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視角」圖形推理題解題思路、真題解析

全文字數(shù)|5.2千
閱讀時間|30分鐘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1.「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一:最直觀簡明的做法
2.「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二:注意截面最明顯的特征
3.「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三:「夾角」、「直線」和「斜線」的特點
4.「截面題」真題解析之四:視角、頂點、直邊、斜邊的意義
5.「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五:舉一反三,熟能生巧
6.「截面題」真題解析之六:吃透立體結(jié)構(gòu)的本質(zhì)
7.「視角題」真題解析:一定要找出最有特征的地方
8.「拼接題」真題解析之一:化繁為簡的技巧
9.「拼接題」真題解析之二:注意立體圖形表面的特征
「截面視角」題量較少,約占圖形推理總題量的5%,大致可分為「截面題」「視角題」和「拼接題」3種。
此類題目的題干均為立體圖形(一般較為復(fù)雜),問題中帶有「分割」「剖開」「截面」「視角」「拼接」等詞。
其中,截面不確定,需要考生自己選擇的「截面題」難度較高,在確定截面后考察不同視角圖和拼接情況的「視角題」「拼接題」題難度較低。

一、「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一:最直觀簡明的做法
【2018國考地市級卷76題/省級卷82題】下面四個立體圖形中,哪一項不能用一個平面分割為兩個完全相同或互為鏡像的部分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63%,易錯項C

解題思路:本題一眼就可以看出AD都可以切成相同(互為鏡像)的兩部分,A「橫著切」,D「豎著切」即可,重點在于BC兩個選項。
觀察BC可發(fā)現(xiàn),C選項左右兩側(cè)各有一塊附在大長方體側(cè)邊的小長方體,如圖:

因此,如果C能夠切成完全相同或互為鏡像的話,一定要使兩個大長方體邊上的小長方體相互對稱,即必須「豎著切」,如圖:

切開后的C左右兩塊相同(互為鏡像),符合題意要求。
觀察B選項,可發(fā)現(xiàn)該立體圖形后高前低,左高右低,且前方和后方都有折線型的凸起,因此此類圖形如果有切成完全相同或鏡像的可能,就一定要在中間「橫著切」,如圖:

切開后可發(fā)現(xiàn),兩者仍然無法形成鏡面對稱。
B選項下半部分靠后的那塊小正方體完全無法處理,如果切口繼續(xù)向下移動,那么切開后的2部分高度就不一致,因此B選項無法滿足要求,符合題意,正確。
本題解題關(guān)鍵是要意識到C選項左右兩側(cè)和B選項整體的特征,從而在「豎著切」(即「左右鏡像」)和「橫著切」(上下鏡像)的角度去尋找要切的面即可。
對此類立體圖形的「鏡像」和「對稱」特征要有足夠的敏感度。

二、「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二:注意截面最明顯的特征
【2016國考地市級卷74題/省級卷77題】左圖是給定的立體圖形,將其從任一面剖開,下面哪一項可能是該立體的截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62%,易錯項C

本題較為簡單,一眼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從靠近「U」型立體圖形的邊緣截開即為A選項,如圖:

由于本題為「選是題」,因此無需考慮BCD的情況即可確定正確答案。
本題BD比較容易排除,由于題干的立方體呈「U」型,因此部分考生誤選了C,但一定要注意「U」的中間是空心而不是實心,因此C是不成立的。
像本題這樣題干和截面圖都很簡潔的,一定要做的又快又準。

三、「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三:「夾角」、「直線」和「斜線」的特點
【2015國考地市級卷75題/省級卷80題】一正方體如下圖所示切掉了上半部分?,F(xiàn)在從任意面剖開,下面哪一項不可能是該多面體的截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52%,易錯項A

首先簡單解釋下「直著切」和「斜著切」。
直著切:切口和(橫平豎直的)立體圖形的(部分)棱平行
斜著切:切口和(橫平豎直的)立體圖形的所有棱都不平行
觀察4個選項可知其高度都和題干的高度一致,因此如果選項成立,則必然是從右上角的小立方體向下切的,如圖:

觀察圖形很容易發(fā)現(xiàn)BD都可以輕松切出:

本題解題關(guān)鍵在于AC。乍一看A選項非常復(fù)雜,似乎難以切出,但A選項中間的部分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即:

因此A選項的切口可能如下圖所示,代入后發(fā)現(xiàn)符合要求:

C選項看似無從下手,但圖片2個特點能夠幫助考生將其排除:

因此C不成立,錯誤。
需要注意的是本題為「選非題」,因此考生應(yīng)當(dāng)重點去尋找「明顯不成立」的選項,而不要糾結(jié)A是否能切出。如果熟悉截面圖的特點,就會對C這種「有直也有斜」的選項非常注意,從而能夠?qū)⑵漤樌懦?/p>
本題立方體和截面都比較復(fù)雜(尤其是A選項),難度較高。

四、「截面題」真題解析之四:視角、頂點、直邊、斜邊的意義
【2017河南省考51題】左圖是給定的立體圖形,將其從任意面剖開,下面哪一項不可能是該立體圖形的截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46%,易錯項D

首先簡單解釋下「直著切」和「斜著切」的意思。
直著切:切口和(橫平豎直的)立體圖形的(部分)棱平行
斜著切:切口和(橫平豎直的)立體圖形的所有棱都不平行
解題思路:本題AB都可以一眼排除。A就是「前視圖」,平行于前視圖切一下就能得到。B的小等邊三角形可以圍繞任意一個頂點切出(可以想象一下「桌子砍掉一個角」的樣子即可)。
解題核心是確定C、D是否成立,熟悉「截面題」的小伙伴可一眼確定,C選項是不成立的,如圖:

可發(fā)現(xiàn)D選項2條斜邊的邏輯是一致的,有可能成立;C選項兩條邊分別意味著應(yīng)當(dāng)「直著切」和「斜著切」,邏輯不一致,直接排除。
由于本題為「選非題」,因此無需考慮D的可能性,直接確認C無法成立即可。實際上D也是成立的。觀察題干可發(fā)現(xiàn)D相當(dāng)于從B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向前切,如圖:
因此D成立。

本題難點在于題干結(jié)構(gòu)較為復(fù)雜,對于不熟悉截面特征的考生來說難度非常大,但其實際難度并沒有那么高。
要靈活利用「視圖、頂點、直邊、斜邊」等規(guī)律,結(jié)合題干進行排除。

五、「截面題」真題解析之五:舉一反三,熟能生巧
【2017422聯(lián)考】如圖所示,立方體上疊加圓柱體再打通一個圓柱孔,然后從任意面剖開,下面哪一項不可能是該立體的截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49%,易錯項D

本題正確率不足一半,但各位小伙伴在熟悉了之前的題目后,會很輕松地發(fā)現(xiàn)本題AD一定成立,又通過「圓柱孔」的描述可以確定C符合要求(在立方體最上部平行切一下即可),秒排除ACD后即可確認本題應(yīng)選B。
通過這道題的正確率,大家應(yīng)該能理解「舉一反三,熟能生巧」的重要性了吧?
注意「選非題」和「選是題」的解題重點是不同的。

六、「截面題」真題解析之六:吃透立體結(jié)構(gòu)的本質(zhì)
【2016山東省考68題】下面的立體圖形如果從任意面剖開,下面哪一項不可能是該立體圖形的截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45%,易錯項C

很容易看出A符合要求:

其他3個選項較難判斷。
本題題干是個「工」字型且筆畫數(shù)非常復(fù)雜。B部分同時有「橫+豎」部分,且兩部分相連,即:

那么另一端也需要且在「橫線」的其他處,成立:

C選項「橫」和「豎」分離且寬度一致,只可能是這樣切:

因此C成立。
通過BC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B截面特征的要求是「切口和豎棱平行」;C截面特征的要求是「切口和橫棱平行」(即從「工」字視圖的角度切)。
而D選項兼具BC的特點,但不可能有既平行于橫棱又平行于豎棱的切口,因此D不成立,符合題目要求。
本題難度很高,必須非常熟悉立方體的特點才能解出。
一定要吃透立體結(jié)構(gòu)的本質(zhì),才能夠在考場上快速解出題目。
「截面視圖題」還有2種類型:
視角題:給出一個立體圖形,考察前、上、右等多個視角所看到的圖形。此類題和「截面題」的原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無需考慮截面的可能性,因此難度較低。
拼接題:此類題一般會給出數(shù)個小圖形和一個整體圖形,考察點為小圖形能否拼成整體圖形。此類題也可以視作「截面題」,不同的是前者考察的是「通過觀察已經(jīng)切開的小立方體的特點,思考如何拼成大立方體」;后者考察的是「通過觀察大立方體的特點,思考如何切截面圖的形狀」。顯然前者的難度較低。
可以看出,「截面拼接題」的核心就是「截面與立方體的特點」。只要能抓住這兩點,所有題都能夠輕松做出來。
從題量上來看,圖形推理的「經(jīng)典推理」類大約占80%,「立體展開」類大約占15%,「截面拼接」類只占5%左右。正因如此,很多考生才疏于訓(xùn)練,導(dǎo)致遇到并不難的題目時也不能去做對。
2018年國考同時出現(xiàn)了「截面題」和「視角題」,兩道題的難度都很低,但平均正確率不到60%。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七、「視角題」真題解析:一定要找出最有特征的地方
【2018國考地市級卷77題/省級卷81題】左圖為給定的多面體,從任一角度觀看,下面哪一項不可能是該多面體的視圖?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53%,易錯項B

A選項最明顯的特征為視圖表面有很多條線,這些線段都是棱的特征。尤其是視圖最右側(cè)考上的缺口和中下部那條線,一定對應(yīng)著前視圖的右半部分,如圖:

代入可發(fā)現(xiàn),其他部分也符合A選項的特征,因此A為原物體前視圖。
B的特征是「底座」部分靠左的45°角斜面,很明顯對應(yīng)著原物體最左側(cè),因為只有這一個地方有45°角。

因此可以想象把原物體向后「推倒」,讓它翻轉(zhuǎn)90°,再從正前方觀察它??梢园l(fā)現(xiàn)原物體的「底座」,也就是翻轉(zhuǎn)后的正前方非常干凈,除了一個直角沒有任何其他特殊結(jié)構(gòu),符合B的特征。
C的特征是直角和平整的底座,明顯是原物體最靠近讀者視角的突出部,因為只有這個地方才有整體的直角平整底座:

代入可發(fā)現(xiàn)C選項上面的那條線正好對應(yīng)著右側(cè)視圖的凹陷部分的棱,因此C選項也是正確的。
CD可以一起看,C選項正確,而D選項和C選項類似,但D選項上部較窄。觀察原物體,根本找不到上部較窄且有對應(yīng)棱的面,因此D錯誤。
本題可以說是最經(jīng)典的「視圖題」,看似毫無難度的題干難倒了近一半考生,關(guān)鍵原因就是很多考生由于題量少而對其有意無意的疏忽,不熟悉的考生很容易迷失方向。
這道題非常經(jīng)典,能夠吃透這道題,基本上所有的同類題都能夠做對。該題最直觀、簡明也是唯一好用的做法,就是觀察4個選項的特征,從而和原物體不同角度的視圖進行核對。
只要找到特征(45°角、特殊位置的棱等),「視圖」題是非常好做的。

八、「拼接題」真題解析之一:化繁為簡的技巧
【2017國考地市級卷77題/省級卷82題】下圖中的立體圖形①是由立體圖形②,③和④組合而成,下列哪一項不能填入問號處?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59%,易錯項C

本題解法非常簡單。觀察原題可一眼發(fā)現(xiàn)①中左下角的小正方塊只能和②對應(yīng):

拼入②后,相當(dāng)于在原立體圖形上削去一部分,此時還剩如下部分(為方便閱讀,使用了「前視圖」的角度):

代入4個選項,其「剩余部分」一目了然:

很明確ACD拼入原立方體后余下的2個小正方塊都相連,可拼入③;只有B余下不相連的2個「前」小正方塊,無法拼入③,符合題意,正確。
一定要學(xué)會把復(fù)雜的立體圖形化簡的技巧。
本題左下角的小正方塊是解題的關(guān)鍵點。

九、「拼接題」真題解析之二:注意立體圖形表面的特征
【2015國考地市級卷72題/省級卷77題】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性: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63%,易錯項C

本題屬于「經(jīng)典圖形推理」中的「圖形相加」考點,很明顯可以看出第一組圖形符合「1=2+3」的規(guī)律,因此第二組也符合該規(guī)律。
那么,什么立體圖形能和第二組第2個圖形互補,共同組合成第二組第1個的正方體呢?觀察該圖形,可發(fā)現(xiàn)如下規(guī)律:

因此,能和上圖互補的圖形特點為:
(1)大正方形面最低;
(2)2個小正方形面位于大正方形面兩側(cè),且稍高;
(3)「L」形面「包住」3個正方形面,更高;
(4)「小L」形面位于L形面內(nèi)側(cè),最高。
顯然B符合要求,正確。
本題立體圖形較復(fù)雜,看似非常困難,但觀察不同層次面的特點后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
圖形最有特征性的結(jié)構(gòu),就是最容易入手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