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忱:心理學之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又稱定型效應,是指人們用刻印在自己頭腦中的關于某人、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為判斷和評價人依據(jù)的心理現(xiàn)象。
刻板效應是經(jīng)過兩個途徑形成的:一是直接與某人、某群體接觸,將其特點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間接信息影響形成的。間接的信息影響,就是刻板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
蘇聯(lián)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個人的照片分別給兩組被試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翹。向兩組被試分別介紹情況,給甲組介紹情況時說“此人是個罪犯”;給乙組介紹情況時說“此人是位著名學者”,然后,請兩組被試分別對此人的照片特征進行評價。
評價的結果,甲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兇狠、狡猾,下巴外翹反映著其頑固不化的性格;乙組被試認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頑強精神。
為什么兩組被試對同一張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評價竟有如此大的差異?原因很簡單,是人們對社會各類的人有著一定的定型認知。把他當罪犯來看時,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歸類為兇狠、狡猾和頑固不化,而把他當學者來看時,便把相同的特征歸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堅韌性??贪逍獙嶋H就是一種心理定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