(重新整理,包含全部明英烈、大明英烈、燕王掃北情節(jié),與之前整理本書情大異,列入“單田芳自選集”系列)

《燕王劍俠》,單田芳著,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印量150,680,字數(shù)429,000(講掃平韓馬殘黨、降服瓦剌)

再版:《燕王劍俠》,群眾出版社,1999年1月,印量5,000,字數(shù)434,000(列入“單田芳評書精粹”系列)

《永樂劍俠》,單田芳、王全桂,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1990年4月,印量7,880,字數(shù)159,000(講平定懷王之亂)

再版:《永樂劍俠》,中原農(nóng)民,1990年9月(改16開本)
《永樂劍俠》,群眾出版社,1999年1月,印量5,000,字數(shù)157,000(列入“單田芳評書精粹”系列)

其他出版評書
《朱元璋演義》,段少舫演出本,徐雯珍整理,上下兩冊,中國曲藝出版社,1985年6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693,000(主要講第一段反元,第二段戰(zhàn)反王只用一回書帶過)

再版:《洪武大帝》,上下兩冊,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6月(回目名稱改為通俗小說式樣)
期間選段:“雙劫法場義救郭光卿”,段少舫講述,徐雯珍整理,收于《曲藝》雜志1982年11月刊(與《朱元璋演義》相關(guān)回目大同小異)
《戰(zhàn)滁州》,張霈興述,謝純一記,北京出版社,1958年4月,印量12,500,字數(shù)111,000(第一段反元書中一個大關(guān)節(jié),列入“北京評書選”系列)

“皇帝喊冤”,余玉化(徐國華)、沈邦壽,收于《傳奇故事》雜志1988年第2期(湖北評書)
《燕王演義》,黃秉剛口述,王樵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12月,印量35,500,字數(shù)325,000(講第三段燕王故事)

明英烈評書的書外書
少英烈
講王奇(又做王起)等小五虎斗張烈、陳友諒故事
《五虎鬧金陵》,邱連升、郝艷芳口述,宮欽科、欒冠文整理,黃河文藝出版社,1989年11月,印量3,600,字數(shù)193,000(書至金殿封五虎,兵發(fā)鄱陽,未續(xù))

《神光劍》,吳電、李全林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2月,印量50,000,字數(shù)265,000(大明少英烈第一部,亦講到兵發(fā)鄱陽,未續(xù))

洪武劍俠圖
張青山傳本,講洪武立國后,御俠客李飛、狗皮道人張三豐等一系列俠義故事
《洪武劍俠圖》,劉浩鵬口述,尚羨智、李耀先記錄整理,上下兩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7年2月,印量200,000,字數(shù)336,000(自李飛排宴至黑玉娘尋婚得婚)

《洪武劍俠圖續(xù)集》,劉浩鵬整理,上下兩冊,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年2月,印量300,000,字數(shù)667,000(自校場斷黃旗到張三豐掌震銀逢道,再續(xù)書未得出版)

評話英烈出版文本主要集中在蘇州評話、杭州評話和揚州評話之中,其中蘇評與杭評都有不同藝人的多部單行本。
蘇州評話
據(jù)材料顯示,老本的蘇評英烈共150回,是和岳傳同長的大書。張鴻聲先生自己解釋,英烈分四大節(jié),分別是:第一節(jié)武場到造皇城;第二節(jié)牛塘角至三吊金鰲、火燒三山街;第三節(jié)朱元璋進江西;最后一節(jié)三打姑蘇、胡大海進川和圍困大都路。而根據(jù)現(xiàn)在出版的群益堂單行本看,講到陳友諒敗亡,其后分兵三路就兩句帶過了,據(jù)說原曾有想法對末一節(jié)重整與擴展,最終沒能得以實施。
《大明英烈傳》,張鴻聲說演、姜興文整理,分上下兩冊,群益堂,1986年3月,印量18,000,字數(shù)833,000(自反武場至滅江西,后半部刪減較多)

修訂版:《大明英烈傳》,張鴻聲口述、姜興文整理,分上下兩冊,逍遙谷書緣社,2020年1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902,879(在群益堂本基礎(chǔ)上依錄音等資料增補修正,更忠實還原張鴻聲藝術(shù)面貌,推薦?。?/p>
期間選段:
“大明英烈傳”,收于《今古傳奇》第三、四輯(自訪常至三沖盧溝橋,保留原注表白,應(yīng)是《大明英烈傳》較早的記錄本面貌)
“馬跳圍墻”,收于《評書傳統(tǒng)作品選》,1958年1月,作家出版社(分注人物表白,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不同)
“馬跳圍墻”,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三集(下)》,2000年1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相同)
“手托千斤閘”,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三集(下)》,2000年1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相同)
“智取北和州”,收于《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卷》,1991年12月,春風文藝出版社(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相同)
“打中軍”,收于《評彈叢刊.第七集》,1962年1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分注人物表白,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不同)
“打中軍”,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二集(下)》,1998年12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內(nèi)容同上,略作調(diào)整)
“大明英烈傳”,收于《今古傳奇》第十二輯(自兵進江左至三沖牛塘,應(yīng)是《大明英烈傳》定稿前的整理本面貌)
“智取淮安”,收于《評彈叢刊.第七集》,1962年1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分注人物表白,與《大明英烈傳》相關(guān)章節(jié)不同)
“智取淮安”,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二集(下)》,1998年12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內(nèi)容同上,略作調(diào)整)
“八卦樓”,丁冠漁口述、曲江整理,收于《蘇州評彈選.第一集》,1962年12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另:
“八卦樓”,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一集(上)》,1997年7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內(nèi)容同上)
“八卦樓”,收于《江蘇文學50年曲藝卷》,1999年9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內(nèi)容同上)
《英烈.反武場》,朱慶濤演出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年9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390,000(自訪常至三沖盧溝橋,列入“蘇州評彈書目庫”系列)

《英烈(二).興隆起義》,朱慶濤演出本,分上下兩冊,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不詳(自胡大海招親至金殿封官,列入“蘇州評彈書目庫”系列)

《英烈(二).牛塘角》,朱慶濤演出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不詳(自金陵開兵至大鬧中軍帳,列入“蘇州評彈書目庫”系列)

杭州評話
杭州評話英烈文本的整理和出版還是比較盡心的,雖然選段刊載不甚活躍,但借近年非遺保護的契機,使得幾部本子都獲得單行出版,成就斐然。保存文本書路的完整性,尤其對于后部的道子,更是評話中唯一有頭有尾的。
《大明英烈傳》,李偉清演出本,分上中下三冊,杭州文聯(lián)、杭州曲協(xié)、杭滑內(nèi)部資料,2008年8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不詳(自李文忠進京至箭炮同歸,許多橋段安排與蘇評不同,文中對于武將的武力分級體系描述甚為完整,是評話本中首見,列入“杭州傳統(tǒng)評話叢書”)

《劉伯溫出山》,王超堂口述、徐永華、陸子康整理,三秦出版社,1990年8月,印量20,000,字數(shù)300,000(自孫炎訪劉至劉伯溫歸山,以普通話進行整理,開書劉伯溫出山時朱元璋已稱王,與別本安排不同)

再版:《劉伯溫出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列入“文化杭州叢書”系列)
《大明英烈.馬兵王玉》,王超堂口述整理,杭州滑稽藝術(shù)劇院內(nèi)部資料,2018年3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不詳(自朱元璋看燈至江東橋放諒,以方言進行整理,無論民俗講頭還是語言,都比《劉伯溫出山》整理得更加地道)

揚州評話
另外,還有揚州評話兩段,據(jù)記載劉伯誠是當時唯一說過英烈的揚評藝人,所以這兩段應(yīng)該算是傳世孤本:
“朱元璋販賣烏梅”,劉伯誠述、王澄整理,收于《揚州評話選2》,1982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
“朱元璋泗州‘治病’”,劉伯誠述、王澄整理,收于《揚州說書選(傳統(tǒng)作品)》,1981年9月,中國曲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