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化療,副作用越大就代表效果越好嗎?并非你想象那樣
同樣的化療方案,有些患者嘔吐的厲害,無法起床,有些患者則沒有任何反應,那么,是不是化療副反應越大越好呢?

首先我們來看,化療對某一些癌癥作用是比較大的,如常見的淋巴瘤、血液病和一些生殖系統(tǒng)腫瘤?;煂τ谝恍┗煾呙舾行缘陌┌Y,化療手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治療絨癌、小細胞肺癌等實體腫瘤上,化療效率可達到80%以上。但是在它明顯的效果下,還有著明顯的副作用,這一點是所有人都清楚的?;熞鸬某R姸靖狈磻ü撬枰种啤盒膰I吐、腹瀉、便秘、手足麻木、肝腎功能損害等等。
具體來說,伴隨化療而至的經(jīng)常有以下幾種情況:1.身體衰弱:出現(xiàn)無力、精神萎靡、出虛汗、嗜睡。2.免疫功能下降:化療藥物可損害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3.骨髓抑制:表現(xiàn)為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紅細胞、血色素下降等。4.消化障礙:食欲下降、飲食量減少、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5.炎癥反應:發(fā)熱、頭暈、頭痛、口干、口舌生瘡等。6.心臟毒性:患者出現(xiàn)心慌、心悸、胸悶、心前區(qū)不適、氣短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心力衰竭。7.腎臟毒性:有些化療藥大劑量可引起腎功能損害而出現(xiàn)腰痛、腎區(qū)不適。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化療時起到的效果、副作用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化療后反應很嚴重,還同時出現(xiàn)多種副作用,有的人就比較輕微,有的人可能都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化療反應主要是因為化療藥物殺傷人體正常細胞組織引起的,而療效主要是由化療藥物對癌細胞的殺傷能力而定,這兩者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所以,不可根據(jù)化療的反應來判斷療效,療效還得根據(jù)專業(yè)的檢查后的結果才能確定。

化療副反應與藥物劑量強度、療程、用藥方式也有一定關系。藥物劑量具體用多少還是有些差異,副反應也就可能不一樣,還有用藥時間越久副反應越明顯。口服、灌注、介入等方式化療毒副反應要較靜脈化療小一些。
對于一些人來說,副作用會在治療結束后慢慢消失,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副作用才會完全消失,有些人的副作用可能根本不會消失。如化療會對心臟、肺臟、腎或生殖器官會造成長期損害。某些類型的化療有時會引起延遲的效果,例如多年后可能出現(xiàn)的第二種癌癥。

癌癥患者化療后,有不少患者長時間身體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主要原因就是與各種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這類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正常細胞,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細胞下降、脫發(fā)、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反應。用粒細胞刺激因子等升白細胞藥能起短期效應,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自然白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會使身體處于貧血狀態(tài)。而一些患者化療后本身身體就非常虛弱,免疫力差,再加上食欲下降,多種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能將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長此以往,極容易發(fā)生復發(fā)和轉移。所以,及時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意義重大。
中醫(y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彌補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許多不足之處,臨床應用也十分廣泛。中醫(yī)藥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癥狀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能使腫瘤縮小。中醫(yī)藥對化療有減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藥防治化療毒副反應是中醫(yī)治療腫瘤的一大特色。中藥與化療同時應用,其目的是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使患者能較順利地完成療程,而在化療之后的中藥應用,目的是提高遠期療效,防止腫瘤患者因化療而正氣虧虛致腫瘤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