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夜泊楓林,“遇見”楠溪江
一片靜默的氛圍中,借著浙江的項目考察機會,來到朋友已經(jīng)預(yù)約了快五年的楠溪江之旅,住進(jìn)了孟浩然詩句中“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的遇見·同舟客棧。

早晨醒來,自己沿著江邊的小路,將周圍的環(huán)境游覽一番,回到安靜的客棧,寫下這篇初到的觀感和文字,供后來者旅行參考借鑒。
我的客房兩面都是落地大窗,昨夜又下起了小雨,由于到達(dá)的時候已經(jīng)很晚,距離溫州也就是半個小時的路程,朋友把我送來后便又開車回去了,外面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見;
早晨醒來,才看見旁邊的菜園小路,景觀的竹排和棧道,村落的格局和遠(yuǎn)處的山巒,借助晨起的時間,將所居場所的周圍逐一踏遍,才看清小鎮(zhèn)的位置依山臨水,儼然一個現(xiàn)實版的世外桃源。
楓林古鎮(zhèn)毗鄰雁蕩,西接縉云仙都,客棧的位置距離古鎮(zhèn)3千米,一輛自行車的腳力即可周游,計劃下午到古鎮(zhèn)好好游覽一番。

晨間水汽初起,農(nóng)婦三五成群,在江灘浣紗洗衣,抬頭望去,山頭云霧飄渺繚繞,鳥語花香頻傳,山澗溪下,楓丹若染,紅葉似火,黃葉遍地,猶如一幅潑墨山水,又好似一個五彩錦緞;宛如仙境一般,待夜幕臨近,近觀溪流拍岸,遠(yuǎn)處漁火點點,不僅另有一番風(fēng)味,又恰似一幅山川秘境的優(yōu)美景色。
特別是剛剛結(jié)束的三年的禁足,很多人還停留在恐慌的居家環(huán)境中,讓我這個獨行客悠然的獨居在這座五層的客棧之中,吃過廚娘提供美食之后,步行五十米,就可見到悠悠三百里的楠溪江圍繞小鎮(zhèn)蜿蜒而來,宛如一條項鏈,將這片浙南最令人神往的山川秘境串聯(lián)起來。

在北方已經(jīng)白雪皚皚,滿目枯榮的寒冬時節(jié),這里的山景卻還是層巒疊翠、江水清澈見底,兩岸的樹木郁郁蔥蔥,依然沉寂在春意盎然的生機之中,特別是負(fù)氧離子的充沛和游人稀少的接觸,可以免去“口罩”的桎梏和傳染的恐慌,宛如人間難尋的一個寶藏秘境,雖驚喜連連,卻低調(diào)如斯!

古人信奉“山以智,水有靈”,依山傍水乃養(yǎng)生修仙之福地。特別是這種具備了“山水之美,古來共談”的江南風(fēng)光,既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逸,又有著“青嶂憶遙月,綠蘿愁鳴猿”的浪漫……孟浩然在宿永嘉江的詩句中,也將“臥聞海潮至,起視江月斜”的景然揮發(fā)的淋漓至盡;雖不是張繼筆下“楓橋夜泊”的寒山寺,卻是每一位探秘尋幽客眼中的秘境江南,早在千百年前就流淌出中國最早的山水詩。

沿著鄉(xiāng)村的小路,路邊的建筑中還能覓見黛瓦白墻、外拙內(nèi)秀的傳統(tǒng)屋落,見慣了城市水泥森林的的密集交錯,來到這種遠(yuǎn)離塵世的江南古村,延續(xù)江浙溫婉氣質(zhì)的同時,又保留了自成一派的建筑特色。
一步一景,一字一句,流連著嶺上人家升起的淼淼炊煙,擺渡著郁郁灘林中的江上流年,勾纏住昆曲戲臺上款擺的水袖,回憶起曾經(jīng)的似水流年。

舊夢依稀,往事如昨。
辭藻堆砌成的煙雨江南,風(fēng)月無邊。
回眸三年束縛的崢嶸歲月,透過那些人世間爾虞我詐的世態(tài)炎涼,世外的古村落宛如歷史的一簿賬本,或明或暗,冷眼旁觀著余差歲月的蹉跎,用古城的剪影銘刻著記憶,尋找著昔日的輝煌和斑駁陸離的光影,勾陳起歲月的滄桑風(fēng)雨。

踏上江邊早已被先人的足跡磨得圓潤、光滑的青石板路,剎那間仿佛有了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好像短短幾步,就跌入歷史煙云的塵埃,看到了這片土地滄桑的過往。

古寺殿前,峻壁聳立,背山臨江,四下望去,但見江岸樹木扶疏,灘林茂密,野徑曲折。漫步小憩,但見松竹郁郁蔥蔥,松鼠野兔嬉戲,雀躍其間,別有情趣。腳下江水環(huán)繞流暢,盈盈綠水駐足回旋。

溪山同悅,霜林欲燃;
柿紅葉落,殘陽余暉;

遇見楠溪,遇見同舟客,駐足在楠溪的灘林上,徜徉在山水的清暉間,沉醉在盡染的層林里,徘徊在古城的街巷中,我們且行且憶,且歌且詠,憧憬著千年古城今朝復(fù)興的鮮活與美好。

溫州、永嘉、楓林、楠溪、兆潭、遇見·同舟客,遇見夢中的江南。
獨具特色的歷史小鎮(zhèn),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偏居一隅的旅途客棧,靜謐安詳?shù)男蓍e空間,雖不見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小城故事和客棧知名度卻在口碑相傳的暈染下,靠著文化和歷史的沉淀,成功“出圈”!
上網(wǎng)查了一下,才知道這里是中國最美縣域、全國千年古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中國長壽之鄉(xiāng)…………
這里幾乎集結(jié)了所有美好的詞匯,此生一定要去一次,因為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