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化的狀態(tài)
顯化的本質很簡單:你最常持有的精神狀態(tài)(或感覺狀態(tài))在你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物或經歷中得到表達。這個事實已經以許多不同的方式被陳述過許多次了?!叭缟纤觯缦滤?。”“求就得。”或者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話(來自偉大的美國大師萊斯特·利文森) :“你怎樣看世界,你就是怎樣的人?!? 有了這個想法,我們都會問的最合乎邏輯的問題是,“我如何選擇或改變我的心態(tài)?”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大多數人對LOA的表現方式進行相當重大的轉變。
顯化法則是一種非因果現象。
換句話說,LOA與因果關系無關。這里舉個例子來說明我的意思。水通常被理解為以三種狀態(tài)存在:液體(水)、固體(冰)和氣體(蒸汽)。如果我想把水變成冰,我不需要改變水的組成。在華氏32度以下,水是冰。你可能會爭辯說,降低水的溫度是原因,水變成冰是結果,但這只有在改變H2O的狀態(tài)時才有意義。冰(或水,或蒸汽)的存在本身是沒有原因的。為什么我飲料里的冰塊會存在?很簡單,因為這就是H2O以固體形式存在的方式,而目前的條件是水會以固體形式存在,而不是液體或氣體。 如果你聽不懂,別擔心。這里的重點是,你的生活狀態(tài)(水的狀況)是你的精神狀態(tài)(房間的溫度)的邏輯表達。我之所以指出這一點,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表現是一種以空間形式存在于時間中的過程,類似于種植花園。首先我種下一顆種子,然后給它澆水,給它養(yǎng)分,給它陽光,然后時間流逝,我的種子開始生長,然后更多的時間流逝,我的花開花結果。這必然是一個過程。但是LOA不是一個過程,就像把水凍成冰不是一個過程一樣——當然,如果我每天把水的溫度降低一度,一個過程就會發(fā)生,但這只是我選擇降低溫度的結果。如果我選擇更快地降低溫度,水就會更快地變成冰。如果我讓水瞬間結冰,水就會立刻結冰。 我們大多數進展緩慢的人都是在逐漸降低水的溫度(即逐漸改變他們的默認心態(tài))。有時候,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降低水的溫度,實際上從來沒有把它降到32度以下,然后問為什么冰沒有出現 (即“我做了幾個月的運動,還是沒有表現出我想要的東西?!? 我知道我在重復水的比喻,但我真的認為這很貼切,如果你從不改變狀態(tài),你想要的東西永遠不會顯現。此外,如果你對顯化的速度有信念,你就會一直被你自己強加的信念所限制。這就像說“我需要把水變成冰,但這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因為我每天只能把溫度降低一度。”是的,如果你決定這是你能進行的最大速度,它會花那么長時間,但沒有理由你不能更快地改變水的溫度。你也沒有理由不能比現在更快地顯化事物(甚至是瞬間)。 考慮到這一切,你可能還在想如何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已經知道怎么做了,而且你一直在這么做。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張一百美元的遺囑。你彎下腰,把它撿起來,現在又多了100美元。恭喜你,你可能只是改變了你的心態(tài)。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錢很難得到,也很難堅持下去,但是在一個短暫的時刻,當你在想象中拿起那筆錢的時候,你的心態(tài)就變成了富足。 這個過程對任何表現形式都是完全一樣的。如果你想要某樣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你已經知道擁有它的感覺——如果你不知道,你一開始怎么會想要它呢?問題是,除了知道擁有你想要的東西之外,你的意識里也充滿了沒有那件東西的感覺。
欲望=知道擁有一件東西+因為沒有而產生的憤怒/悲傷/恐懼。
如果你能去掉等式的后半部分,你就能實現你想要的東西了。
擁有=知道擁有某物。
如何消除你的憤怒/悲傷/恐懼? 那就放下吧。我知道這不是特別有用的建議,但這確實是唯一存在的建議。你把你的憤怒/恐懼/悲傷強加于人。你有能力把它帶走。這聽起來可能是多余的或重復的,但你沒有你想要的東西是你感覺你沒有它的邏輯表現。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我不是因為沒有我想要的東西而難過,我沒有我想要的東西是因為沒有它而難過。所以,就放下那種不好的感覺吧。但是,如果你不理解表現的工作機制(因此我用了一個瘋狂的水比喻),那就很難了。 關于這個的最后一點想法。每一個LOA“方法”或“練習”,你在這個板上或書上或任何地方看到的吹捧,只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它改變了你的基本心態(tài)。大多數人,當他們在直觀的過程中得到他們想要顯化的東西時,能夠放下沒有得到它的負面情緒。問題是,大多數人在想象結束的那一刻就會立刻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很多人實際上帶著巨大的無所擁有的感覺進行練習,實際上表現出與他們想要的相反的狀態(tài)。我的建議是使用任何你認為有用的工具,但永遠不要忘記我在這里列出的更高層次的機制。不要因為一本書告訴你,你需要每天做5次可視化練習,持續(xù)50天,而你在第43天忘記做第五次練習,現在擔心你必須重新開始。事情并不是這樣的。它不是一個需要完美發(fā)音才能有效的魔咒(leviosa,而不是levio-saaaa)。一旦你達到了新的基本心態(tài),你想要的東西就會顯現出來。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你很清楚如何改變你的狀態(tài),但你卻在破壞自己,因為你相信(不必要的,沒有證據的)你不是也選擇了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tài),或者你需要在你的狀態(tài)真正改變之前完善一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