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手機電腦,他們是如何打發(fā)時間的?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久以來就一直在糾結,那就是,古代人沒有手機電腦,他們平時究竟是怎么打發(fā)時間來消遣的呢?
昨天應邀回答一個關于清朝的王爺如何消遣的問題,我們就以清朝王爺為例,看看和我們玩手機所不同的是,人家玩的究竟有多“高大上”。
說起大清王朝的王爺,其實總感覺他們有點狼狽。
因為清朝的王爺,不像大明王朝的王爺那樣分封四方、威風八面,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小王國,只能限于在京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溜達,說好聽點,就是在被優(yōu)待起來了,但是說不好聽點,其實就像是被“圈養(yǎng)”起來了一樣。
不過,說起清朝的王爺,大家最熟知的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鐵帽子王爺了吧。在回答王爺們是如何消遣時間的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一個知識點,什么是“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清王朝建立后,也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這個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zhàn)功的皇親宗室,另外四位屬于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后期在穩(wěn)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好了,記住了這個知識點,我們再來看看在當時沒有手機、電腦、汽車、影院的情況下,這些王爺和家眷們究竟是如何消磨時間的呢?
我認為總結起來,不外乎四個字:吃、喝、玩、樂。原因很簡單,皇帝將他們置于自己眼皮底下,就是擔心這些王爺們有“二心”,而王爺們每天不問朝政,玩的越開心,按理來說,皇帝反而會越高興。
據(jù)目前流行的一些野史和現(xiàn)存的清朝人寫的一些筆記,包括《紅樓夢》這些著作里面,其實我們大概可以還原一下這些王爺們?nèi)粘5纳睿?/p>
1、收入。
既然王爺們只知貪圖享受,那么他們的收入負擔得起嗎?據(jù)記載,清朝順治年間,一個親王一年的俸祿有白銀一萬兩,糧食一萬石,這個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基本就是年薪將近六百萬的概念了,而郡王爺品級低于親王,俸祿也相對來說少一點,但也有人民幣三百萬左右的樣子。
2、吃喝。
作為清朝滿族來說,入主中原之前長期居于長白山下打獵為生,食物估計也不是很豐盛,可一旦入主中原,就真的好比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了吧?所以,很自然的,流傳至今的一道名菜就此誕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滿漢全席”,嘖嘖,人家吃的已經(jīng)不是個把菜了,而是全席!這里面,應該少不了這些王爺們的功勞吧?其他人哪有時間去琢磨這些呢?
3、玩樂。
雖然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現(xiàn)如今的社會比清朝那會好玩多了對吧?但其實,這樣理解的話,絕對錯了,為什么呢?就在此時此刻,你拿著手機正在看我的回答,而此時此刻,還有無數(shù)人正抱著手機玩兒,辦公室里、地鐵上、公交車上,很多人成天其實就知道抱著手機玩兒,這要是讓清朝的這些王爺們知道,估計要嘲笑死我們這些所謂的現(xiàn)代人了,因為人家的玩法,其實更“高明”。
(1)比如打獵。大家都知道,滿族是“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的一個民族,對于滿族人來說,生下來有吃奶的勁兒的時候,估計成天大多數(shù)時候就在馬背上生活,“上馬作戰(zhàn)、下馬耕田”也基本是滿族人的祖訓。
對于這些閑居京城角落里的王爺們來說,從小在馬背上長大,你讓他們現(xiàn)在一天待在大宅子里讀書,能坐得住嗎?這就好比你讓一個農(nóng)民伯伯成天對著電腦寫代碼?所以,他們手癢癢的時候,最流行也是最喜歡的,當然是去打獵,反正打獵又不違法,打回來的獵物,正好可以拿去給皇上孝敬一下,這不很美滿嘛。
(2)比如文玩。之所以前面我說古代人其實比我們玩的更高級,是因為你去看看古代那時候富人家里面,像清朝這些王爺,哪一個將家里的文玩拿出來曬一曬,估計都抵得過現(xiàn)在一些小型博物館了吧?而且我一直在想,京城的文玩市場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被這些王爺們推動才新興起來的吧?
(3)比如吟詩作賦。這個玩法就更高級了,看過《紅樓夢》的小伙伴都記得,里面有個出現(xiàn)過兩三次的北靜王,這位王爺?shù)膼酆檬巧??賈寶玉的褲帶?不對,人家是有高尚情趣的人,所以北靜王看到賈寶玉以后,熱情的邀請寶玉小老弟去他府上一起學習讀書作詩。而且,大觀園里面的林妹妹這些小姐姐,成天沒事干,搞個海棠詩社之類的,不也玩的不亦樂乎,甚至玩出了一部世界名著嗎?那么王爺們以及他的家眷們,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人家的玩法其實還是很高級滴。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因為最近對于明朝歷史比較感興趣,相關一些書籍也正好看到明清交替之際,其實還沒正式的認真梳理清朝的歷史,借此機會,先跟大家交流一下吧,等哪天讀到史書中更加真實的關于清朝王爺們生活的時候,再來跟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