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別話(十九):學生階段,是以學習為主?還是以賺錢為主?

學生階段,是以學習為主還是以賺錢為主,這個話題我早就想寫了,一直放在我的備忘錄里面遲遲沒有動筆。
正好,今晚我媽給我打電話又提到了我實習工資的問題,她一直搞不懂為什么我的實習工資比預想的要低,在外邊隨便找個暑假兼職都要比我實習的高。
我爸甚至更加決絕,他勸我干脆不要實習了,趁光陰正好,好好把握時間,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爭取考研或考公務(wù)員。
我試圖向他們解釋,我說現(xiàn)在賺錢不是首要的目的,學習也不止于課本里的理論知識,還有實踐的經(jīng)驗等等。
其實我媽挺擔心我的,她多次詢問公司的老板待我如何,老板人品怎樣,幫他做事會不會發(fā)工資,和周圍同事的相處是否融洽,工作壓力大不大之類的。
在我爸看來,我的實習付出可能和報酬不成正比,甚至沒有多少意義,他所認為的學習就是老老實實待在學校學著課本上的知識。
這些我都可以理解,畢竟,父母的認知的半徑有限,有些知識和見識也沒有更新,他們的觀點是不能左右我的,因為別人不是我自己。


至于在大學階段,是以學習為主還是以賺錢為目的呢,我經(jīng)歷了一個心路歷程。
最早之前,我在QQ空間發(fā)過一條名為“堅持理想,順便賺錢!”的簽名,當時的自己也是愛折騰,在網(wǎng)上做代購還批發(fā)了一些衣服,每天打理著自己的小號,和不同的客戶(其實就是同學)的聊天,推銷著自己的產(chǎn)品。
這段經(jīng)歷是寶貴的,畢竟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這里頭了,那些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的人是不可能體會這其中的辛酸和喜悅的。
后來我讀書開始用功了,發(fā)現(xiàn)通過努力學習后獲得的獎學金的錢比我之前賺的那些錢相比,后者簡直不值一提。
于是,這個時候的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還是覺得學習的好處多一些。
曾聽過這么一個說法,其大意就是,在大學階段,如果家庭尚可,且每月可穩(wěn)定地供應(yīng)你生活費上學的情況,就以學習為主;如果是那種家里窮得實在是揭不開鍋的極端情況,就得考慮邊工作邊賺錢養(yǎng)家了,這是被現(xiàn)實生活所逼所作出的無奈之舉。
后來,我認可了這種說法。
其實,在我去正式去老師公司實習之前,也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聲音,有的說在老師那里實習費力不討好,會被當做免費的勞動力壓榨;有的說給的工資太少了,不值得我這么努力為其工作。
更多的聲音還是在說工資待遇的問題,似乎錢成了大多數(shù)人選擇工作的首要準則,后來我也和老板進行了一番溝通,但最后為什么下定決心來老師的公司呢,這個問題我是認真想過的。
我認為,現(xiàn)階段賺錢確實不是首要目的,學習才是。
其次,老師給我提供的是一個歷練的平臺,這里可以是我的起點,但絕不是終點。
錢隨時都可賺,現(xiàn)在可以,以后也可以,為何不在自己身上多投注一些精力去學習呢?尤其是直接經(jīng)驗,課本上面可學不到的。
實習近兩個月來,我感覺目前的狀態(tài)挺好的,并沒有像別人口中所說的那樣,被壓榨和不停的加班,基本上都是在自己能力范疇之內(nèi)的事情。
即使加班,也很正常,對我們設(shè)計行業(yè)來說本是一種常態(tài),習慣就好,況且公司還有加班補償,這點很讓我滿足了。

這世間哪種工作輕松還能賺到很多錢的差事只占一小部分,絕大多數(shù)還是要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況且我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就更加要努力了。
自從遁入佛門以來,我對這個問題又多了一層看法。
佛法講究無修之修,不為悟道而悟道,不為修行而修行,不為學習而學習,不為賺錢而賺錢,應(yīng)遵循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把手頭上該做的事做好后,屆時,開悟賺錢便是順便的事情。
至于生活中的挫折以及時好時壞的心情,看淡放下就是,這本是你人生修行的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會有的,只不過有大有小,不足為奇。
2018.9.14 子時 收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