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城鎮(zhèn)/瓦涅切特未能講清的設定(一)
傍林而存的古老貿易中樞(瓦涅切特)的一些設定補充:
?
一·無盡酷寒之中的取暖方式:
地理優(yōu)勢?- 瓦涅切特(金色爐膛)得名于西部無垠的原始森林“瓦諾尼奇(黃金瘴氣)”,整個大洲西部全是望不到頭的復合喬木林。貼合城鎮(zhèn)的外圍植物種類蕪雜:
白樺,紅楓,甚至還有一些果樹,在舊世界,這些挺拔的良木讓整個森林常年展現(xiàn)出一種從金到紅的美妙漸變色彩。
(這也是“瓦諾尼奇”得名的理由之一,另一個得名理由就是過分深入森林深處者將受詛咒,即使能僥幸生還也會傳播一種無藥可醫(yī)的出血熱——這也是黃金森林無法像西部的巴比倫環(huán)山一樣被完全探索的最主要原因。)
但隨著來自大洲南部帝國的商人們駐扎在森林邊緣開始向西伐木開荒,這些五彩斑斕的四季樹種被快速消耗,露出了青黑色的高聳深林,此時樹種構成更接近泰加林(針葉林)。
面對預言之中的寒潮時,所有留下的原住民望著燒個幾百年都不可能燒完的浩蕩森林,人人都難以想象自己會被凍死。
實際情況?- 寒潮正式抵達后,權貴組成的城鎮(zhèn)政府開始全權掌控森林的開采權,根據(jù)地勢劃分了狩獵區(qū)和薪炭林,壟斷并控制了木炭的燒制與輸出。
經(jīng)過一次撼動整個城鎮(zhèn)卻未能完成使命的糧食革命后,富人們分裂了平民的武裝力量并將從未被撼動的民眾生活剛需 木炭?徹底掌控,以此發(fā)展出的權貴聯(lián)盟在根本意義上再未被任何民間反抗力量所影響。
無固定產(chǎn)業(yè)的其他平民獲取生活用品的主要途徑一般是為富人的邊防工作出賣體力來換取額定的物質報酬——木炭,食物,或是布匹。
嚴冬之中,【木炭】才是瓦涅切特真正意義上的硬通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