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の傳家寶——“M1911”

? ? ? ?說起阿爾貢森林,想必玩過爹1的都對其有所耳聞,尤其是當叢林的樹講起了德語(醒醒,這踏馬是一戰(zhàn)不是越戰(zhàn))而我們的故事也就從這里開始。
? ? ? ?1917年,由于二德子的無限制潛艇戰(zhàn),侵犯了我滋油皿煮大美利堅的利益,也就迫使我們的美利堅參加了第一次藍星群架。
? ? ? 1918年9月26日,協(xié)約國發(fā)起了“默茲——阿爾貢攻勢”(也有叫默茲河-阿爾貢森林攻勢,阿爾貢也譯作阿戈訥或者阿貢)

? ? ? ?1918年10月的一個清晨,美國陸軍第82步兵師第328步兵團正在被二德子的機槍壓制,于是本次故事的主角之一的阿爾文·約克(Alvin York)中士被負責指揮的上司兼好友伯納德·厄爾利(Bernard Early)軍士,派遣到機槍的側翼進行偵察(果然是好兄弟)。

? ? ? 然而由于這17人的小隊看錯了地圖(法語地圖)就誤打誤撞的跑到了德軍陣線最薄弱的位置,然后他們就順勢跑到了敵人戰(zhàn)線的后面,并且碰到了一群正在吃早飯的德軍,德棍一號:“他們是怎么進來的?”,德棍二號:“管他呢,先投降再說”,正如前面所說的,那群德軍投降了(重返德軍總部都不敢這么寫啊喂),當厄爾利軍士打算押解俘虜回自己陣地時,另一邊機槍陣地上的德國人一邊用德語呼喚自己人趴下,一邊用猛烈的機槍火力橫掃了這支小隊,當場就有9人領了盒飯,其中就包括厄爾利軍士,臨死前他把指揮權交給了約克中士。
? ? ? ?由于美國人和德國人都趴在一起,擔心誤傷友軍的機槍手不敢把機槍放的太低,這也給了約克中士射擊的機會,于是他拿起了他的恩菲爾德M1917開始了射擊,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當他開始裝彈的時候,一群德國老六就跳出來撲向約克,但他們?nèi)f萬沒想到,約克中士還帶了把“M1911半自動手槍”,(接下來的場景就自行腦補吧)約克中士繼續(xù)著前進,在他的鼓舞下,另外幾個同伴也起來戰(zhàn)斗,最終他們一共打死了25名德國士兵,俘虜了132人。榮獲國會榮譽勛章并提升為軍士。

? ? ? ?好了好了,開胃小菜到這也差不多了,接下來該講講M1911的發(fā)展過程了。
? ? ? ?當勃朗寧老爺子還在溫徹斯特公司工作時,

美軍正在菲律賓的殖民地與當?shù)氐哪β遄鍛?zhàn)士發(fā)生武裝沖突,由于摩洛人在打仗前都會有一些奇怪的宗教儀式讓他們堅信自己刀槍不入,加上藥物的作用下,一些美軍士兵發(fā)現(xiàn)他們的步槍根本擋不住摩洛人的沖鋒,迫使他們使用射速較快的柯爾特.38左輪建立最后的防線,但基本上都需要3到4槍才能擊斃一個摩洛人。于是美國陸軍也就有了研制新型大威力手槍的想法,基于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諸多的試驗,陸軍軍械理事會(Army Ordnance Board)的約翰·湯普生上校(John T. Thompson)和路易斯·拉-格特上校(Louis A. La Garde)認為陸軍需要一種.45口徑的手槍彈以提供更大的停止作用。
? ? ? 這時的勃朗寧老爺子已經(jīng)在柯爾特公司工作,并設計了一系列柯爾特-勃朗寧原理的自動裝填手槍,并于1905年提交了他改進成.45口徑子彈的M1905半自動手槍和子彈給美國陸軍進行測試。

? ? ? ?1906年美國陸軍開始了陸軍的.45口徑手槍選型試驗,參加的公司有柯爾特公司、薩維奇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等三家公司參加了競爭,其中還包括一支德國人手制的.4并正式命名為“柯爾特1911型.45口徑盧格手槍。并于1907年選中柯爾特公司和薩維奇公司的設計,但在后面的測試上柯爾特公司和薩維奇公司的產(chǎn)品都不能完全滿足美國陸軍的要求并開始了改進,柯爾特公司經(jīng)過了M1907、M1909兩種型號的改進,于1910年研制出了M1910手槍。
經(jīng)軍械部(Ordnance Department)的一系列測試和實驗,柯爾特的通過了測試,并于1911年3月29日,被選為美軍部隊的制式輔助武器,并正式命名為“柯爾特1911型.45 ACP”(Colt, Model 1911, Caliber .45 ACP)在最終形式中,M1911是后膛閉鎖、單動擊發(fā)的半自動手槍,發(fā)射.45 ACP彈,彈匣容量7發(fā),空槍重1.1kg,全長275mm,全高175mm,手槍進行烤藍處理,并采用有網(wǎng)格紋的木質(zhì)握把側片。于1912年4月正式列裝部隊,開啟M1911傳奇的一生。

1914年第一次藍星群架爆發(fā),于1918年結束,根據(jù)M1911在實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以及陸軍提出的建議,由春田兵工廠生產(chǎn)了她的改進型M1911A1,并于1926年開始投產(chǎn)。

? ? ? ?1939年,第二次藍星群架爆發(fā),1941年美國正式對德宣戰(zhàn),1944年諾曼底登陸,1945年柏林戰(zhàn)役,都少不了這位老兵的身影,并且也得到了自家軍隊及盟友的歡迎,戰(zhàn)后,她受到了別的國家的歡迎,如阿根廷,希臘等。
? ? ? ?在越戰(zhàn)中,盡管像16鴿,卡拉什這種自動步槍已經(jīng)開始普遍使用,但她仍然是坑道戰(zhàn)斗中最有用的武器之一,她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戰(zhàn)火的洗禮,在美國陸軍一直服役到1985年,直到國會頒布命令的時候,仍然有單位會拒絕使用9mm的伯萊塔M9,像SWAT,海軍陸戰(zhàn)隊,以及海陸空三軍的一些特種部隊仍然使用著M1911以及她的各種延伸型號,直到現(xiàn)在依舊有美國人相信她是最好的戰(zhàn)斗武器,不管是在游戲還是影視劇,不管是在美利堅還是第三世界國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依舊履行著她的義務,像約克中士,巴錫龍軍士(那個故事未必是真的),詹森中尉,巴格特少尉等那些為自己國家而奮斗的人那樣繼續(xù)戰(zhàn)斗。。。

(資料參考槍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