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應用統(tǒng)計2023考研經驗和備考指導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應用統(tǒng)計2023考研經驗和備考指導
?
一、院系及專業(yè)介紹
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1913年秋北京大學數學門的招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先河。
1952年秋,全國高等學校進行了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數學系與清華大學數學系、燕京大學數學系經調整后,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78年分設為數學系和力學系。1985年,概率統(tǒng)計教研室獨立成立了概率統(tǒng)計系。1995年,在數學系與概率統(tǒng)計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下設四個系:數學系、概率統(tǒng)計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和金融數學系,擁有五個本科生專業(yè):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y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yè)、統(tǒng)計學專業(yè)、應用統(tǒng)計學(生物統(tǒng)計方向)以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yè);四個博士專業(yè):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概率統(tǒng)計,四個博士專業(yè)都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并全部被評為重點學科。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研究單位,與數學科學學院緊密結合,形成院所結合的體制;數學科學學院還擁有“數學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研究機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高校數學研究與高等人才培養(yǎng)中心”、北京大學統(tǒng)計科學中心、北京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也掛靠在數學科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與科研并重,理論與應用并舉,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數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北大數學學院暨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3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8人,他們不僅在數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還長期堅持在教學崗位上,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1952年以來,數學科學學院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萬多名畢業(yè)生,他們奮斗在國家建設的各條戰(zhàn)線上,其中包括30余名兩院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吳文俊院士和王選院士是數學科學學院校友中的杰出代表。數學科學學院在2001年獲得國家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2002年、2007年、2012年北大數學均名列全國首位;2017年北大數學和統(tǒng)計學均獲評A+并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二、專業(yè)目錄、招生計劃

方向:01. 大數據分析
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③ 303數學三④ ?432 統(tǒng)計學
考試科目“統(tǒng)計學”包括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兩部分,每部分各占一半
?
三、參考書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茆詩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習題解答》,茆詩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陳希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數理統(tǒng)計學講義》,陳家鼎等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論引論》,汪仁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
四、分數線
2022考研?
政治/英語/專業(yè)1/專業(yè)2/總分?
55/55/90/90/360
2021考研?
政治/英語/專業(yè)1/專業(yè)2/總分?
55/55/90/90/350
2020考研?
政治/英語/專業(yè)1/專業(yè)2/總分?
55/55/90/90/350
?
五、初試備考經驗
專業(yè)課方面,如果本科不是統(tǒng)計學專業(yè)的話,可以先看看茆詩松的《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程》(這本書主要看概率論、點估計部分,其他部分不用看,因為這本書的數理統(tǒng)計部分和官方指定教材內容不太一樣),然后是汪仁官《概率論引論》,何書元的《概率論》,李賢平的《概率論基礎》這本書的概率空間、大數定律部分可以作為補充。
尤其是強大數定律,這個部分還是挺難理解的,何書元版的強大數定律寫的不是特別清楚,而李賢平版就寫的更為清楚詳細些,兩本書結合著看更好。強大數定律往年真題還考察過,可以說是本科課程中最難的一個點了?! ?/span>
數理統(tǒng)計部分,看陳家鼎的《數理統(tǒng)計學講義》,這個也是官方指定參考書,現在主要有第二版和第三版,我覺得第三版更好點,像往年考過的lasso回歸,就是第三版中新加入的內容。
數理統(tǒng)計學部分主要是估計、假設檢驗、回歸分析與線性模型這些章節(jié),實驗設計與方差分析也在考綱中,但是這個章節(jié)內容幾乎不考(畢竟方差分析計算量太大,考試不讓帶計算器,真的考的話計算題考不了,考理論題的話又過于復雜)統(tǒng)計和數學一樣需要大量做題,習題方面可以做茆詩松、何書元、陳家鼎的教材的課后習題,題目比較接近真題。茆詩松這本書挺好的一點在于還有個配套的習題解答書,這樣不至于不會做的最后還是不會做。
六、復試安排
應用統(tǒng)計碩士復試:
(一)2分鐘左右的英語自我介紹。
(二)5分鐘左右簡單介紹自己最擅長的專業(yè)內容(統(tǒng)計、數學或其他)或者自己認為做的很好的數學建模、課堂報告等實際研究問題。
(三)概率、統(tǒng)計和相關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提問,現場回答。
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復試成績及格者,依考生的總成績排名以招生名額為限依次錄取。總成績包括兩部分,即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初試成績占總成績70%,復試成績占30%。復試成績采用百分制(或換算成百分制)記分,60分為合格。
總成績:初試總成績/5*70%+復試成績*30%
七、歷年真題
432 統(tǒng)計學
一、單選20題,1.5分一題,30分。都是最基本的,不過里面貌似有道錯題,就是求總體方差(西伽馬)的矩估計,題目中設的x吧拔為樣本方差,很明顯應該是樣本均值吧,否者總體方差的矩估計不就是樣本方差嘛
二、簡答(5題,10分一題,共50分)
1、 非抽樣誤差的種類
2、 衡量數據離散程度的統(tǒng)計量有哪些,并說明各自的適用范圍
3、 解釋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說明函數關系和相關關系的區(qū)別
5、時間序列的成分
三、計算分析題(4題,前兩題各10分,后兩題各25分,共70分)
1、給了36個樣本數據求其樣本均值的置信區(qū)間(題目很簡單,關鍵是36個數求均值,求方差)
2、一道概率題,也是基礎題
3、關于雙因素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判斷各因素的顯著性影響(和去年的題一模一樣的思路)
4、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