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下?甘肅篇(二)

甘肅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其地形狹長地貌廣闊,在多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產(chǎn)生了很多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是人類飲食文化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只有在無可復制的地方,才能成就獨一無二的美食。今天,我們走進“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酒泉,一起去看一看這里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糊鍋因其外形與飯糊鍋極為相似,便被人們?nèi)∶麨椤昂仭币恢眰鞒兄两?。但它樸素的外表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千年風霜傳遞千年美食,千年美食映襯千年文化。在千年以前,在酒泉經(jīng)商的內(nèi)地商人因交通不便,他們無法在年夜趕回家與親人團聚,便只好在旅店內(nèi)與同行的人一起度過一個特殊的年夜。他們將油餅、雞肉等食材一起進行燉煮,燴出一鍋黏糊糊的年夜飯,這就是糊鍋的最初形狀。后來經(jīng)過店家的改良,它逐漸被南來北往經(jīng)商的商人們流傳開,慢慢演變成這道獨居酒泉特色的風味小吃。
?

歷史,對于旁觀者來說是一段故事,對于親歷者卻是切身的喜悅和悲傷。我們無法想象,那些商人在制作這道風味美食時心中所想,但可以肯定的是,食物中包含著的是他們對于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
現(xiàn)在的糊鍋還保持著古老的做法,用老母雞熬高湯,在湯中加入麻花、雞肉、粉條等食材,最后撒入胡椒等辛味調(diào)料即可。做好的糊鍋外形簡單卻內(nèi)涵豐富,使人望之生津,食之慨嘆。它含蓄卻又靈動的風味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時至今日,糊鍋已經(jīng)成為寄托酒泉人鄉(xiāng)愁的載體,每一個趕回故鄉(xiāng)的游子都會第一時間去吃一碗熱乎的糊鍋,尋找記憶最深處的滋味。
?

驢肉黃面。一城一味,一味千年。驢肉黃面是敦煌獨有的味道,它憑借獨特的口味和考究的制作方法在時間考驗中脫穎而出,傳承至今。
在敦煌驢肉黃面面館隨處可見,這一美食已隨著歷史變遷走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口中也流傳著這樣兩句俗語“驢肉黃面門外拽”、“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其中提到的黃面與驢肉便是制作美食最主要的食材。二者在光與影的映襯下相得益彰,在唇與齒的碰撞下互生情愫,產(chǎn)生別樣的滋味,也為美食奉上一個簡單易記的名字——驢肉黃面。
?

黃面面條細如龍須,長如金絲,它的這一特點被人們賦予長長久久的內(nèi)涵,也因此頻繁出現(xiàn)在婚禮喜宴之上,人們甚至會根據(jù)主家提供的黃面面條長短,師傅水平高低來給婚禮宴席做出評判。而對于新人來說,一種食物,連接起的是他們留下足跡的兩個故鄉(xiāng),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的距離,因為驢肉黃面的出現(xiàn)開始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也會因一碗獨具風味的面貼的更近。
美食是借口,是由頭,是人們同甘共苦的味覺記憶。無論是千年前交通不便無法回家的商販,還是現(xiàn)在跨越阻礙走到一起的新人,美食都將跨越千年成為他們共同的記憶。
酒泉的特色美食還有很多,如羊肉粉湯、駝峰炒五絲等。對于未提及的美食,歡迎朋友們在留言區(qū)進行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