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jīng)典】荀子《勸學(xué)》篇講述了哪些讀書理念?(下)

荀子說:“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币馑季褪?,從學(xué)的意義上來看,從做讀書人開始,到成為圣人結(jié)束。
荀子作為儒家集大成者,也同樣提倡講“禮”,禮就是道德。讀書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如果只憑借知識和技能去辦事,而忽視道德約束,最終可能偏離正道。提升道德修養(yǎng)是無止境的,因此讀書也是沒有盡頭的,想要“入圣”,就必須不斷讀書提升,不能松懈。

荀子說:“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意思就是,讀書沒有比親近良師更簡便的了。
這里的“良師”,指的就是老師,就是向好的老師請教,可以極大提升讀書的效率和效果,否則可能出現(xiàn)所學(xué)和實際情況出入很大,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情況。但我想,所謂“良師益友”,身邊的圈子,接觸到的朋友,也是幫助我們學(xué)的重要途經(jīng),因此也要謹(jǐn)慎選擇交游的對象。
《詩經(jīng)》上說:“非交非舒?!币馑季褪?,不要急躁,也不要怠慢。
就是說請教和討論的時候,要溫和恭敬,不能不耐煩。

通讀荀子《勸學(xué)》篇,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荀子的論述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緩緩道來,有理有據(jù)。《勸學(xué)》篇不但啟示了讀書的重要性,也講述了讀書的道德意義,論述了讀書需要靜下心來,專心致志,以及需要尋找良師益友的道理。我想,不論社會如何發(fā)展,需求如何改變,讀書都是人生的必修課,需要不斷品悟和打磨。