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東方的重生——由教培轉行電商的成功原因
“雙減”政策使教培行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作為行業(yè)巨頭的新東方在此種危機之下,公司也開始將業(yè)務重心進行轉換,轉向面向素質教育、大學業(yè)務和出國為主的教育業(yè)務。
但這對于新東方目前的困境而言,無異于治標不治本,因此一直在探索轉型的新東方,從成立素質教育成長中心將目光瞄準直播帶貨這一道路。
于是,二次創(chuàng)業(yè)——東方甄選品牌的誕生。
01如何從教育培訓轉向電商直播
一.東方甄選的內容布局策略
知識是東方甄選的看家本事,東方甄選最初就是憑借知識帶貨出圈。在東方甄選直播間出圈之前,“買買買,321上鏈接”是大多數(shù)帶貨直播間的常態(tài),快節(jié)奏的網絡生活促使主播為消費者營造緊張的搶購氛圍,靠低價取勝。
不同于其他以銷售為主導的直播間,東方甄選利用自身資源優(yōu)勢,將課堂搬入直播間,將文學大家請進直播間,開啟“知識帶貨”的先河。東方甄選的主播老師們介紹的不光是產品,更是產品背后的故事,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底蘊和人生感悟。
二.營銷傳播視角下的媒介渠道融合
在Web3.0時代,營銷即傳播,傳播即營銷。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興起的直播帶貨領域,營銷性質的賣貨內容通過網絡傳播給大眾,更加展現(xiàn)著渠道與媒介間的融合。
東方甄選爆火的這個時機非常巧妙,2022年“618”即將到來之際,薇婭翻車,李佳琦停播……各大平臺頭部帶貨主播的空缺迫使抖音對開創(chuàng)知識帶貨先河的東方甄選直播間加大流量傾斜,實現(xiàn)了東方甄選和抖音之間的“相互成全”。此外東方甄選在各大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也都運營著自己的官方賬號。營銷渠道和傳播媒介的契合,使得東方甄選在賣貨的同時傳遞品牌理念,又通過媒介渠道發(fā)生更深更遠的傳播,反過來進一步促進銷售增長,實現(xiàn)了營銷和傳播的良性循環(huán)。
02轉型成功給予其他企業(yè)的思考
我作為在職五年的品宣部經理,在看到新東方轉型如此成功后,忍不住感嘆俞敏洪的商業(yè)頭腦真不是蓋的。在雙減的如此重壓下,還能實現(xiàn)如此成功的轉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把握住了互聯(lián)網時代營銷與傳播融合的優(yōu)勢。
首先東方甄選選用了一個趁手的營銷工具——直播,在這個領域找到無人競爭的市場,樹立獨具一格的品牌形象。
其次,利用圖文式的社交媒體平臺,發(fā)布新聞稿,宣傳品牌,產品,活動。新聞稿的輸出能夠帶來永久的流量,此外對于顧客來說這種方式是潛移默化式的宣傳,他們并不會反感。
插播一句,說到新聞稿宣傳我這位品宣部經理最有發(fā)言權。在我還是個小職員時,就一直負責公司新聞稿的撰寫發(fā)布。因為公司當時剛接觸到線上宣傳,那時全靠摸索。通過每日的自我學習,我找到一個媒體資源平臺,媒介盒子。對于當時還是小白的我來說真的幫了大忙,這個平臺上媒體資源特別全,連央媒都有,對公司的宣傳大有裨益。
最后東方甄選懂得抓住互聯(lián)網時代的媒介這一渠道,充分利用各大媒體資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時,東方甄選的成功,還吸引了不少教培行業(yè)的同行前來取經。今年初成功登陸港交所的粉筆教育就在最近連續(xù)申請了粉筆甄選等多個商標,甚至其創(chuàng)始人還在微博稱自己去做直播帶貨!
今天的企業(yè)案例就分享到這了,大家有什么疑問和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