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中醫(yī):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消

痰多別只會用化痰藥,這樣做才能除盡一身頑痰!
很多人身上痰濕重,痰多就只會用些化痰藥,但用來用去,也沒啥效果,可能就是因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治氣!

中醫(yī)有句話叫“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訣無痰飲之患”,啥意思呢?就是說,人身體里氣順了,津液流動才順,那就不可能聚在一塊變成痰,所以你體內(nèi)就不會有痰產(chǎn)生,但你要是氣不順,氣出現(xiàn)問題了,那就該有痰了,另外這痰一出現(xiàn),就會堵住氣道,讓你體內(nèi)的氣流動更加不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個死循環(huán)——氣越不順,痰越多。

所以,才會有“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的說法,因為只有氣順了,痰才會消失,那接下來,我就從補氣、化氣、理氣、降氣四個角度來出發(fā),教你把身體里的老痰頑痰清干凈!
首先補氣。說的是補脾氣,因為脾被稱為生痰之源,這脾氣可以往外運化水濕,你要是脾氣虛,沒勁往外運水濕,痰肯定就生成了,所以你開始整天咳痰吐痰,另外還會覺得身上沒勁,出現(xiàn)些胸悶,腹脹,食欲不好,大便稀軟不成型等情況,這時得補脾氣,再化痰,可以用個六君子丸。

然后化氣。指溫化腎陽之氣,因為腎陽是一身陽氣的根本,而陽氣一可以促進氣的流動,二可以蒸發(fā)你身體的水濕,讓水濕不能凝聚變成痰,所以要是你陽虛了,不但氣流動不順,還會導(dǎo)致水濕聚集變成痰,然后你開始整天吐痰,另外還怕冷,手腳發(fā)涼,腰膝酸軟發(fā)涼等,有的甚至會尿頻,尿急,這時得補陽化氣,再化痰,可以用個金匱腎氣丸。

其次,理氣。就是梳理氣機,把你郁堵的氣通一通,畢竟我剛才說了,氣不順了,痰就產(chǎn)生了,這時你得從肝入手,因為肝主一身之氣,加上肝還主情志,所以這時你不僅痰多,平時還容易胸悶,肋巴骨脹痛,感覺情緒不穩(wěn)定,控制不住脾氣想發(fā)火,這種的就得理氣加化痰,可以用個越鞠丸。

最后,降氣。就是把痰往下引,畢竟痰這東西會隨著氣流動到你全身,那常見的就是隨著氣往上走來到你的肺,肺里一有痰,就想往外排,那這時你就開始一直咳痰吐痰了,但這痰就像泡泡糖,它黏在喉嚨的地方后,你就該感覺喉嚨里有東西,咽不下吐不出,難受的很,這種的你就可以用個半夏厚樸湯,化痰的同時行氣利咽。

總之,當你體內(nèi)氣機順暢的時候,痰自然就容易消掉了,那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