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遁者詩歌集《觸摸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美
靈遁者詩歌集《觸摸世界》。很多東西可以觸摸,卻無法得到。對于我來說,詩歌是水,它存在的形式像是霧氣,我分明觸摸著,卻感覺它模糊,就像我思想的一瞬間。一瞬間的美,一瞬間的悲,一瞬間的悟,可是有誰知道,這樣的一瞬間,其實包含了你過去的10年,20年或者更久遠的情思。

序言:
從2005年算起,到如今2022年,這是我寫詩的第17個年頭。這些詩歌是多年以前就寫好的,而這個序言現(xiàn)在才寫。原因無他,是我決定集結(jié)詩歌來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歌集。
不知道為什么,并不把它看得那么完美和精致。17年過去了,對于詩歌,我不再狂熱,甚至談不上熱愛。就像我在散文中《寫詩是偶然》里說的,我寫詩就是偶然的。寫得久了,就習(xí)慣了。
詩歌是用來表達碎片化思維和瞬間的好載體,就好像風(fēng)來了,你要迅速抓住風(fēng)一樣,想讓風(fēng)吹佛的感覺始終相伴。該部詩歌集其實是由兩部詩歌集組合而成,它們分別是詩歌集《觸摸世界》和《筆有千鈞》,共收錄200多首詩歌。

為了精簡詩歌集,以及增加詩歌集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我刪減了近50首詩歌,原文大概是250首詩歌。而且我增加了繪畫和攝影的插圖。在此特別感謝王維,侯鳴,張雅齡等人的攝影和供稿,使得作品內(nèi)容更美麗。所以這是一部以詩歌為主,繪畫和攝影為輔的綜合作品,就此呈現(xiàn)給大家,希望給大家不一樣的文字和視覺藝術(shù)體驗。
藝術(shù)為什么感人?為什么有時候讀到一個句子,看到一幅畫,你會瞬間醒悟,瞬間產(chǎn)生共鳴,瞬間潸然淚下,其原因在于,我們雖然有不同的人生,但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悟,如果我們的思維頻率是接近“共振”的,那么思維的碰撞,自然是強烈的?!队|摸世界》是為了獲得《筆有千鈞》的力量。
你每天都在用全身心觸摸這個世界,你覺得世界美嗎?人生值得嗎?你在因什么而哭泣?又在因什么而停滯不前?我的答案,也許就在這些最初的詩歌字行間。你在字里行間讀到的其實不是我,永遠都是你自己。這也是我們讀書的不二法門。

就在昨天,我還寫了兩首關(guān)于“詩”的詩歌。第一首如下:
詩人的王國
讀者像秋葉一樣凋零
詩人的王國蜷縮在孤島
一天一個樣子
詩人們巴巴地望著遠方
每天都是一個樣子
從詩歌中,你不難看到,我對于詩歌的態(tài)度并不高漲。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詩人們艱難度日,甚至沉淪。讀者亦無心閱讀詩歌,他們忙忙碌碌,被各種形式美刺激和吸引。然而誰都清楚,都市青年孤獨。他們的孤獨就來自于生活“每天似乎不一樣”卻實在“是一樣的”。
第二首詩歌如下:
詩的海洋
那澎湃的黑色海洋
不再是詩的海洋
那些筆耕不輟的詩人們
在饑渴地等待一根戴著紅帽的火柴
一舉點燃整個大海
讓大海無盡的燃燒
把這個世界上沒有詩的地方燒得通紅
以便讓大地孕育出無數(shù)個新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的母親
都有無盡的乳汁
乳白色的海的誕生
注定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但我們卻找不到一個偉大的名字。
從第二首詩歌,你不難看出,我內(nèi)心的希望和勇敢。想到“新生”和“乳汁”,你一定能想到嬰兒。沒錯,我當(dāng)爸爸了。那孤島周圍的海洋,不再是“詩的海洋了”,因為詩人們無法以坦然自若的心態(tài),來看這片海了。然而當(dāng)我看到嬰兒日夜吮吸乳汁的時候,我腦海中瞬間想到了“新的乳白色的海洋”在陸地上誕生著。
人們的思潮不會總是不變的,就像我們的思潮總是在隨著時代在變化?!叭榘咨暮5恼Q生,注定是一場偉大的革命,但我們卻找不到一個偉大的名字。”就像每個孕育生命的母親,都是以生命為代價來孕育生命的,但我們找不到具體的名字來代替這種偉大,我們以另一個諸如“母親”的詞匯,來代替所有名字。

上圖為靈遁者油畫作品:《窺探》
我也是一個“母親”,我在孕育什么?我因什么而勇敢?我為什么要逆流而上?理由和你一樣,永遠不會有最后一個。
朋友們,請牢記。無論你身處何方,我們都緊緊相擁。不信你抬頭看看月亮,它反射太陽的光,在黑暗中發(fā)亮。我對著光沉思,我堅信我們曬得是一個太陽,是一個月亮,是一個人生。 此書在靈遁者淘寶有。

詩和遠方

摘自獨立學(xué)者,作家,藝術(shù)家靈遁者詩歌集《觸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