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加速?它還真是個“混不吝” 試駕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

百川有個朋友
對~就是開「G500巴博斯」那個
他買了輛特斯拉
Model Y?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qū)動版
那我們肯定不會放過這次白piao的機會

其實特斯拉的形象在大家的印象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也無需我多加贅述。遙想最早Model S入華以來,其“離經(jīng)叛道”的設計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時至今日,其實特斯拉的設計理念并不難理解,那就是這個品牌打一開始,就不是基于燃油車或傳統(tǒng)車輛平臺進行“油改電”而來。

Model Y是特斯拉“SEXY”計劃當中的最新作品,其車身比例,外觀設計都比較類似Model X??赡軅鹘y(tǒng)意義上會將它定義為“SUV車型”但是在我看來,它的定位更接近一臺多功能休旅車,非鋪裝道路的適應能力反而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非要說起來,那么我認為它的概念可能更接近于寶馬的“SAV”的概念。

車頭處并沒有像MODEL X那樣厚重的設計,相反更加接近MODEL 3,同時前包圍以及葉子板處的曲面設計更加突出。無進氣格柵式的設計放在今天雖然已經(jīng)不再新鮮,但是特斯拉是最早貫徹這一設計理念的品牌。在前包圍上甚至設計了激進的鴨尾式突起,和車尾的鴨尾尾翼遙相呼應。前“引擎蓋”下,是特斯拉的“前備箱”,熟悉特斯拉的用戶相信對這個設計也已經(jīng)習慣了。作為超跑車主的代步車也不會影響儲物習慣。

由于我們此次的試駕車為ModelY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qū)動版,所以輪轂來到了夸張的21寸,輪胎的扁平比也更加激進,所以在過減速帶以及路沿石時還需稍加注意。輪胎也是選用了倍耐力P ZERO系列,強悍的動力輸出也必須能抓得住地才行。


作為一臺高性能版車型,全車最明顯的區(qū)分就在碳纖維的鴨尾以及尾部型號標識下的紅線了。不得不說,十分低調(diào)。再加上我們這臺車全車的黑化設計,頗有“扮豬吃老虎”的意味。要知道,這臺車0-1可是能夠做到3.7秒的,在同價位同級別妥妥的第一梯隊,“不在五行中”。


最后一定要說的就是我特別喜歡的,MODEL Y全車均采用了無框車門,也是得益于它新能源車的優(yōu)勢,并不會有暴躁的引擎聲和排氣聲傳入車內(nèi)。實際上來說,風噪還是比較大的。在以往的體驗過程當中,我也發(fā)現(xiàn)新能源車型開起來,確實對于風噪的感知會更加敏感一點。相比于無框車門的“騷”,這點風噪又算什么呢(笑)。

進入到車內(nèi),這臺車的內(nèi)飾和Model 3不能說如出一轍,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都是這種簡單到現(xiàn)有條件下似乎不能再簡單的設計,碩大的中控臺上宛如打工人的辦公桌,主視覺則是一塊1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幕,它可以搞定這臺車內(nèi)99%的功能。所以也如你所見,它幾乎沒有任何物理按鍵。

車內(nèi)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塊屏幕的表現(xiàn),現(xiàn)如今特斯拉為車機系統(tǒng)換裝了AMD Ryzen處理器,代替了此前國產(chǎn)版Model 3和Model Y上的那塊來自英特爾的A3950。在你以為ARM以后會稱王稱霸的時候,特斯拉反手給你換了個X86,驚喜不驚喜?

這塊芯片為4核心,并擁有4x512KB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采用12nm制程制造,從這些方面來看這顆車載芯片是落后于消費電子領域的,不過這也是正?,F(xiàn)象,因為車載芯片要滿足苛刻的車規(guī)要求,高溫、高沖擊、電磁干擾以及震動等,所以性能設計和技術方面,往往會比較保守。

如此“保守”的前提是放在消費電子領域來看,而把這塊AMD Ryzen放到汽車市場中來看,那就是一枚重磅炸彈,即便是現(xiàn)在大紅大紫的8155,其CPU和GPU性能也打不過這塊AMD Ryzen。?
所以,雖然它沒有各位老板的AMD銳龍9 5950X性能那么爆裂,但是放在車機系統(tǒng)絕對綽綽有余,相比從前,車機系統(tǒng)反應速度明顯比之前的車型快了很多,無論是操控時的響應還是各款應用的載入速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另外就是圖形處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這意味著你可以得到一個更好的游戲性能……

雖然不是個傳統(tǒng)品牌,但我一直覺得特斯拉的駕駛質(zhì)感很不錯,無論是底盤反饋,還是轉(zhuǎn)向手感,都有著非常成熟的表現(xiàn)。

我最早接觸的特斯拉是臺Model S 100D,盡管已經(jīng)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人在跑魂在追”的加速感受還是記憶猶新。但不知道是不是日子過太好,摸過的車太多了的原因,在這臺Model Y Performance身上我并沒有找到這種感覺,盡管它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更快,只需要3.7s,但…還是沒有…盡管它確實快。

這臺車無論是從底盤、懸架反饋上,還是從方向盤一圈打滿的轉(zhuǎn)向比設定上來看,都是妥妥的性能車,總的來說就是緊繃且靈活,盡管它并不能發(fā)出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但是不得不說:很爽~

但爽之余也有難受的地方,就是動能回收設定,有些了解的同學可能知道,Model 3和Model Y的動能回收是沒有辦法完全關閉的。當然,我一開始必是不信的!但開到實車我驚了:這玩意真關不了?。。?br>

盡管有三個檔位可調(diào),但是開過你就會知道,最輕的模式依舊會有明顯的拖拽感,最極端的模式直接會剎停,也就是網(wǎng)上俗稱的“單踏板模式”。所以開慣油車的同學們需要適應一下,不然真容易暈車…
總結(jié):
如果你想用較少的錢就體驗到性能車的快樂,順便再進個“3秒俱樂部”,還不想丟失家用型,那這臺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很合適,3.7s的百公里加速以及非常小的轉(zhuǎn)向比,非常帶勁!當然,就是沒聲兒~
但是如果你只想代步通勤,圖個安穩(wěn)舒服,那么我覺得普通版Model Y亦或是其他品牌的某些車型會更適合你,畢竟代步,沒必要多花這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