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精編版-(董原初,引用請標明)
F00-F09 器質性,包括癥狀性,精神障礙
癡呆:慢性或進行性腦部疾病所致的綜合征,出現(xiàn)多種高級皮層功能的紊亂,其中包括記憶、思維、走向、理解、計算、學習能力、語言 和判斷功能。意識清晰、認知功能損害,偶爾以情緒控制和社會行為或動機的衰退為前驅癥狀。避免假陽性:動機或情緒因素,尤其是抑郁不屬于智能減退。
診斷要點:存在如上所述的足以妨礙個人日常生活的記憶和思維減退。如果癡呆是唯一診斷,需提供意識清晰的證據(jù)。譫妄附加于癡呆的雙重診斷也常見(F05.l)。應證明上述癥狀和功能損害至少已存在6個月。
鑒別診斷:應考慮抑郁性障礙(F30-F39);譫妄(F05);輕或中度精神發(fā)育遲滯(F70-F71);社會環(huán)境極度貧乏和教育受限制的認知功能低下;服藥導致的醫(yī)源性精神障礙(F06)。
F00 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AD)
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原發(fā)性退行性大腦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經(jīng)病理和神經(jīng)化學改變,它常常潛隱起病,緩慢發(fā)展。起病可在成年中期或更早(老年前期起病的AD),但老年期的發(fā)病率更高(老年期起病的AD)。在 65~70歲之前起病的病例往往有類似癡呆的家族史、疾病的進展較快和明顯額葉和頂葉損害的特征,包括失語和失用。起病較晚的病例疾病的進展較慢,以較廣泛的高級皮層功能損害為特征。Down氏綜合征患者極易患阿爾采本氏病。
腦中有特征性變化: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顯著減少(尤其在海馬、無名質、藍斑、顳 頂葉和前額葉);神經(jīng)原纖維纏結造成的成對螺旋絲;(嗜銀性)神經(jīng)炎斑;以及顆??张蒹w還發(fā)現(xiàn)了神經(jīng)化學改變,包括乙酰膽堿及其它神經(jīng)遞質和調質的膽堿乙酸基轉移酶明顯減少。
診斷要點:下列特征為存在基本條件
(a)存在如上所描述的癡呆;
(b)潛隱起病,緩慢退化,通常難以指明起病的時間,但他人會突然察覺到癥 狀的存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明顯的高臺期;
(c)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癡呆(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高血鈣、維生素 B12 缺乏、 煙酸缺乏、神經(jīng)梅毒、正常壓力腦積水或硬膜下血腫);
(d)缺乏突然性、卒中樣發(fā)作,在疾病早期無局灶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的體征, 如輕癱、感覺喪失、視野缺損及運動協(xié)調不良(但這些癥狀會在疾病晚期出現(xiàn))。
鑒別診斷:應考慮抑郁性障礙(F30-F39);譫妄(F05);器質性遺忘綜合征 (F04);其它原發(fā)性癡呆,如匹克氏病性癡呆、克- 雅氏病性癡呆或亨廷頓氏病 性癡呆(F02.-);伴有各種軀體疾病、中毒等的繼發(fā)性癡呆(F02.8);輕、中度 或重度精神發(fā)育遲滯(F70-F72)。
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可與血管性癡呆共病。
F00.0 ?早發(fā)性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
發(fā)生于65歲之前的如上所述的癡呆,通常癥狀進展迅速。伴明顯的多種 高級皮層功能障礙,大多數(shù)病人較早地出現(xiàn)失語、失寫、失讀和失用。
F00.1 晚發(fā)性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
起病于65歲之后,往往在75歲以上,進展緩慢,通常記憶損害為其主要特點。
F00.2 非典型或混合型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
不符合早發(fā)或晚發(fā)的描述和診斷要點之癡呆;混合性AD和血管性癡呆也包括在此。
F00.9 未特定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
F01 ?血管性癡呆(VD)
原名動脈硬化性,包括多發(fā)腦梗塞性癡呆、動脈硬化性癡呆。短暫腦缺血發(fā)作的病史,并有短暫的意識損害、一過性輕癱或視覺喪失,癡呆也可發(fā)生在一系列急性腦血管意外后或繼發(fā)于一次重度卒中。此后記憶和思維損害成為突出表現(xiàn)。梗塞雖較小,但影響可以累加。
診斷要點:存在癡呆,認知功能的損害不平均,故可能有記憶喪失、智能損害及局灶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的體征。自知力和判斷力可保持較好。突然起病或呈階段性退化,以及局灶性神經(jīng)科體征和癥狀。
有關特征:高血壓、頸動脈雜音、伴短暫抑郁心境的情緒不穩(wěn)、哭泣或爆發(fā)性大笑、短暫意識混濁或譫妄發(fā)作、常因進一步的梗塞而加劇。人格完整,部分病人可出現(xiàn)明顯的人格改變,如淡漠、缺乏控制力或原有人格特點更突出,如自我中心、偏執(zhí)態(tài)度或易激惹。
鑒別診斷:譫妄(F05);其它癡呆,尤其是AD(F00);心境[情感]障礙(F30—F39);輕或中度精神發(fā)育遲滯(F70—F71);硬膜下出血??膳cAD共病。
F01.0 ?急性發(fā)作的血管性癡呆
腦血管血栓、栓塞或出血引起的卒中后迅速發(fā)展。極少數(shù)病例可由一次大的梗塞引起。
F01.1 ?多發(fā)腦梗塞性癡呆
起病較緩,繼發(fā)于輕微腦缺血發(fā)作所導致的累積性腦實質梗塞。包含以皮層為主的癡呆。
F01.2 ?皮層下血管性癡呆
可有高血壓病史,臨床和 cT 檢查可發(fā)現(xiàn)大腦半球白質深層的缺血性病灶。大腦皮層未受損害,但其臨床表現(xiàn)可與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極其相似(如發(fā)現(xiàn)彌散性白質脫髓鞘變,可使用術語“Binswanger 氏腦病”)。
F01.3 ?混合型皮層和皮層下血管性癡呆
可查出血管性癡呆的皮層和皮層下混合性成分。
F01.8 ?其它血管性癡呆
F01.9 ?未持定血管性癡呆
F02 ?見于在它處歸類的其它疾病的癡呆
癡呆的原因是AD或腦血管病以外的其它疾病。 可起病于任何時期,但極少在老年。
診斷要點:存在癡呆;存在下列特定綜合征之一的特征。
F02.0 ?匹克氏病性癡呆
始于中年(通常在 50-60 歲之間)的進行性癡呆,特點是緩慢發(fā)展的性格改變及社會性衰退。隨后出現(xiàn)智能、記憶和言語功能的損害,(偶然)伴有淡漠、欣快和錐體外系癥狀。神經(jīng)病理學表現(xiàn)是選擇性額葉萎縮,而神經(jīng)炎斑及神經(jīng)原纖維纏結的數(shù)量未超出正常的老齡化進程,社交及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在明顯的記憶損害之前。
診斷要點:下列特點為確定診斷所必需
(a)進行性癡呆;
(b)突出的額葉癥狀,伴欣快、情感遲鈍、粗魯?shù)纳缃恍袨?、脫抑制以及淡漠或不能靜止
(c)異常的行為表現(xiàn)常在明顯的記憶損害之前出現(xiàn)。
鑒別診斷:AD(F00);VD(F01);繼發(fā)于其它疾病的癡呆(F02.8);正常壓力腦積水(特點是精神運動極度遲緩、 步態(tài)不穩(wěn)及括約肌功能障礙)(G91.2);其它神經(jīng)或代謝性障礙。
F02.1 ?克-雅氏病性癡呆
具有廣泛神經(jīng)科體征的進行性癡呆,有特異性的神經(jīng)病理改變(亞急性海綿狀腦病),常在中或老年起病,典型者為40多歲,可見于成年任何時期。病程亞急性,在1-2年內致死。
診斷要點:對所有數(shù)月到1-2年內進展極端迅速,伴隨或繼發(fā)多種神經(jīng)病癥狀的癡呆。常有肢體的進行性痙攣性癱,伴錐體外系體征、震顫、僵硬和舞蹈癥性手足徐動樣運動。其它表現(xiàn)包括共濟失調、視覺喪失或肌纖維震顫及上神經(jīng)元型萎縮。
——快速進行性,毀滅性癡呆
——錐體和錐體外系病伴肌陣攣
——特征性(三相)腦電圖改變的三聯(lián)征對該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鑒別診斷:AD(F00)或匹克氏病(F02.0);帕金森氏病(F02.3);腦炎后帕金森氏癥。
病情的快速進展及早期出現(xiàn)運動障礙應提示克-雅氏病。
F02.2 ?亨廷頓氏病性癡呆
由單個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所遺傳。典型的癥狀出現(xiàn)于20多歲和30多歲。部分病例最早出 現(xiàn)的癥狀可能是抑郁、焦慮或明顯的偏執(zhí),伴人格改變。進展緩慢,10至15年內致死。
診斷要點:如同時存在舞蹈樣運動障礙、癡呆和亨廷頓氏病家族史則基本上可確診,但存在散發(fā)性病例。早期表現(xiàn)為不自主的舞蹈樣運動,多發(fā)生在臉、手和肩或表現(xiàn)在步態(tài)中。這些癥狀通常在癡呆之前出現(xiàn),僅個別病例在癡呆十分明顯后仍無舞蹈樣運動障礙。其它突出的運動障礙見于起病極年輕的病人(如紋狀體性僵硬)或老年病人(如意向性震顫)。該型癡呆的特點是疾病早期即出現(xiàn)明顯的額葉功能紊亂,而直到晚期記憶力仍相對保持完整。
鑒別診斷:其它舞蹈性運動障礙、AD(F00)、匹克氏病或克-雅氏病 (F02.0,F(xiàn)02.1)。
F02.3 帕金森氏病性癡呆
確診為帕金森氏病的疾病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癡呆。
診斷要點:帕金森氏病的患者所出現(xiàn)的癡呆。包括震顫麻痹性癡呆、帕金森氏癥性癡呆。
鑒別診斷:其它繼發(fā)性癡呆;多發(fā)腦梗塞性癡呆;腦瘤;正常壓力腦積水
F02.4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HIV)性癡呆
典型的HI性癡呆具有健忘、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解決問題困難以及閱讀困難,淡漠、主動性減少、社會性退縮也很常見。極少數(shù)感染本病的患者出現(xiàn)不典型的情感性障礙、精神病或抽搐的表現(xiàn)。軀體檢查常發(fā)現(xiàn)震顫、快速重復運動受損、 失平衡、共濟失調、肌張力增強、位反射普遍亢進、陽性額葉釋放征,眼球追蹤和掃描障礙。兒童發(fā)生HIV伴發(fā)的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特點是發(fā)育延遲、肌緊張、小頭畸形以及基底神經(jīng)節(jié)鈣化。
HIV性癡呆一般迅速(數(shù)周或數(shù)月)發(fā)展成嚴重的全面性癡呆、緘默進而死亡。
F02.8 ?見于在它處歸類之其它疾病的癡呆
許多腦及軀體疾病的表現(xiàn)或結果,為指明病因應加上有關狀況的 IcD-10 編碼。
包括:一氧化碳中毒(T58)、大腦脂沉積癥(E75. -)、癲癇、麻痹性癡呆(A52.l)、肝豆狀核變性(威爾森氏病)(E83.0)、高血鈣癥(E83.5)、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獲得性(E00. -、E02)、各種中毒(T36-T65)、多發(fā)性硬化(G35)、神經(jīng)梅毒(A52.1)、煙酸缺乏癥〔糙皮病〕(E52)、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M30.0)、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M32. -)、錐蟲病(非洲型 B56. -、美洲型 B57. -)、維生素 B12 缺乏癥(E53.8)。
F03 ?非特異性癡呆:符合癡呆診斷標準,但無法確定為哪一型。
F04 ?器質性遺忘綜合征,非酒和其它精神活性物質所致
以近記憶和遠記憶損害為突出表現(xiàn)的綜合征。學習新資料的能力明顯下降,導致順行性遺忘和時間定向障礙,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逆行性遺忘。虛構可以是顯著特點。知覺及其它認知功能,包括智能保持完整。在這種背景下,記憶功能的紊亂尤其令人觸目。預后取決于病變(典型者影響下丘腦-間腦系統(tǒng)或海馬區(qū))的病程。本病有痊愈的可能。
診所要點:包含:柯薩可夫氏綜合征或精神病,非酒中毒性
(a)存在記憶損害,表現(xiàn)為近記憶受損(學習新資料的能力受損);順行性和逆行性遺忘、以由近及遠回憶過去經(jīng)歷的能力下降;
(b)有腦外傷或疾病(尤其是雙側間腦和顳葉內側結構受損)的病史或依據(jù);
(c)即刻回憶未受損害,無注意力、意識和全面智能損害;
鑒別診斷:其它以記憶損害為突出表現(xiàn)的器質性綜合征、分離性遺忘癥(F440)、記憶受損的抑郁性障礙(F30-F39)及以記憶喪失為主訴的詐病(2765)。
F05 ?譫妄,非酒和其它精神活性物質所致
特點是同時有意識、注意、知覺、思維、記憶、精神運動行為、情緒和睡眠~覺醒周期的功能紊亂。60歲以上多見。譫妄狀態(tài)是短暫的,嚴重程度有波動。多數(shù)病人在 4 周或更短的 時間內恢復。譫妄狀態(tài)可繼發(fā)于癡呆或演變成癡呆。
排除酒和精神藥物應用有關的譫妄狀態(tài)。
診斷要點:為明確診斷,應或輕或重地存在下列每一方面的癥狀:
(a)意識和注意損害(從混濁到昏迷;注意全面降低);
(b)認知功能全面紊亂(知覺歪曲、錯覺和幻覺-多為幻視;抽象思維和理解能力損害,可伴有短暫妄想;即刻回憶和近記憶受損,遠記憶完好,時間定向障礙,地點和人物的定向障礙);
(c)精神運動紊亂(活動減少或過多;反應的時間增加;語流加速或減慢;驚跳反應增強);
(d)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失眠或睡眠-覺醒周期顛倒; 晝間困倦;夜間加重;噩夢或夢魘);
(e)情緒紊亂、如抑郁、焦慮或恐懼、易激惹、欣快、淡漠或驚奇困惑。
迅速起病,每日波動,總病程不超 6 個月。
鑒別診斷:其它器質性綜合征,特別是癡呆;急性和短暫精神病性障礙(F23)、精神分裂癥(F20)或心境(情感性)障礙(F30—F39)的急性狀態(tài)。
F05.0 ?譫妄,非附加于癡呆
F05.1 ?譫妄,附加于癡呆:發(fā)生在癡呆(F00-F03)過程中的譫妄。
F05.8 ?其它譫妄
F05.9 ?譫妄,未特定
F06 ?腦損害和功能紊亂以及軀體疾病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礙
腦功能紊亂所致的精神障礙。根據(jù)臨床特征無法將其診斷為器質性精神障礙。
將某一臨床綜合征歸類于此需存在以下依據(jù):
(a)有下列綜合征存在的依據(jù);
(b)精神綜合征與精神病性癥狀時間上重疊;
(c)精神障礙隨著所推測的作為基礎的疾病的緩解或改善而恢復;
(d)沒有其它病因;
綜合征:癲癇;邊緣性腦炎;亨廷頓氏病;頭部外傷;腦瘤;能遠距離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顱外腫瘤(特別是胰腺癌);腦血管病、損害或畸形;紅斑狼瘡及其它膠原病;內分泌疾病(特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和亢進、庫興氏病);代謝病(例如低血糖癥、血卟啉癥、低氧血癥);熱帶感染性和寄生蟲病(如錐蟲病);非精神藥物的毒性作用(心得安、左旋多巴、甲基多巴、類固醇、抗高血壓藥、抗瘧藥)。
F06.0 器質性幻覺癥
意識清晰、出現(xiàn)幻覺。可出現(xiàn)對幻覺的妄想性解釋。
診斷要點:符合?F06 ,需存在幻覺;意識清、智能正常、無心境紊亂和妄想。
F06.1 器質性緊張性障礙
伴有緊張性癥狀的精神運動減少(木僵)或增加(興奮)??山惶娉霈F(xiàn)。
診斷要點:符合F06,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
(a)木僵(主動性運動過少或完全缺乏,伴部分或全部性緘默、違拗和刻板 姿勢);
(b)興奮(普遍性活動過多,伴有或不伴有暴力傾向);
(c)兩者均存在(迅速地非預期性地在活動過少與活動過多之間交替);
F06.2 ?器質性妄想性(精神分裂癥樣)障礙
出現(xiàn)妄想,可伴有幻覺,但妄想的內容不局限于幻覺的內容。
診斷要點:符合F06,有妄想;還可出現(xiàn)幻覺、思維障礙或孤立的緊張癥狀。意識和記憶必須未受損害。
F06.3 ?器質性心境〔情感〕障礙
持續(xù)的心境或情感改變。
診斷要點:符合F06,且應符合 F30- F33 所列出的各種障礙之一所需的條件。
F06.5 ?器質性分離性障礙:符合 F44及F06。
F06.6 ?器質性情緒不穩(wěn)定(衰弱)障礙
情緒失禁或不穩(wěn)定、易疲乏或一系列不愉快的軀體感受(如頭暈)和疼痛。
F06.7 ?輕度認知障礙
本類別的邊界尚未確定。
診斷要點:認知功能下降,可包括記憶損害、學習或集中注意力困難。
鑒別診斷:腦炎后綜合征(F07.1)及腦震蕩后綜合征(F07.2)相鑒別。
F06.8 ?腦損害和功能紊亂及軀體疾病所致的其它特定性精神障礙
例如類固醇或抗抑郁劑治療時出現(xiàn)的異常心境狀態(tài)
F06.9 ?腦損害和功能紊亂及軀體疾病所致的未特定的精神障礙
F07 ?腦疾病、損害和功能紊亂所致人格和行為障礙
人格和行為改變可作為腦疾病、損害或功能紊亂的殘留障礙或伴隨障礙。
F07.0 ?器質性人格障礙
病前行為的習慣模式發(fā)生顯著改變,尤其是情感。多見額葉損害。
診斷要點:具備腦疾病、損害或功能紊亂的病史,尚需兩種或以上的下列特征
(a)對于持久活動的能力減退;
(b)情緒性行為的改變,特點是情緒不穩(wěn)定、膚淺及無理由的高興,易激惹或短時間的爆發(fā)性憤怒和攻擊行為,或淡漠;
(c)不考慮后果或社會習俗地表露需要和沖動;
(d)認知功能紊亂,表現(xiàn)為懷疑或偏執(zhí)觀念,糾結于某一問題;
(e)言語的速度和語流明顯改變,特點為贅述、包含太多、粘滯和過分形象化;
(f)性行為改變(性欲減退或性偏好的改變)。
F07.1 ?腦炎后綜合征
腦炎恢復后殘留的行為改變。
F07.2 ?腦震蕩后綜合征
繼發(fā)于頭部外傷(多為意識喪失),本狀態(tài)的疾病分類學地位尚未確定。
F07.8 ?腦疾病、損害和功能紊亂所致的其它器質性人格和行為障礙
腦疾病、損害或功能紊亂可導致許多不同的認知、情緒、人格和行為的障礙。
F07.9 ?腦疾病、損害和功能紊亂所致的未特定的器質性人格和行為障礙
F09 ?未特定的器質性或癥狀性精神障礙
?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x=1-9)
診斷要點:辨明所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質,充分尋找一種以上證據(jù)。
F10 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1 使用鴉片類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2 使用大麻類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3 使用鎮(zhèn)靜催眠劑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4 使用可卡因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5 使用其它興奮劑包括咖啡因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6 使用致幻劑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7 使用煙草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8 使用揮發(fā)性溶劑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9 使用多種藥物及其它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F1x.0 ?急性中毒
使用酒或其它精神活性物質后的短暫狀況,導致意識水平、認知、知覺、情感 或行為、或其它心理生理功能和反應的紊亂。
診斷要點:急性中毒與劑量密切相關。社交場合出現(xiàn)的行為失控。
鑒別診斷:應考慮急性頭部外傷、低血糖、活性物質混合性使用。
下列第五位編碼可用于指明急性中毒是否伴有并發(fā)癥:
F1x.00 無并發(fā)癥
F1x.01 伴有外傷或其它軀體損傷
F1x.02 伴有其它內科合并癥
F1x.03?伴有譫妄
F1x.04?伴有知覺歪曲
F1x.05?伴有昏迷
F1x.06?伴有抽搐
F1x.07?病理性中毒
F1x.1 有害性使用:急性損害已經(jīng)影響到使用者的精神或軀體健康。
F1x.2 依賴綜合征
物質使用對個人極大優(yōu)先于其它曾經(jīng)比較重要的行為。
診斷要點:確在過去一年的某些時間內體驗過或表現(xiàn)出下列至少三 條:
(a)對使用該物質的強烈渴望或沖動感;
(b)對活性物質使用行為的開始、結束及劑量難以控制;
(c)當活性物質的使用被終止或減少時出現(xiàn)生理戒斷狀態(tài);
(d)耐受的依據(jù);
(e)使用精神活性物質而忽視其它樂趣,從其作用中恢復過來所花費的時間逐漸增加;
(f)固執(zhí)地使用活性物質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后果。
F1x.20 目前禁用
F1x.21 目前禁用,但處于被保護的環(huán)境中(例如醫(yī)院、社區(qū)治療中心、監(jiān)獄等)
F1x.22 目前在臨床監(jiān)督下維持或替代性使用 (例如用美散痛,煙鹼膠或煙鹼膏)
F1x.23 目前禁用,但接受厭惡性或阻斷性藥物治療(例如納屈酮或戒酒硫)
F1x.24 目前使用活性物質[活動性依賴]
F1x.25 連續(xù)性使用
F1x.26 發(fā)作性使用[發(fā)作性酒狂]
F1x.3 戒斷狀態(tài)
戒斷狀態(tài)可伴有抽搐。
F1x.30 無并發(fā)癥
F1x.31 伴有抽搐
F1x.4 伴有譫妄的戒斷狀態(tài)
F1x.40 不伴抽搐
F1x.41 伴有抽搐
F1x.5 精神病性障礙
生動的幻覺(聽幻覺,常涉及一種以上的感官)、定向障礙、妄想援引觀念(常具有偏執(zhí)或被害色彩)、精神運動性障礙(興奮或木僵)以及異常情感表現(xiàn)(可從極度恐懼到銷魂狀態(tài))。感覺清晰,有意識混濁,不存在嚴重意識障礙。 1 個月內部分緩解,6 個月內痊愈。
診斷要點:用藥期間或用藥后立即(48 小時內)出現(xiàn)的精神病性障礙。
鑒別診斷:精神分裂癥;心境[情感]障礙;偏執(zhí)性或分裂性人格障礙。
F1x.50 精神分裂癥樣
F1x.51 以妄想為主
F1x.52 以幻覺為主
F1x.53以多形性為主
F1x.54?以抑郁癥狀為主
F1x.55?以躁狂癥狀為主
F1x.56?混合型
F1x.6 遺忘綜合征
慢性近記憶損害,遠記憶可受累,即刻回憶保留。時間觀念和事件發(fā)生順序的障礙,學習新資料困難。可見虛構明顯。其它認知功能相對完好,遺忘程度與其它功能障礙不成比。
診斷要點:
(a)表現(xiàn)為近記憶障礙(學習新材料)的記憶損害;時間感受障礙;
(b)無即刻回憶損害、意識損害及廣泛的認知損害;
(c)慢性(尤其是高劑量)使用酒精或藥物的病史或客觀依據(jù)。
鑒別診斷:器質性遺忘綜合征(見 F04);有記憶損害的其它器質性綜合征(例如癡呆或譫妄);某種抑郁性障礙。
F1x.7 殘留性或遲發(fā)性精神病性障礙
癥狀持續(xù)時間超過了該物質的影響期限。
診斷要點:與物質使用有直接的聯(lián)系。超出物質的直接作用期限(見F1x.0急性中毒)。
鑒別診斷:原本就存在的精神障礙;器質性損傷或輕、 中度精神發(fā)育遲滯,
F1x.70?閃回
F1x.71 人格或行為障礙
F1x.72 殘留性情感障礙
F1x.73 癡呆
F1x.74 其它持久的認知損害
F1x.75 遲發(fā)的精神病性障礙
F1x.8 其它精神和行為障礙:藥物使用為直接原因,未滿足上述任何一種障礙。
F1x.9 未特定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
F20-F29 精神分裂癥、分裂型障礙和妄想性障礙
精神分裂性思維和知覺歪曲、情感不恰當或遲鈍為特點。通常意識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過程中可出現(xiàn)認知損害。聽幻覺很常見。
(a)思維鳴響,思維插入或思維被撤走以及思維廣播;
(b)軀體或特殊思維、行動或感覺的被影響、被控制或被動妄想;妄想性知覺;
(c)對病人的行為進行跟蹤性評論,討論的幻聽,或來源于身體一部分的其它類型的聽幻覺;
(d)與文化不相稱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類型的持續(xù)性妄想,如具有某種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氣,或與另一世界的外來者進行交流);
(e)不典型的妄想、或伴有持久超價觀念、或連續(xù)數(shù)周或數(shù)月每日均出現(xiàn)的任何感官的幻覺;
(f)思潮斷裂或無關的插入語,導致言語不連貫,詞語新作;
(g)緊張性行為,如興奮、擺姿勢,或蠟樣屈曲、違拗、緘默及木僵;
(h)“陰性”癥狀,如顯著的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情感反應遲鈍或不協(xié)調,常導致社會退縮及社會功能的下降,排除抑郁癥和神經(jīng)阻滯;
(i)喪失興趣、缺乏目的、懶散、自我專注及社會退縮。
診斷要點:在一個月或以上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確實存在屬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個或(e)到(h)中來自至少兩組癥狀群中的十分明確的癥狀。一般有明顯的前驅期,表現(xiàn)為對工作、社會活動、個人儀容及衛(wèi)生失去興趣,并伴廣泛的焦慮及輕度抑郁或先占觀念。存在嚴重的抑郁或躁狂癥狀則不診斷為精神分裂癥,除非分裂性癥狀出現(xiàn)在情感障礙之前。
F20.XO ?持續(xù)性
F20.X1 ?發(fā)作性,伴有進行性損害
F20.X2 ?發(fā)作性,伴有穩(wěn)定性損害
F20.X3 ?弛張發(fā)作性
F20.X4 ?不完全性緩解
F20.X5 ?完全性緩解
F20.x8 ?其它
F20.X9 ?觀察期尚不足一年
F20.0 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
最常見的精神分裂癥類型。偏執(zhí)性的妄想為主,伴有幻覺(尤其是聽幻覺)和知覺障礙。
常見的偏執(zhí)癥狀有:
(a)?被害、關系、出身名門、特殊使命、身體變化或嫉妒妄想; ???
(b)?威脅病人或發(fā)布命令的幻聽或非言語性幻聽,如哨聲、嗡嗡聲或笑聲;
(c)?幻嗅或幻味,或性幻覺及其它體感性幻覺;視幻覺少見。
起病一般晚于青春型和緊張型。
診斷要點:滿足精神分裂癥?;糜X、妄想必須突出?;糜X常為上述 (b)和(c)中所描述的類型。妄想幾乎可以是任何類型,但最典型的是被控制、 被影響或被動妄想以及被害觀念。
鑒別診斷:除外癲癇性和藥物誘發(fā)的精神病
F20.1 青春型精神分裂癥
情感改變突出。片斷性轉瞬即逝的妄想和幻覺,不負責任的和不可預測的行為及作態(tài)。情感膚淺、不協(xié)調,常伴傻笑或自我滿足、自我陶醉式的微笑,或態(tài)度高傲、扮鬼臉、作態(tài)、惡作劇、疑病以及詞語重復。思維瓦解,言語松散且不連貫。喜獨處,行為缺乏目的和情感。多始發(fā)于15和25歲之間,預后不佳,因“陰性”癥狀(情感平淡或意志缺乏)發(fā)展迅速。
診斷要點:滿足精神分裂癥。診斷應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病前性格常相當害羞和孤僻。需觀察2或3個月癥狀持續(xù)存在,方確診。
F20.2 緊張型精神分裂癥
以精神運動紊亂為主,可在運動過度和木僵或自動性順從和違拗兩個極端之間交替。
診斷要點:符合精神分裂癥。下列一種或多種行為表現(xiàn)應成為主要的臨床相:
(a)木僵(對環(huán)境的反應性顯著降低,自發(fā)運動和活動明顯減少)或緘默;
(b) 興奮(明顯無目的的活動,不受外界刺激影響);
(c)?擺姿勢(有意地采取或保持不舒適或古怪的姿勢);
(d)?違拗(顯然無動機地拒絕所有指令或被移動的企圖或朝相反的方向運 動);
(e)?僵化(對抗被移動的努力而維持刻板的姿勢);
(f)?蠟樣屈曲(四肢和軀體維持于被外力擺放的位置);
(g)其它癥狀,如命令性自動癥(自動順從指令)和持續(xù)詞語。
F20.3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癥
診斷要點:本類別應為下列障礙保留:
(a)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
(b)未滿足偏執(zhí)型、青春型或緊張型的亞型標準;
(c)未滿足殘留性精神分裂癥或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標準。
F20.4 精神分裂癥后抑郁
診斷要點:
(a)?過去12個月內患過精神分裂癥;
(b)?某些精神分裂癥癥狀依然存在;
(c)?抑郁癥狀明顯并困擾病人,符合抑郁發(fā)作的標準(F32.-),存在至少2周。
F20.5 殘留型精神分裂癥
以長期、但并非不可逆轉的“陰性”癥狀為特征。
診斷要點: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方能確診:
(a)突出的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即精神運動遲滯、活動過少、情感遲鈍、被動及缺乏始動性、言語的量和內容貧乏;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聲音的頓挫以及姿勢等非言語性交流貧乏;生活自理差、社會表現(xiàn)不佳;
(b)既往至少有一次明確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的精神病性發(fā)作;
(c)至少一年鮮明癥狀的程度和出現(xiàn)頻率減少,且呈現(xiàn)出“陰性”精神分裂癥性綜合征;
(d)缺乏足以解釋陰性癥狀的癡呆、或其它器質性腦疾病以及慢性抑郁癥或長期住院。
F20.6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
少見,潛隱起病但逐漸發(fā)展的古怪行為、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以及總體表現(xiàn)變差。妄想和幻覺不明顯。可表現(xiàn)流浪、自我專注、懶惰和毫無目的。
診斷要點:很難確定的診斷,缺乏任何幻覺、妄想或其它既往精神病性發(fā)作,“陰性”癥狀突出,伴有顯著的個人行為改變(表現(xiàn)為顯著地喪失興趣、 懶散和社會退縮)。
F20.8 其它精神分裂癥
F20.9 精神分裂癥,未特定
F21 ?分裂型障礙
類似于精神分裂癥的古怪行為以及異常思維和情感為特征,但任何時期均無明確和典型的精神分裂癥性表現(xiàn)??纱嬖谙铝腥魏我环N情況:
(a)情感不恰當或受限制(病人顯得冷酷和淡漠);
(b)古怪、離奇或獨特的行為或外表;
(c)人際關系差,傾向于社會退縮;
(d)古怪的信念或巫術性思維影響著病人的行為并與亞文化規(guī)范不符;
(e)猜疑或偏執(zhí)觀念;
(f)無內在阻力的強迫性窮思竭慮,常伴畸形恐怖的、性的或攻擊性的內容;
(g)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包括軀體(身體)感覺異常或其它錯覺,人格解體或現(xiàn)實解體;
(h)思維模糊、贅述、隱喻性的、過分瑣碎或刻板,表現(xiàn)為離奇的言語,無嚴重言語不連貫;
(i)偶發(fā)短暫準精神病發(fā)作,伴嚴重的錯覺、幻聽或其它幻覺以及妄想樣觀念,沒有外界誘因。
診斷要點:不推薦此診斷名稱,界限不清,非必須不用。
F22 ?持久的妄想性障礙
長期持續(xù)性妄想為唯一或最突出臨床特征的各種障礙。
F22.0 妄想性障礙
診斷要點:妄想是最突出的或唯一的臨床特征,存在至少三個月,排除亞文化觀念。
F22.8 其它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妄想不足3個月)
F22.9 持久的妄想性障礙,未特定
F23 ?急性而短暫的精神病性障礙
無臨床確定標準,模糊性診斷,不推薦
診斷要點:確診應具備:
(a)起病必須為急性(在2周或更短的時間內從非精神病狀態(tài)轉變成明顯的精神病狀態(tài));
(b)必須具備多種類型的幻覺或妄想,其類型和程度每天或在同一天內不斷變化;
(c)情緒狀態(tài)也應有類似的變化,以及
(d)雖然癥狀多變且不持續(xù),不符合其他疾病的標準。
F23.1 伴有精神分裂癥癥狀的急性多形性精神病性障礙
F23.2 急性精神分裂癥樣精神病性障礙
F23.3 其它以妄想為主的急性精神病性障礙
F23.8 其它急性而短暫的精神病性障礙
F23.9 急性而短暫的精神病性障礙,未特定
F24 ?感應性妄想性障礙
罕見的由情感關系密切的兩人或(偶爾)多人所共有的妄想性障礙,僅有一人患真正的精神病性障礙,另一人的妄想因感應而產(chǎn)生,他們彼此分開后妄想消失。
診斷要點:
(a)兩人或多人擁有共同的妄想或妄想系統(tǒng),并且他們在信念上彼此支持;
(b)他們具有上述那種不尋常的密切關系;
(c)在時間或內容方面這兩人或一群組人中的波動者是通過與主動者的接觸而感應妄想的。
F25 ?分裂情感性障礙
情感性癥狀與分裂性癥狀在疾病的同一次發(fā)作中都很明顯。
診斷要點: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發(fā)作中,明顯而確實的分裂性癥狀和情感性癥狀同時出 現(xiàn)或只差幾天,該發(fā)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癥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發(fā)作的標準。
F25.0 分裂情感性障礙,躁狂型
F25.1 分裂情感性障礙,抑郁型
F25.2 分裂情感性障礙,混合型
精神分裂癥癥狀(F20)與混合型雙相情感性障礙同時存在(F31.6)。
F25.8 其他分裂性情感性障礙
F25.9 分裂情感性障礙,未特定
F28 ?其它非器質性精神病性障礙
不符合精神分裂癥、心境[情感]障礙(F30-F39) 以及不符合持續(xù)性妄想性障礙(F22)。
F29 ?未特定的非器質性精神病
?
F30-F39 心境[情感]障礙
F30 ?躁狂發(fā)作
心境高漲,身體和精神活動的量和速度均增加。本類中所有亞型都僅用于單次躁狂發(fā)作,若發(fā)作前或之后有情感 (抑郁、躁狂、輕躁狂)發(fā)作,則應歸于雙相情感障礙(F31.-)。
F30.0 輕躁狂
輕躁狂不伴幻覺和妄想。存在持續(xù)的(至少連續(xù)幾天)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高,常有顯著的感覺良好,并覺身體和精神活動富有效率。社交活動增多,說話滔滔不絕,與人過分熟悉,性欲望增強,睡眠需要減少等,但其程度不影響工作和社交。
診斷要點:躁狂的輕型狀態(tài),不伴幻覺妄想,不影響社會功能。
鑒別診斷:輕躁狂介于環(huán)性心境與躁狂之間。區(qū)別于甲亢。
F30.1 躁狂,不伴精神病性癥狀
心境的高漲與個體所處環(huán)境不協(xié)調,不可控制的興奮。同時伴有精力增加和活動過多,言語迫促,以及睡眠需要減少。注意不能持久,隨境轉移。自我評價膨脹,隨意表露夸大或過分樂觀的觀念。也可出現(xiàn)知覺障礙??赡苤诌^分和不切實際的計劃,揮金如土,或攻擊性強、好色。某些躁狂以易激惹和多疑為主。影響社會功能。
診斷要點:至少持續(xù)一周,嚴重程度達到完全擾亂日常工作和社會活動。
F30.2 躁狂,伴精神病性癥狀
夸大達到妄想程度,易激惹和多疑可發(fā)展成被害妄想。思想奔逸和言語迫促可能使病人 無從被人理解。嚴重而持久的軀體活動與興奮可致攻擊或暴力。對飲食及個人衛(wèi)生的忽視可造成脫水和自我忽視的危險狀態(tài)。
鑒別診斷:精神分裂癥。情感癥狀在前,如錯過輕躁狂階段很難診斷。
F30.8 其它既往發(fā)作
F30.9 躁狂發(fā)作,未特定
F31 ?雙相情感障礙
反復(至少兩次)出現(xiàn)心境和活動水平明顯紊亂的發(fā)作,時而躁狂,時而抑郁。
F31.0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輕躁狂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目前發(fā)作符合輕躁狂的標準(F30.0);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發(fā)作(輕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F31.1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不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發(fā)作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發(fā)作(F30.1)的標準;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發(fā)作(輕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F31.2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發(fā)作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伴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發(fā)作(F30.2)的標準;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發(fā)作(輕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F31.3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輕度或中度抑郁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輕度抑郁發(fā)作(F32.0)或中度抑郁發(fā)作(F32.1) 的標準;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輕躁狂、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發(fā)作。
F31.30 不伴軀體癥狀
F31.31 伴軀體癥狀
F31.4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不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抑郁發(fā)作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抑郁發(fā)作(F32.2)的標準;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躁狂、輕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發(fā)作。
F31.5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抑郁發(fā)作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抑郁發(fā)作(F32.3)的標準; 及
(b) 過去必須至少有一次躁狂、輕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發(fā)作。
?F31.6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混合狀態(tài)
病人過去至少有過一次躁狂、輕躁狂或混合性情感發(fā)作,目前或表現(xiàn)為混合性狀態(tài),或表現(xiàn)為躁狂、輕躁狂及抑郁癥狀的快速轉換。
F31.7 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緩解狀態(tài)
目前無明顯的心境紊亂,并已處于這種狀態(tài)數(shù)月。
F31.8 其它雙相情感障礙
F31.9 雙相情感障礙,未特定
F32 ?抑郁發(fā)作
1、有心境低落,2、興趣和愉快感喪失,3、導致勞累感增加和活動減少的精力降低。
(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b)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
(c)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即使在輕度發(fā)作中也有);
(d)認為前途暗淡悲觀;
(e)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f)睡眠障礙;
(g)食欲下降。
低落的心境幾乎每天一樣,一般不隨環(huán)境改變,但在一天內可特征性的晝夜差異。
有4條以上為軀體綜合征:1、對樂趣的活動喪失興趣和愉快感;2、對愉快的環(huán)境缺乏情感反應;3、較平時早醒2小時或更多;4、早晨抑郁加重;5、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為他人提及或報告);6、食欲明顯下降;7、體重降低(通常定義為過去1個月里失去體重的5%或更多);8、性欲明顯降低。
F32.0 輕度抑郁發(fā)作
診斷要點:2+2,整個發(fā)作持續(xù)至少 2 周。保留部分社會功能。
F32.00 不伴軀體癥狀
F32.01 伴軀體癥狀:并伴四條或更多軀體癥狀(上八條)。
F32.1 中度抑郁發(fā)作
診斷要點:2+3、4。發(fā)作至少持續(xù) 2 周。社會功能困難。
F32.10 不伴軀體癥狀
F32.11 伴軀體癥狀
F32.2 重度抑郁發(fā)作,不伴精神病性癥狀
表現(xiàn)明顯的痛苦或激越。遲滯會掩蓋癥狀。自尊喪失、無用感、自罪感可以很突出。
診斷要點:2+4以上,有遲滯也診斷。一般兩周,但癥狀極為嚴重或起病急驟即刻診斷。社會功能缺失。
F32.3 重度抑郁發(fā)作,伴精神病性癥狀
診斷要點:符合 F32.2 并存在妄想、幻覺或抑郁性木僵。
鑒別診斷:抑郁性木僵必須與緊張型精神分裂癥、分離性木僵,以及器質性木僵鑒別。以上本類僅用于單次發(fā)作;再有發(fā)作,應診斷復發(fā)性抑郁。
F32.8 其它抑郁發(fā)作
F32.9 抑郁發(fā)作,未特定
F33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
反復出現(xiàn)抑郁發(fā)作,不存在符合躁狂。平均起病年齡 為 40∽49 歲。
F33.0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為輕度發(fā)作
診斷要點:確診需要:
(a)符合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發(fā)作符合輕度抑郁發(fā)作(F32.0)的標準;及
(b) 應至少兩次發(fā)作,持續(xù)至少兩周,發(fā)作之間應有幾個月無明顯心境紊亂。否則,診斷應為其它復發(fā)性心境〔情感〕障礙(F38.1)。
F33.00 不伴軀體癥狀
F33.01 伴軀體癥狀
F33.1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為中度發(fā)作
F33.10 不伴軀體癥狀
F33.11 伴軀體癥狀
F33.2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為不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發(fā)作
F33.3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為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發(fā)作
F33.4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目前為緩解狀態(tài)
F33.8 其它復發(fā)性抑郁障礙
F33.9 復發(fā)性抑郁障礙,未特定
F34 持續(xù)性心境[情感]障礙
持續(xù)性有起伏的心境障礙,每次達不到輕躁狂、輕度抑郁。一次持續(xù)數(shù)年。
F34.0 ?環(huán)性心境
心境持續(xù)地不穩(wěn)定,包括眾多輕度低落和輕度高漲的時期。始于成年早期,呈慢性病程;有時也可有正常心境,一次穩(wěn)定數(shù)月。與生活事件無關。
F34.1 ?惡劣心境
慢性的心境低落,不符復發(fā)性抑郁障礙(F33.0 或 F33.1)的標準,但可以曾符合輕度抑郁標準,可有緩解期,但多數(shù)時間(數(shù)月)感到疲憊、抑郁、萬事皆為負擔、無一能帶來樂趣,病人郁悶沉 思、諸多抱怨、睡眠不佳、自感能力不足,社會功能存在。
F34.8 ?其它持續(xù)性心境(情感)障礙
F34.9 ?持續(xù)性心境(情感)障礙,未特定
F38 其它心境[情感]障礙
F38.0 其它單次發(fā)作的心境〔情感〕障礙
F38.00 混合性情感發(fā)作
F38.1 其它復發(fā)性心境〔情感〕障礙
F38.10 復發(fā)性短暫抑郁障礙
反復出現(xiàn)的短暫抑郁發(fā)作,大約每月一次,每次不足兩周(2-3天),但能夠符合抑郁發(fā)作(F32.0、F32.1、F32.3)的癥狀學標準。
F38.8 其它特定的心境(情感)障礙
F39 未特定的心境[情感]障礙
?
F40-F48 神經(jīng)癥性、應激相關的及軀體形式障礙
誘發(fā)焦慮的是無危險的東西,造成特征性回避??植佬越箲]略特殊,可從不安到恐懼。特征性心悸或猝倒;繼發(fā)恐懼。勸說無效。與疑病的區(qū)別是焦慮性驚恐針對疾病感染源,疑病針對病情本身。焦慮常共病抑郁。
F40.0 廣場恐怖
診斷要點:
(a)心理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為首發(fā)癥狀;
(b)至少以下情境中的兩種:人群、公共場所、離家旅行、獨自獨行;
(c)對恐怖情境的回避必須是或曾經(jīng)是突出特點。
鑒別診斷:抑郁,精神分裂癥。
F40.1 社交恐怖
常少年期起病,對社交情境回避??晒铝⒁部煞夯ε略诠矆龊蠂I吐可為重要癥狀。常伴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
診斷要點:
(a)心理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為首發(fā)癥狀;
(b)必須發(fā)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
(c)對恐怖情境的回避必須是突出特征。
鑒別診斷:廣場恐怖,抑郁障礙。
F40.2 特定的(孤立的)恐怖
針對特定對象的恐懼,不泛化。
診斷要點:
(a)?心理及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為首發(fā)癥狀;
(b)焦慮必須局限于面對特定的恐怖物體或情境時;
(c)盡一切可能對恐怖情境加以回避。
F40.8 其它恐怖性焦慮障礙
F40.9 恐怖性焦慮障礙,末特定
F41 ?其它焦慮障礙
F41.0 驚恐障礙(間歇發(fā)作性焦慮)
嚴重焦慮(驚恐)的反復發(fā)作,具有不可預測性。常見心悸、腳痛、哽咽感、頭昏、非真實感(人格解體或現(xiàn)實解體)。驚恐發(fā)作不針對任何東西。
診斷要點:要確診應在大約 1 個月之內存在幾次嚴重的植物性焦慮:
(a)發(fā)做出現(xiàn)在沒有客觀危險的環(huán)境;
(b)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預測的情境;
(c)發(fā)作間期無任何癥狀。
F41.1 廣泛性焦慮障礙
泛化且持續(xù)的焦慮。伴有較多的軀體癥狀。數(shù)周或數(shù)月,最好半年。
診斷要點:
(a)恐慌(為將來的不幸煩惱,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難等);
(b)運動性緊張(坐臥不寧、緊張性頭痛、顫抖、無法放松);
(c)植物神經(jīng)活動亢進(頭重腳輕、出汗、心動過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 適、頭暈、口干等)。
F41.2 混合性焦慮和抑郁障礙
F41.3 其它混合性焦慮障礙
F41.8 其它特定的焦慮障礙
F41.9 焦慮障礙,末特定
F42強迫性障礙
反復出現(xiàn)的強迫思維或強迫動作。強迫思維是反復進入患者頭腦中的觀念、表象、或沖動,必須痛苦。強迫動作或儀式是一再出現(xiàn)的刻板行為?;颊弑仨氂兄饔^抵抗行為和意愿。強迫癥狀,特別是強追思維,與抑郁有密切關系。
診斷要點:連續(xù)兩周中的大多存在強迫癥狀或強迫動作(其實最好半年)。
(a)必須被看作是患者自己的思維或沖動;
(b)癥狀必須仍在被患者徒勞地加以抵制;
(c)實施動作的想法本身應該是令人不愉快的
(d)想法、表象、或沖動必須是令人不快地一再出現(xiàn);
F42.0 以強追思維或窮思竭慮為主
內容多變且痛苦。與抑郁的關系尤為密切。
F42.1 以強迫動作(強迫儀式)為主
大多數(shù)強迫動作涉及清洗(特別是洗手),反復檢查,保持有序。
F42.2 混合性強追思維和動作
同時有強迫思維及強迫行為。
F42.8 其它強迫障礙
F42.9 強迫障礙,未特定
F43 ?嚴重應激反應,及適應障礙
F43.0急性應激反應
典型表現(xiàn)是最初“茫然”,表現(xiàn)為意識范圍局限、注意狹窄、不能領會外在刺激、定向錯誤。進一步退縮或激越。
(a)混合性臨床相,除“茫然”外,還可有抑郁、焦慮、憤怒、絕望、活動過度、退縮;
(b)如果應激性環(huán)境消除,癥狀迅速緩解;如果應激持續(xù)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轉性,癥狀一般在 24-48 小時開始減輕,并且大約在 3 天后往往變得十分輕微。
F43.1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巨大創(chuàng)傷后的延遲反應?!伴W回”為常見癥狀,麻木遲鈍,略回避。潛伏期為幾周后到數(shù)月不等(一般6個月內)。
診斷要點:盡量少診斷。創(chuàng)傷指向性要明確。
F43.2 ?適應障礙
環(huán)境及適應性改變時發(fā)生,癥狀多樣。社會功能缺損。起病常在改變發(fā)生后1月內,一般不超過6個月。
診斷要點:癥狀形式、內容、嚴重度;既往病史和人格;應激事件、處境或生活危機。
F43.21 長期的抑郁性反應
輕度抑郁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不超過 2 年。
F43.22 混合性焦慮和抑郁性反應
焦慮和抑郁都明顯,程度較輕。
F43.23 以其它情緒紊亂為主
F43.24 以品行障礙為主
F43.25 混合性情緒和品行障礙
F43.28 以其它特定癥狀為主
F43. 8 其它嚴重應激反應
F43.9 嚴重應激反應,未特定
F44 ?分離(轉換)性障礙
診斷要點:(人來瘋)
(a)可存在所有臨床癥狀,豐富、多變、不持久;
(b)排除軀體疾??;
(c)有心理致病的證據(jù),表現(xiàn)在時間上與應激性事件、問題或紊亂的關系有明確的聯(lián)系。
F44. 0 ?分離性遺忘
記憶喪失,常為近期事件,非器質性,遺忘范圍廣、多變,且常圍繞應急事件。
診斷要點:
(a)對于具有創(chuàng)傷或應激性質的近期事件存在部分或完全遺忘;
(b)不存在腦器質性障礙、中毒或過度疲勞。
鑒別診斷:腦外傷、癲癇、譫妄、酒精濫用。
F44.1 ?分離性漫游
有分離性遺忘的所有特征,伴目的性游歷,期間生活自理??勺詣?chuàng)新身份,與常人無異。
診斷要點:
(a)分離性遺忘的特征(F44.0);
(b)超出日常范圍的有目的的旅行;
(c)可自理及交流。
F44.2 分離性木僵
診斷要點:
(a)符合木僵診斷;
(b)不存在可對木僵做出解釋的軀體障礙或其它精神科障礙;
(c)存在心理基礎,有近期發(fā)生過應激性事件或目前存在問題的證據(jù)。
F44.3 出神(trance)與附體障礙
自身身份感缺失。意識局限。
F44.4-F44.7 分離性運動和感覺障礙
診斷要點:
(a)不存在軀體障礙的證據(jù);
(b)對病人的心理社會背景及人際關系應有充分了解,找到應激源。
F44.4 分離性運動障礙
無緣由的喪失部分或全部運動能力。
F44.5 分離性抽搐
與癲癇類似,少見意識喪失、自傷、失禁。
F44.6 分離性感覺麻木和感覺喪失
區(qū)別在于麻木區(qū)域與解剖學不符,感覺喪失不完全。
F44.7 混合性分離(轉換)性障礙
F44.8 其它分離(轉換)性障礙
F44.80 Ganser 氏綜合征
F44.81 多重人格障礙
有創(chuàng)傷,易轉換,爭議過大,不推薦診斷。
F44.82 見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短暫的分離〔轉換〕性障礙
F44.88 其它特定的分離(轉換)性障礙
F44.9 分離(轉換)性障礙,未特定
F45??軀體形式障礙
病人反復陳述軀體癥狀,反復檢查,不信科學,勸說無效。
F45.0 軀體化障礙
主要特征為多種多樣、反復出現(xiàn)、時常變化的軀體癥狀。慢性波動性病程。
診斷要點:40歲以后發(fā)病的多種軀體癥狀可能是原發(fā)抑郁障礙的早期表現(xiàn)。
(a)存在各式各樣,變化多端的軀體癥狀至少兩年,且未發(fā)現(xiàn)任何恰當?shù)能|體解釋;
(b)不斷拒絕多名醫(yī)生關于其癥狀沒有軀體解釋的忠告與保證;
(c)癥狀及其所致行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和家庭功能損害。
F45.1 ?未分化的軀體形式障礙
不典型的軀體化障礙。
F45.2 ?疑病障礙
存在的先占觀念,很少在 50 歲以后才首次發(fā)病。慢性波動性病程。
診斷要點:
(a)長期相信無證據(jù)的至少一種嚴重軀體疾病;或存在持續(xù)性的先占觀念,認為畸形或變形。
(b)總是拒絕接受多位不同醫(yī)生關于其癥狀并不意味著軀體疾病或異常的忠告和保證。
鑒別診斷:軀體化障礙:看重癥狀,疑病更重視疾病種類。抑郁障礙:抑郁在疑病之前。妄想障礙:軀體變性等妄想。焦慮和驚恐障礙:有針對疾病的解釋。
F45.3 ?軀體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亂
出現(xiàn)無證據(jù)心血管系統(tǒng)、胃腸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植物神經(jīng)紊亂癥狀。
診斷要點
(a)持續(xù)存在植物神經(jīng)興奮癥狀,如心悸、出汗、顫抖、臉紅,這些癥狀令 人煩惱;
(b)涉及特定器官或系統(tǒng)的主觀主訴;
(c)存在上述器官可能患嚴重障礙的先占觀念,醫(yī)生的反復保證和解釋無濟于事;
(d)所述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并無明顯紊亂的證據(jù)。
F45.30 ???心血管系統(tǒng)
F45.31 ???高位胃腸道
F45.32 ???低位胃腸道
F45.33 ???呼吸系統(tǒng)
F45.34 ???泌尿生殖系統(tǒng)
F45.38 ???其它器官或系統(tǒng)
F45.4 ?持續(xù)的軀體形式的疼痛障礙
不能解釋的持續(xù)、嚴重、令人痛苦的疼痛。
F45.8 ?其它軀體形式障礙
(a)“癔癥球”(咽喉部哽咽感引起吞咽困難)以及其它形式的吞咽困難;
(b)心因性斜頸及其它痙攣性障礙(不包括 Tourett 綜合征);
(c)心因性搔癢癥(不包括特殊皮膚損害,如:斑禿、皮炎、濕疹、或心 因性等麻疹);
(d)心因性痛經(jīng)(不包括性交疼痛(F52.6)和性冷淡(F52. 0));
(e)磨牙。
F45.9 軀體形式障礙,未特定
F48 其它神經(jīng)癥性障礙
F48.0 神經(jīng)衰弱(一般不診斷)
診斷要點:
(a)用腦后倍感疲倦;輕度用力后身體虛弱與極度疲倦;
(b)至少存在以下兩條:
肌肉疼痛感、頭昏、緊張性頭痛、睡眠紊亂、不能放松、易激惹、消化不良
(c)排除植物神經(jīng)癥狀或抑郁癥狀
F48.1 ?人格解體-現(xiàn)實解體綜合征
患者訴說其精神活動,身體、周圍環(huán)境的性質發(fā)生了改變,顯得不真實、遙遠或自動化?;颊吒械讲辉偈窃谶M行自己的思維、想象、 記憶;運動和行為也似乎不屬于自己;自己的身體仿若失去了生命、疏遠,或出現(xiàn)其它異常;周圍的世界看上去缺乏色彩和生氣,仿佛是人造的,好像成為人們按規(guī)定角色表演的舞臺。(可以理解為通過一層薄紗看東西)
診斷要點:需具(a)或(b)二者之一,或兩者皆備,再加上(c)和(d):
(a)人格解體癥狀:病人感到其感覺和/或體驗分離、遙遠、不屬于自己、喪失等等;
(b)現(xiàn)實解體癥狀:物、人和/或環(huán)境顯得不真實、遙遠、人工化、沒有色彩、沒有生氣等;
(c)承認這是主觀自發(fā)的改變,不是外力或他人所強加的(即自知力);
(d)感知覺清晰,不存在中毒性混濁或癲癇。
F48.8 ?其它特定的神經(jīng)癥性障礙
F48.9 ?神經(jīng)癥性障礙,未特定
?
F50-F59 伴有生理紊亂及軀體因素的行為綜合征
F50 ?進食障礙
F50.0 神經(jīng)性厭食
人為的以有意減輕體重為特征的障礙。容易診斷,多存在殘留癥狀;
診斷要點:
(a)體重保持在至少低于期望值 15%以上的水平(或是體重下降或是從未達到預期值),或 Quetelet’s 體重指數(shù)為 17.5 或低于此值。
(b)體重減輕是自己造成的,包括拒食“發(fā)胖食物”,及下列一種或多種手段:自我引吐;自行導致的通便;運動過度;服用食欲抑制劑或利尿劑。
(c)有特異的精神病理形式的體象扭曲,害怕發(fā)胖的超價觀念。
(d)包括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廣泛的內分泌障礙。
(e)如果在青春期前發(fā)病,青春期發(fā)育會放慢甚至停滯
F50.1 非典型神經(jīng)性厭食
缺乏一至兩條典型特征并符合F50.0診斷的厭食。
F50.2 神經(jīng)性貪食
反復發(fā)作性暴食及強烈的控制體重的先占觀念為特征的綜合征。
診斷要點:
(a)持續(xù)存在進食的先占觀念,對食物有強烈欲望;難以克制的發(fā)作性暴食。
(b)病人會采取一切手段抵制“發(fā)胖”。
(c)對肥胖的病態(tài)恐懼。
F50.3 非典型神經(jīng)性貪食
缺乏一至兩條典型特征并符合F50.2診斷的貪食。
F50.4 伴有其它心理紊亂的暴食
F50.5 伴有其它心理紊亂的嘔吐
F50.8 ?其它進食障礙(異食癖)
F50.9 進食障礙,未特定
F51 ?非器質性睡眠障礙,這一組障礙包括:
(a)睡眠失調:原發(fā)心因性情緒原因導致了睡眠的量、質、時序的變化,即失眠、嗜睡及睡眠——覺醒節(jié)律障礙。
(b)睡眠失常:在睡眠中出現(xiàn)異常發(fā)作性事件;如兒童發(fā)育遲緩,成人睡行癥,睡驚及夢魘。
F51.0 非器質性失眠癥
長時間的睡眠的質和量(主要是自身睡眠體驗)令人不滿意的狀況。難以入睡是最常見的主訴,其次是維持睡眠困難和早醒。
診斷要點:
(a)主訴或是入睡困難,或是難以維持睡眠,或是睡眠質量差;
(b)這種睡眠紊亂每周至少發(fā)生三次并持續(xù)一月以上;
(c)日夜專注于失眠,過分擔心失眠的后果;
(d)睡眠量和/或質的不滿意引起了明顯的苦惱或影響了社會及職業(yè)功能。
F51.1 非器質性嗜睡癥
診斷要點:
(a)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fā)作,無法以睡眠時間不足來解釋;睡醒后不清醒;
(b)每日出現(xiàn)睡眠紊亂,超過一月,影響社會功能;
(c)缺乏發(fā)作性睡病的附加癥狀(摔倒,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覺)或睡眠呼吸暫停的臨床證據(jù)(夜間呼吸暫停,典型的間歇性鼾音等等);
(d)沒有可表現(xiàn)出日間嗜睡癥狀的任何神經(jīng)科及內科情況。
F51.2 非器質性睡眠——覺醒節(jié)律障礙
睡眠節(jié)律失代償從而導致病人主訴失眠或嗜睡。
診斷要點:
(a)患者睡眠節(jié)律與其他人不同(如黑白顛倒);
(b)在主要的睡眠相時失眠,在應該清醒時嗜睡,幾乎天天發(fā)生并持續(xù)1個月以上;
(c)睡眠量、質及時序的不滿意狀態(tài)使病人深感苦惱,或影響了社會或職業(yè)功能。
F51.3 睡行癥(夜游癥)
睡眠和覺醒同時存在的一種意識改變狀態(tài)。發(fā)作時,通常在睡眠的前1/3段起床,走動,呈現(xiàn)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應性及運動技能。通常無法回憶。
診斷要點:
(a)一次或多次的,發(fā)生于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階段,走來走去;
(b)發(fā)作中,個體表情茫然,目光凝滯,加以干涉或同其交談,則相對無反應,難以被喚醒;
(c)在清醒后(無論是在發(fā)作中還是在次日清晨),個體對發(fā)作不能回憶;
(d)盡管在最初從發(fā)作中醒來的幾分鐘之內,會有一段短時間的茫然及走向力障礙,但并無精神活動及行為的任何損害;
(e)沒有器質性精神障礙如癡呆或軀體障礙如癲癇的證據(jù)。
F51.4 睡驚癥(夜驚癥)
睡驚癥或夜驚癥是出現(xiàn)于夜間的極度恐懼和驚恐的發(fā)作,伴有強烈的語言、 運動形式及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高度興奮。睡前三分之一階段驚叫著坐起或下床,常常沖向門口似乎要奪路而逃,但很少會離開房間。
診斷要點:
(a)一次或多次,驚叫一聲從睡眠中醒來,以強烈的焦慮、軀體運動及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亢進如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瞳孔擴大及出汗等為特點;
(b)這些反復發(fā)作的典型情況是持續(xù)1-10分鐘,通常在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階段發(fā)生;
(c)對他人試圖平息睡驚進行的努力相對無反應;
(d)對發(fā)作即使能夠回憶,也是十分有限的(通常只局限于一到兩個片斷的表像);
(e)沒有軀體障礙如腦腫瘤或癲癇的證據(jù)。
F51.5 夢魘
夢魘是次日晨起能詳細描述的以焦慮或恐懼為主的夢境體驗,
診斷要點:
(a)睡中醒來,能清晰、詳盡地回憶強烈恐怖性的夢境,可隨時驚醒;
(b)從恐怖性夢境中驚醒時,個體很快恢復定向及警覺;
(c)夢境體驗本身,以及隨之造成的睡眠紊亂,都會使個體十分苦惱。
F51.8 ?其它非器質性睡眠障礙
F51.9 ?非器質性睡眠障礙,未特定
F52 ?非器質性障礙或疾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礙
F52.0 性欲減退或缺失
F52.1 性厭惡及性樂缺乏
F52.10 性厭惡:對性接觸產(chǎn)生厭惡情緒。
F52.11 性樂缺乏:性反應正常,也能體驗到性高潮,但卻缺乏相應的快感。
F52.2 生殖器反應喪失
男性為心因性陽痿,某些情況下可正常。非器質性。
女性的主要問題是陰道干燥,或缺乏滑潤。心因性和器質性均可。
F52.3 性高潮功能障礙:性高潮不出現(xiàn)或明顯延遲。心理治療有效。
F52.4 早泄
F52.5 非器質性陰道痙攣
F52.6 非器質性性交疼痛
F52.7 性欲亢進
F52.8 其它性功能障礙,非器質性障礙或疾病所致
F52.9 未特定的性功能障礙,非器質性障礙或疾病所致
F53 ?產(chǎn)褥期伴發(fā)的精神及行為障礙,無法在它處歸類
F54 在它處分類的障礙及疾病伴有的心理及行為因素
F55 非依賴性物質濫用
F55.0 抗抑郁劑
F55.1 緩瀉劑
F55.2 鎮(zhèn)痛劑
F55.3 解酸藥
F55.4 維生素
F55.5 類固醇或激素
F55.6 特殊的草藥或民間驗方
F55.8 不產(chǎn)生依賴的其它物質
F55.9 未特定的
F59 伴有生理紊亂及軀體因素的未特定的行為綜合征
?
F60-F69 成人人格與行為障礙
F60-F62 特異性人格障礙,混和型及其它人格障礙及持久的人格改變
F60 特異性人格障礙
是個體性格學體質與行為傾向上的嚴重紊亂。常伴有個人與社會間顯著的割裂。多在兒童后期或青春期出現(xiàn),持續(xù)到成年并漸漸顯著。18歲前盡量不診斷。
診斷要點:
(a)明顯不協(xié)調的態(tài)度和行為,如情感,沖動控制,知覺與思維方式及與他人交往的方式;
(b)這一異常行為模式是持久的,固定的,并不局限于精神疾患的發(fā)作期;
(c)異常行為模式是泛化的,與個人及社會的多種場合不相適應;
(d)上述表現(xiàn)均于童年或青春期出現(xiàn),延續(xù)至成年。
(e)這一障礙會給個人帶來相當大的苦惱,但僅在病程后期才明顯。
(f)這一障礙通常會伴有職業(yè)及社交的嚴重問題,但并非絕對如此。
下列亞型,要至少三條臨床描述的特點,才能診斷。
F60.0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a)對挫折與拒絕過分敏感;
(b)容易長久地記仇,即不肯原諒侮辱,傷害或輕視。
(c)猜疑,以及將體驗歪曲,及把他人無意的或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輕蔑;
(d)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相稱的好斗及頑固地維護個人的權利;
(e)極易猜疑,毫無根據(jù)地懷疑配偶或性伴侶的忠誠。
(f)將自己看得過分重要的傾向,表現(xiàn)為持續(xù)的自我援引態(tài)度
(g)將病人直接有關的事件以及世間的形形色色都解釋為“陰謀”的無根據(jù)的先占觀念。
F60.1 分裂樣人格障礙
(a)幾乎沒有可體驗到愉快的活動;
(b)情緒冷淡,隔膜或平淡的情感;
(c)對他人表達溫情,體貼或憤怒情緒的能力有限;
(d)無論對批評或表揚都無動于衷;
(e)對與他人發(fā)生性接觸毫無興趣(要考慮年齡);
(f)幾乎總是偏愛單獨行動;
(g)過分沉湎于幻想和內?。?/p>
(h)沒有親密朋友,與人不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或者只有一位),也不想建立這種關系;
(i)明顯地無視公認的社會常規(guī)及習俗。
F60.2 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
(a)對他人感受漠不關心;
(b)全面、持久的缺乏責任感,無視社會規(guī)范,規(guī)范與義務;
(c)盡管建立人際關系并無困難,卻不能長久地保持;
(d)對挫折的耐受性極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擊,甚至暴力行為;
(e)無內疚感,不能從經(jīng)歷中特別是從懲罰中吸取教訓;
(f)很容易責怪他人,或當他們與社會相沖突時對行為作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釋。
F60.3 情緒不穩(wěn)型人格障礙
行為沖動,不計后果,伴有情感不穩(wěn)定。
F60.31 邊緣型
情感不穩(wěn),自我形象,目的及內心的偏好模糊不清或扭曲。
F60.4 表演型人格障礙
(a)自我戲劇化,做戲性,夸張的情緒表達;
(b)暗示性,易受他人或環(huán)境影響;
(c)膚淺和易變的情感;
(d)不停地追求刺激、為他人贊賞及以自己為注意中心的活動;
(e)外表及行為顯出不恰當?shù)奶舳盒裕?/p>
(f)對自己外觀容貌過分計較。
F60.5 強迫型人格障礙
(a)過分疑慮及謹慎;
(b)對細節(jié)、規(guī)則。條目、秩序、組織或表格過分關注;
(c)完美主義,以至影響了工作的完成;
(d)道德感過強,謹小慎微,過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顧樂趣和人際關系;
(e)過分迂腐,拘泥于社會習俗;
(f)刻板和固執(zhí);
(g)病人不合清理地堅持他人必須嚴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h)有強加的,令人討厭的思想或沖動闖入。
F60.6 ?焦慮(回避)型人格障礙
(a)持續(xù)和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
(b)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沒有吸引力或不如別人;
(c)在社交場合總過分擔心舍被人指責或拒絕;
(d)除非肯定受人歡迎,否則不肯與他人打交道;
(e)出于維護軀體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
(f)由于擔心批評,指責或拒絕,回避那些與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職業(yè)活動。
F60.7 ?依賴型人格障礙
(a)請求或同意他人為自己生活中大多數(shù)重要事情做決定;
(b)將自己的需求附屬于所依賴的人,過分順從他人的意志;
(c)不愿意對所依賴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
(d)由于過分害怕不能照顧自己,在獨處時總感到不舒服或無助;
(e)沉陷于被關系親密的人所拋棄的恐懼之中,害怕只剩下他一人來照顧自 己;
(f)沒有別人過分的建設和保證時做出日常決定的能力很有限。 其它特征包括:總把自己看
F60.8 ?其它特異人格障礙
F60.9 ?人格障礙,未特定
F61 混合型及其它人格障礙
F61.0 ?混合型人格障礙:符合F60某些特征但不突出。
F61.1 ?煩擾型人格改變
F62 持久的人格改變,不是由于腦損害及疾病所致
強烈應激源長期作用,改變?yōu)楹愣ǖ?,排除器質性損害。
診斷要點:人格改變必須持續(xù)至少 2 年以上。
(a)對世界持敵意或不信任的態(tài)度。
(b)社會性退縮。
(c)空虛或無望感。
(d)常有緊張感,似乎總是受到威脅。
(e)疏遠感。
F62.1 精神科疾患后持久性人格改變
診斷要點:2年或以上
(a)對他人過度依賴及強求的態(tài)度。
(b)堅信自己因病改變了或名聲變壞了,無法維持人際關系并導致社會隔離。
(c)被動性,對娛樂的參與和興趣都減少。
(d)長期訴說有病,可伴有疑病性主訴和患病行為。
(e)心境惡劣或心境易變,不是精神或殘留癥狀導致。
(f)與病前狀況相比,社會與職業(yè)功能明顯受損。
F62.8 其它持久性人格改變
F62.9 持久性人格改變,未特定
F63 ?習慣與沖動障礙
F63.0 病理性賭博
鑒別診斷:
(a)賭博與打賭(Z72. 6)(頻繁的打賭是為了尋求刺激,或是企圖獲得金錢);
(b)躁狂病人的過度賭博(F30.-)
(c)社會病態(tài)人格者的賭博(F60.2)
F63.1 病理性縱火(縱火狂)
診斷要點:
(a)無動機反復縱火。
(b)對觀看著火有強烈的興趣。
(c)在采取行動之前有不斷增加的緊張感,在付諸實施后馬上有強烈的興奮。
鑒別診斷:
(a)無精神科障礙表現(xiàn)的故意縱火(有動機);
(b)有品行障礙的青少年縱火(F91.1)。
(c)有社會病態(tài)人格的成年人縱火(F60.2)。
(d)精神分裂癥患者縱火(F20.-)典型的縱火是對妄想觀念或命令性幻聽的反應。
(e)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縱火(F00-09)。
F63. 2 病理性偷竊(偷竊狂):非利益性的習慣性偷盜。
F63.3 拔發(fā)狂
F63.8 其它習慣與沖動障礙
F63.9 習慣與沖動障礙,未特定
F64 ?性身份障礙
F64.0 ?易性癥:診斷要點:2年以上。
F64.1 雙重異裝癥:偶爾異裝尋求快感,不想變性。
F64.2 童年性身份障礙:童年時期想要成為異性,對自身性別厭惡。
F64.8 其它性身份障礙
F64.9 性身份障礙,未特定
F65 ?性偏好障礙
F65.0 戀物癥:依戀物為獲取快感唯一或主要途徑。
F65.1 戀物性異裝癥:穿著異性服裝主要是為了獲得性興奮。
F65. 2 露陰癥
F65.?3 窺陰癥
F65.?4 戀童癥
F65.?5 施虐受虐癥
F65.6 ?性偏好多相障礙:戀物癥、異裝癥和施虐受虐癥的結合。
F65.8 ?其它性偏好障礙
F65.9 ?性偏好障礙,未特定
F66 ?與性發(fā)育和性取向有關的心理及行為障礙
F66.X0 異性戀
F66.X1 同性戀
F66.X2 雙性戀
F66.X8 其它,包括青春期前
F66.0 性成熟障礙:無法確定取向
F66.1 自我不和諧的性取向
F66.2 性關系障礙
F66.8 ?其它性心理發(fā)育障礙
F66.9 ?心理發(fā)育障礙,未特定
F68 ?成人人格與行為的其他障礙
F68.0 出于心理原因渲染軀體癥狀
F68.1 有意制造或偽裝軀體或心理癥狀或殘疾(做作性障礙)
F68.8 其它特定的成人人格與行為障礙
F69 ?未特定的成人人格與行為障礙
?
F70-F79 精神發(fā)育遲滯
F7X.0 ?無,或輕微的行為缺陷
F7X.l ?顯著的行為缺陷,需要加以關注或治療
F7X.8 ?其它行為缺陷
F7X.9 ?未提及行為缺陷
F70 輕度精神發(fā)育遲滯:診斷要點:IQ50-69之間。語言理解和使用能力有延遲,其他還好。
F71 中度精神發(fā)育遲滯:診斷要點:在35-49之間。生活受影響,癥狀各異。
F72 重度精神發(fā)育遲滯:診斷要點:在20-34之間。日常生活受影響。
F73 極重度精神發(fā)育遲滯:診斷要點:低于20。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F78 其它精神發(fā)育遲滯
F79 末特定的精神發(fā)育遲滯
?
F80-F89 心理發(fā)育障礙(所包含的各種障礙具有以下共同點):
本系列疾病盡量看專科(兒童)診療規(guī)范標準,不以ICD為主要診斷標準。
(a)一律起病于嬰幼兒期或童年期;
(b)具有功能發(fā)育的損害或延遲,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相關;
(c)病程恒定。
病因不明,家族中有類似病例,遺傳幾率大。兩類除外:第一類,有正常發(fā)育期,如童年瓦解性障礙、Laudau-Kleffner綜合征和某些孤獨癥。第二類,最初為偏離(孤獨癥)。
F80 特定性言語和語言發(fā)育障礙總論
早期就有正常語言獲得紊亂。
鑒別診斷: 語言發(fā)育期多變至難以辨認,后期恢復正常但殘留障礙。故早期診斷重要。病史有助于判斷是否為早期損害的殘留。與精神發(fā)育遲滯或彌漫性發(fā)育延遲相鑒別。排除耳聾等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
診斷要點:發(fā)音障礙的嚴重超出智齡正常;非語言智能在正常范圍;語言表達和感受技能在正常范圍;發(fā)音異常不能歸因于其他異常;在亞文化環(huán)境中不被接受。
80.1 表述性語言障礙
口語應用能力低但語言理解力大致正常。
診斷要點:2歲不會說話,3歲不會說句。
F80.2 感受性語言障礙
語言理解差,幾乎都有發(fā)音問題。
診斷要點:1歲不知道自己名字,1歲半識別物品過少,2歲聽不懂日常指令。
F80.3 伴發(fā)癲癇的獲得性失語(Landau-Kleffner 綜合征)
病前正常,病后(伴發(fā)陣發(fā)腦電圖異常)喪失了感受性和表達性語言功能,但仍有智能,多數(shù)有癲癇發(fā)作。
F80.8 其它言語和語言發(fā)育障礙
F80.9 言語和語言發(fā)育障礙,未特定
F81 ?特定性學校技能發(fā)育障礙(SDDSS)
診斷要點:學校技能損害必須明顯,具有特定性且不與智力有關,上學前幾年就存在。
F81.0 特定性閱讀障礙
診斷要點:閱讀能力普遍低于正常。
(a)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單詞或單詞成份;
(b)閱讀速度慢;
(c)始誦錯誤,長時停頓或“不知讀到哪兒”,短語劃分不準確;
(d)顛倒句中的詞序或詞中的字母順序。
(e)不能回憶閱讀的內容;
(f)不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得出結論和推論;
(g)用常識作為背景材料而不是用從所讀的故事中得到的信息來回答與故事有關的問題。
F81.1 特定性拼寫障礙
F81.2 特定性計算技能障礙
F81.3 混合性學校技能障礙
F82 ?特定性運動功能發(fā)育障礙
診斷要點:精細或粗大運動的運動共濟能力顯著低于適齡。
F83 ?混合性特定發(fā)育障礙(啥都不像)。
F84 ?彌漫性發(fā)育障礙
F84.0 童年孤獨癥
3歲以前出現(xiàn)發(fā)育受損。社會交往、溝通和局限的重復行為。男孩是女孩高3-4倍。
診斷要點:病前正常發(fā)育,表現(xiàn)方式情緒接收和表達不當,社交能力差,自身角色缺失。還以行為、興趣和活動的局限、重復與刻板為特征,思維過于僵化,行為過于僵硬模式化。偶有特異性問題。
F84.1 不典型孤獨癥
與孤獨癥的區(qū)別在于起病的年齡。
F84.2 Rett氏綜合征
早期發(fā)育正常,隨后出現(xiàn)手的技巧和言語的部分或完全喪失,同時有頭顱增長變慢、通常起病于7-24個月。手的刻板性扭動、過度換氣和目的性手動喪失尤其具有特征性。
診斷要點:起病于7-24個月。最具特征性的表現(xiàn)是喪失目的性手動和獲得性精細運動操作技能。伴有語言發(fā)育喪失、部分喪失或缺陷;特有的刻板性扭動或“洗手”樣動作,上肢彎曲放到胸前或下額前;刻板地用唾液把手弄濕;不能正常咀嚼食物;常有過度換氣發(fā)作;幾乎總有大小便失禁;常常過度流涎和伸舌;缺乏社會參與。
F84.3 其它童年瓦解性障礙
診斷依據(jù):2歲前有正常發(fā)育期;接著是既往獲得的技能的確定的喪失;伴有社交功能的性質異常。
F84.4 多動障礙伴發(fā)精神發(fā)育遲滯與刻板動作
診斷要點:診斷根據(jù)為以下三項聯(lián)合出現(xiàn):與發(fā)育過程不相適應的嚴重多動,刻板動作, 嚴重精神發(fā)育遲滯;三項缺一不可。
F84.5 Asperger氏綜合征
典型的孤獨癥樣相互性社交活動性質異常,同時伴有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和重復。與孤獨癥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沒有語言和認知的一般性發(fā)育延遲。智力正常。
F84.8 其它彌漫性發(fā)育障礙
F84.9 彌漫性發(fā)育障礙,未特定
F88 其它心理發(fā)育障礙
?
F90-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與少年期的行為與情緒障礙
本系列疾病盡量看??疲▋和┰\療規(guī)范標準,不以ICD為主要診斷標準。
F90 多動性障礙
發(fā)病早;多動與行為調節(jié)不良伴隨注意不集中和無法長時間埋頭做事。并發(fā)癥包括社交紊亂性行為和自我評價低下。主要特征是注意損害和多動:兩個表現(xiàn)對于診斷都屬必需,而且必須在一個以上場合中表現(xiàn)突出。
鑒別診斷:發(fā)育障礙診斷上優(yōu)先。多動性障礙的診斷上優(yōu)先于品行障礙。
F90.0 活動與注意失調
符合多動性障礙(F90.-)但不符合(F91.-)(品行障礙)時編碼F90.0。
F90.1 多動性品行障礙
符合多動性障礙(F90.-)和品行障礙(F91.-)用此編碼。
F90.8 其它多動性障礙
F90.9 多動性障礙,未特定
F91 品行障礙
反復而持久的社交紊亂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模式。6個月以上。
診斷要點:優(yōu)先考慮發(fā)育水平。過份好斗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放火;偷竊;反復出現(xiàn)的謊話;逃學或離家出走;過分頻繁地大發(fā)雷霆;反抗性挑釁行為;長期嚴重的不服從。
F91.0 局限于家庭的品行障礙
攻擊行為完全局限于家庭和親人關系以內。
F91.1 未社會化的品行障礙
具有長久的社交紊亂性或攻擊性行為,與他人關系不良。
F91.2 社會化的品行障礙
與同齡人關系好,與大人關系不好的F91。
F91.3 對立違抗性障礙
顯著的違抗、不服從和挑釁行為而且沒有更過分的行為。
F92 ?品行與情緒混合性障礙
品行障礙與抑郁、 焦慮或其他情緒不良共存。
F92.0 抑郁性品行障礙
F92.8 其它品行與情緒混合性障礙
F92.9 品行與情緒混合性障礙,未特定
F93 ?特發(fā)于童年的情緒障礙
F93.0 童年離別焦慮障礙
診斷要點:當對離別的恐懼構成焦慮的中心,并發(fā)生于童年早期。
(a)憂慮他的主要依戀之人可能遇到傷害,或害怕他們會一去不回;
(b)憂慮某種不幸事件,如兒童走失、被綁架、住院或被殺,會與主要依戀之人分離;
(c)因害怕分離而總是不愿或拒不上學(不是由于其它原因如害怕學校里的事);
(d)沒有主要依戀之人在側總是不愿或拒不就寢;
(e)持久而不恰當?shù)睾ε陋毺?,或白天沒有主要依戀之人陪同就害怕呆在家里;
(f)反復出現(xiàn)與離別有關的噩夢;
(g)當與主要依戀之人分手,反復出現(xiàn)軀體癥狀(惡心、 胃痛、頭痛、嘔吐等等);
(h)在與主要依戀之人分離前、分離中或分離后馬上出現(xiàn)過度的、反復發(fā)作的苦惱。
F93.1 童年恐怖性焦慮障礙
特殊年齡的達到臨床異常的局限性焦慮。
F93.2 童年社交性焦慮障礙
6歲以下兒童表現(xiàn)出對陌生人的持久或反復的害怕回避,伴依戀父母。
F93.3 同胞競爭障礙
嫉妒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達到臨床異常程度。
F93.8 其它童年情緒障礙
F93.9 童年情緒障礙,未特定
F94 ?特發(fā)于童年與少年期的社會功能障礙
F94. 0 選擇性緘默癥
語言理解力正常;有足以應付社會交往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某些場合緘默。
F94.1 童年反應性依戀障礙
五歲前產(chǎn)生的撫養(yǎng)關系異常。社會交往和反應能力正常,有人照顧就改善,語言發(fā)育異常較輕,認知缺陷不加重,不存在行為、興趣與活動方式的持久性狹窄、重復和刻板。
F94.2 童年脫抑制性依戀障礙
5歲前的泛化性依戀。難與同伴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系。
F94.8 童年其它社會功能障礙
F94.9 童年社會功能障礙,未特定
F95 ?抽動障礙
抽動是一種不隨意、快速、反復的非節(jié)律性運動或發(fā)聲,突然發(fā)生,無明顯目的。常見簡單運動性抽動包括眨眼、頸痙攣、聳肩和扮鬼瞼。常見簡單發(fā)聲抽動包括清嗓子、學吼叫、抽鼻子和嘶嘶聲。常見復雜的抽動包括打自己、跳躍和單腳蹦。常見復雜的發(fā)聲抽動包括重復特別的詞句、有時用社會不能接受的(常是猥褻淫穢的)詞句(穢語癥)以及重復自己的發(fā)聲或詞句(重復言語)。
診斷要點:突發(fā)迅猛的無神經(jīng)病變基礎的抽動;睡眠時消失;可隨意地再現(xiàn)或克制而沒有痛苦感。
F95.0 一過性抽動障礙: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2個月。
F95.1 慢性運動或發(fā)聲抽動障礙:持續(xù)一年以上。
F95.2 發(fā)聲與多種運動聯(lián)合抽動障礙[delaTourette氏綜合征]
具有或已有過多種運動性抽動和一種或數(shù)種發(fā)聲抽動,不一定同時存在。發(fā)病于童年或少年。在發(fā)聲抽動出現(xiàn)前常有過運動性抽動;病狀常在少年期加重,常延續(xù)到成年。
F95.8 其它抽動障礙
F95.9 抽動障礙,未特定
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其他行為與情緒障礙
F98.0 非器質性遺尿癥:小于五歲或智齡低于四歲不診斷。
F98.1 非器質性遺糞癥
能夠控制大便,由于某種原因而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在不適當?shù)牡胤酱笫埂?/p>
F98.2 嬰幼兒和童年喂食障礙
進食困難顯然超出正常范圍;體重不增或下降至少一個月。
F98.3 嬰幼兒和童年異食癖:長期進食無營養(yǎng)的物質(泥土、顏料碎屑等)。
F98.4 刻板性運動障礙
一種隨意的、反復的、刻板的無意義的(常為節(jié)律性)運動。非傷害性動作包括:搖擺軀體、搖擺頭顱、拔 毛、捻發(fā)、作態(tài)地彈指和拍手。刻板性自傷行為包括:反復撞頭、打耳光、戳眼睛、咬手、咬唇或咬身體其它部位。
F98.5 口吃[結巴]:已影響到正常說話才診斷。
F98.6 言語急促雜亂:講話急促而且不流暢,沒有重復或躊躇,達到降低言語的清晰度。
F98.8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其它特定性行為與情緒障礙
F98 .9 通常起病于童年與少年期的未持定性行為與情緒障礙
F99 ?精神障礙,未在他處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