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遇到的印度客戶
翻過下半年第一個月的篇章,愿你開篇輝煌!
我身邊不少朋友一提起收到來自印度的詢盤,都會退避三舍,印象中印度客戶就是難搞,寧愿多開發(fā)幾個其他國家的客戶也不想花心思在印度客戶身上,因為很多時候他們的訂單跟到最后都是做了別人的嫁衣。

曾經(jīng)我也碰到不少很難搞定的印度客戶,在大家的印象中,來自孟加拉,柬埔寨,印度的客戶都是價格很低,又超級難纏的,都不想理他們。
去年跟一個大學同學聊關(guān)于市場的問題,她跟我聊起印度客戶,一臉的嫌棄,說只要是他們的詢盤,一概刪除處理,不想抱任何希望,可見她對印度市場的心灰意冷。
而上次在工廠碰到以前的師姐,她也說自從離開上家,再也沒有成交過一個印度客戶,所以基本上碰到印度客戶,都是選擇性忽略......沒在他們身上有過多的猜想。
對他們有偏見,不是少數(shù)人,而是大多數(shù)印度客戶給大家的印象。
最近可能是因為匯率變好,來訪中國的印度客戶變得多起來,今天讓大家聽一下別人對印度客戶訂單的一些不一樣的評價。
C是做家具生意的,她說有個朋友做印度市場,疫情三年客戶沒法過來。其實在印度有錢的客戶并不少,她朋友做報價都是翻倍報,或者是10W+的報。她最近也對報價方案做了調(diào)整,一般如果售后麻煩的機器能賺幾倍。
D說他給印度商做報價,看公司規(guī)模,近段時間給客戶在某個地方做采購,一千多萬的設(shè)備,印度客戶當天就交定金買了中國供應商里報價最貴的那一家。
M說,每個人做業(yè)務(wù)的方式不一樣,自己在印度市場深耕了幾年,跑市場也比較熟悉,有個印度人給他做售后服務(wù),視頻做得很專業(yè),也會幫他弄平臺的會員,他的理念是不要跟沒錢的客戶浪費時間,印度市場那么大,一個客戶不行,就找另一個,就像找對象一樣,總會有與你產(chǎn)品相匹配的。
其實印度客戶并不全是都只看價格,記得在貿(mào)易公司的時候。有個項目,他們一行人到工廠那會,一直強調(diào)做方案要給推薦我們最新的產(chǎn)品,做設(shè)計也要給他做最新的,老板說印度人都是看價格的,最新的很貴,他們給不起的,就讓設(shè)計師挑一般的款式給他。最后客戶從三家里面選擇了一家按照他要求做設(shè)計的下單了,上面的款式都是最新的,因為前期我工作做了很多,后期客戶拿到了那家設(shè)計后還發(fā)給我們做報價了。
結(jié)果是即使我們的報價比另一家的便宜,客戶還是沒有下單給我們。問及原因,他們說我們服務(wù)的確是做得很好,跟進也做得很到位。但是他們在另外一家的展廳看到了最新產(chǎn)品的實物圖,而且他們的設(shè)計也的確放了很多新東西。更愿意相信他們親眼所見的,就算價格貴幾萬也無妨。
最近碰到的兩撥客戶也是一樣,他們來中國就是采購產(chǎn)品的,基本上會很信任他們在中國的朋友,來到廣州就會讓一個朋友介紹的同事帶著去看市場,有可能會一天去幾個地方。只要是朋友介紹過去的,價格不會高出太多,他們都能在一兩天內(nèi)確認訂單。
也可能是來訪的時間有限,或者說能來中國采購的印度客戶都不會是沒錢的主,所以他們只要在工廠看到了相應的產(chǎn)品樣品,下單也毫無懸念,只是當你做報價的時候留足砍價空間,一般會有兩到三輪,你計劃性地少一些,再給他送些小樣品和禮物類,訂單也能確認下來。
七月在匆忙步履間揮汗而過,七月再見,八月你好!愿所有美好,不負歸期!愿你所有跟進,都能開花結(jié)果!
若你最近有來自印度的客戶來訪,請用真誠和一些套路把他們拿下!
更多外貿(mào)干貨知識,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外貿(mào)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